现在是2019年,阿尔法狗已经打败围棋天才,梵高的星空亦可用vr技术一览其美,
人工智能的到来曾让无数人放言:逆天的科技会带来末日般的灾难。

如此高大上的命题讨论,作为吃瓜群众的影sir只能表示:逆不逆天不知道,触及了某些人的神经末梢倒是真的。
毕竟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我们便会发现艺术一直在伴随科技发展而演进。
而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愈趋分化,不少敏感的有心人发出了对艺术现状的叹声。
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往往都是很盲目的,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除了艺术家本身的天赋与创作功力之外,后期的噱头与宣传手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知名度。
还记得三年前,影片《杰出公民》惊艳亮相威尼斯电影节,让无数影迷惊叹不已。
这部电影的水很深,导演用精彩的反转手法与荒诞的戏剧呈现,让我们沉浸在不知道谁玩弄了谁的反思中,
也让我们意识到,现如今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关注点从来不在于文学本身和作家身上,
反而和影片中那些与作家沾亲带故的人一样,他们真正在意的,只是那个人身上的名利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世间不公不平之事总会有人发声,《杰出公民》的导演加斯顿·杜帕拉特再创新作——
《亡命大画家》
mi obra maestra
上一部写文学,这一部则是实打实的艺术,
依旧是一个披着喜剧外衣的艺术现状讽刺片儿,有冲突点,也很现实。
皆说乱世出英雄,同理,伟大的作品,通常都是出自不公和暴力盛行的社会。
这个道理在今天推荐的这部影片中同样适用,故事发生地点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这个城市混乱,残忍,矛盾,更重要的是不可预知,城市中的人充满了虚荣与疯狂,
而这两极化的评价正是这个城市最诱人之处。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今天影sir就根据城市特点来为大家梳理一下这部影片。
城市特点一:混乱
与《杰出公民》中功成名就的主人公不同,这次的主角是个自大又落魄的画家。
伦佐,一个固执乖张,愤世嫉俗的怪老头。
年轻时是不是个高富帅影sir不知道,但就画外音来讲,年轻时他的画作很受追捧,而受追捧=声名远扬+日进斗金。
而现在?光用混乱来形容他的生活真的是有点太温柔了!简直是一塌糊涂!
首先,他已经十多年没有卖出过一幅画,
其次,你再看看他这过的是啥日子:欠了房东八个月的租金,租的还是一个狗窝似的房子,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穷困潦倒。
“恃才傲物”这词儿在伦佐这儿从来就不是个摆设,他才气大,但是他的脾气更大,
将一个艺术家的傲慢张狂与不可理喻发挥到了极致。
有年轻女孩跟随他学画画,他不传道授业解惑也就罢了,趁机占人家便宜。
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年轻人亚历克斯远道而来登门求教,欲拜他为师。
结果他干了什么事呢?
估计是太无聊,变着法儿欺负人家,将别人当做苦力耍的是团团转(这考核方式可怜sir乃一介凡人确实看不懂)
这也就算了,等人给他当完苦力,他挥挥手表示“你不适合搞艺术”,并且单方面直接把学费由五百上涨为两千五。
末了给人的忠告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得富有野心,自私自利,做艺术是因为别的都做不来,算是某种残疾”。
说得好,毕竟下面这些事儿看起来还真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
他上餐厅吃霸王餐,不给钱的理由是:他作为艺术家,已经为狗屎社会奉献了五十年,而且表示他的到来提升了餐厅的档次。
不给钱也就算了,还理直气壮地让服务生再给他上一杯他们那儿好喝到爆的白兰地。
omg的,岂止是混乱,影sir觉得都快把人给搞精神错乱了。
更扯淡的是,就这么个厚颜无耻,简直非人类的原始人竟然有个不离不弃的挚友——阿图罗,一个圆滑世俗的画廊主人。
城市特点二:矛盾
伦佐画像风格与社会潮流的矛盾,阿图罗与伦佐之间现实与友情的矛盾。
在伦佐还很年轻的时候,阿图罗就担任了他的经纪人。
两人曾在八十年代伦佐的鼎盛时期合作赚了不少钱,但随着潮流的改变,加上伦佐孤僻自大的个性,他的画价一贬再贬,
但阿图罗始终没有放弃伦佐。
因为早年伦佐在成名后没有选择另攀高枝,阿图罗一直记着这份情。
但是吧,人要作死拦都拦不住,伦佐简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坑货,还是最不靠谱的一种。
阿图罗为伦佐争取到了一个企业家定制画作的机会,要一件装点公司门面的艺术品。
可结果呢?
交易当天,当阿图罗深情介绍完画品。
面对的就是如此难堪的一幕——
对吸血资本家深恶痛绝的伦佐,暗中在画作上添加了侮辱性图案。
至此,两人闹掰,阿图罗气愤离去,但哪怕伦佐回回将他气到吐血,阿图罗也时刻想着拉好友一把。
城市特点三:残忍
生活的残忍,想要努力过活的不择手段的残忍。
伦佐与阿图罗不欢而散后,伦佐房租到期被赶出家门沦落街头,
更突逢不幸——车祸进医院,九死一生捡回一条命,却惨遭失忆。
从赶来的阿图罗口中听闻自己的生平,前半生辉煌,后半生落魄,今夕对比,不觉悲从中来,
加之女学生的落井下石,言语攻击,不觉更是雪上加霜,希望已逝,留下的不过便是行尸走肉。
但加斯顿·杜帕拉特导演永远不会让你踏实看片儿的,反转到来——伦佐出事故后,阿图罗便先让伦佐签下几份文件,等他死后,作品就能升值了。
艺术家只有在死后,作品才值钱。
大家以为这是一个背叛友情发死人财的故事吗?
呵,死亡不过是一场疯狂极端的合谋,影片讽刺的就是对于艺术圈以及知识分子没有足够尊重的现状。
不然“艺术家只有在死后,作品才值钱”这个不成文的共识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诈死的骗局让名流贵族争相购买伦佐的作品,但是前文提到的那个正直的小伙子揭发了他们,
结果这座城市的民众反而觉得这是一场杰出的行为艺术,伦佐的名气再上一层楼。
所以公众欣赏的到底是艺术本身,还是它如何更吸引人眼球?
最后的最后,名利双收的二人一个隐居山林,一个继续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没有什么正义战胜邪恶,不过都是庸众的一员,玩些小人物式的心机与算计罢了。
芸芸众生,人人都想特立独行并固执到底,
只愿不被世间浮华蒙蔽了双眼,在生活的淫威下屈服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