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域特色窥春秋(一)山西晋国篇

地域特色窥春秋(一)山西晋国篇

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让我们领略了晋商(山西商人)的精明强干,商人本色就是八面玲珑,权衡各方利益之间的平衡,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有人曾开玩笑让我们不要忽略一个问题,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是魏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后来被分成赵、魏、韩)旧都安邑人,并不是河南人而是山西人,因为安邑相当于今天山西夏县附近这一带,张仪故里的具体位置被认为在山西万荣县。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春秋时代,山西人的老祖宗晋国人又会如何演绎自己的精明?

晋国人的精明能够永载史册,要感谢两个国家――鲁国和楚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把历史的车轮推向公元前634年,话说这一年秋天鲁僖公忌惮北边强大的齐国,在陶这个地方与其西边的卫国和其东边的莒国结盟,组成〝反齐同盟〞。这一年冬天三国的国君和大臣又在巷这个地方再度结盟。此时齐国国君齐孝公心想:鲁僖公这个老小子太能得瑟了,你以为搞三国联盟,我就不敢揍你了吗?卫国在河南境内,莒国乃弹丸小国,本国君照样揍你。

公元前633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第一次失利,第二次齐国大部队进攻鲁国。此时,鲁僖公慌忙拉来楚国这个外援,派使者对楚成王讲齐国和宋国不给您进贡不尊敬您,楚成王正犯愁没有正当理由插手中原事务,于是欣然应允。宋国在面临楚军压境的情况下,派大司马公孙固去晋国求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闪亮登场了,不过是以一位〝欠债大王〞的身份出场,思忖着他当年流亡时欠下的人情债,而今如何偿还。

地域特色窥春秋(一)山西晋国篇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节选自《左传》

晋国大夫先轸对晋文公说:〝通过此战可解救患难中的宋国,还报了宋襄公当年对您施的恩情,既树立威信,还可能奠定霸主地位〞。原来晋文公当年流亡到宋国时,宋襄公于不久前在泓水被楚成王打败,在这种颓势下,宋襄公依然对晋文公礼遇有加,并且还送他80匹马和20挂车。这等厚恩晋文公必须还,通过此战成就霸业,还能在国内为晋文公再圈一大波粉,挽回对他的不利风评,因为晋国公的国君之位是从侄子晋怀公那里夺来的。晋文公让宋国大司马公孙固稍后片刻,等待晋国君臣的商议结果。问题来了,宋国是晋文公的大恩人,楚国也算是晋文公的恩人,当年楚成王对他也是好酒好菜好招待。他绝不可能一下子得罪两个恩人,帮宋国肯定是要帮的,至于怎么个帮法必须从长计议。

晋文公舅舅狐偃说:〝卫国和曹国是楚国附属国里的新宠,曹国刚刚依附于他,卫国与他刚刚蒂结姻亲,揍这个两国家楚国决不会坐视不理,这样宋国和齐国之围可暂缓〞。当年晋文公流亡到曹国时,曹国国君曹共公那个坏家伙是裎裸狂,偷看他洗澡对他大不敬,偷窥到了他的隐私部位。揍曹国理由正当,可晋国与曹国并不接壤,中间还隔着个卫国。卫国当年对他也不够礼遇,借道卫国揍曹国,这样楚国必然会先动手揍晋国,到时候晋国再履行当年晋文公和楚成王退避三舍(后撤90里)的诺言,他也还了宋襄公的人情。这次晋国出兵三军主帅(即中军将,三军即上、中、下三军)是赵衰推荐的郤毂,先轸为下军佐。公元前632年二月郤毂死在征战途中,先轸接替他为中军将。

地域特色窥春秋(一)山西晋国篇

此处暂略去晋国伐曹攻卫的具体细节,其他章节里会详述。有必要交侍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曹国国君曹共公被晋军抓获。后来晋国略施小计,让秦穆公出面调停参战国的矛盾,被楚成王断然拒绝,秦穆公认为楚成王不给他面子便带大规模秦军来到秦楚边境申地,楚成王抽调了楚军主力防御秦国的偷袭。楚国不可能双线作战,驻扎在宋国边境的楚国令尹子玉派宛春到晋文公处和谈,楚国准备从宋国撤军,您恢复曹、卫两国的〝原有席位〞。晋文公准备应允,狐偃却站出来主张〝打〞,因为楚国没有诚意,楚国谈判的是大臣,而是晋国谈判的却是国君,就像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对方立功说,他俩军衔不对等是一个道理。还有这样一来,楚国把好处全占尽了,曹、卫、宋三国都感谢楚国,就没有晋文公什么事了。

就在此时,一个比狐偃更精明的人登场了,他反对狐偃主张的〝打〞。这个人便是此时的晋国三军统帅(中军将)先轸,他主张将宛春下狱,让晋文公私下找曹、卫两国国君谈判,命两国派使者与楚国断交,与晋国建交。从曹、卫两国各割一块地给宋国,这样曹、卫、宋三国都对晋文公感恩戴德,所有好处与楚国什么关系都没有了。楚国已经很被动了,但令尹子玉心有不甘,心想我们楚军千里跋涉是为了溜弯吗?

地域特色窥春秋(一)山西晋国篇

楚成王已看清局势,命子玉与驻扎在齐国的楚军会合后立即撤军回国。子玉不顾楚成王的再三盯瞩,一拧再拧。晋齐联军(此时齐国国君已由齐孝公变为齐昭公)与楚军之间城濮大战就要爆发了,这场大战改变了春秋时期的历史格局。晋国是国君带队,楚国是大臣带队,晋国军士觉得堂堂国君躲避别国大臣颜面无光。狐偃说我们属师出无名的一方,当年楚成王有恩于我们国君,我们国君这么做,是给对方面子,可能晋国军士觉得国君连里子也奉上了。

地域特色窥春秋(一)山西晋国篇

大战在即,晋文公开始担心战争的未知数。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八国联军至汉水尚且不敢与楚成王放手一博,最终无功而返。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不自量力,泓水一战被楚成王打得一败涂地。公元前632年四月初一,晋文公做了一个梦,梦见他躺在地上楚成王扒在身上啃他的脑子。我们看下狐偃是怎么解梦的:国君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得到的是天以上所有的东西,楚成王扒在您身上,表明他只能得到地。啃您脑子,头脑代表脸面,证明您给足了楚成王面子。狐偃在给晋文公吃定心丸――打。我真想知道周公会如何解此梦?

公元前632年四月初四,轰轰烈烈的城濮大战仅用2个小时就结束战斗了。《千字文》中有〝假途灭虢,践土会盟〞的句子,践土会盟就发生在城濮大战后,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郑国抛弃了楚国成了晋国的附属国,公元前627年楚国气不过,出兵伐郑。此时晋国国君已由晋文公变成晋襄公,晋国依旧按照老办法,出兵攻打楚国的附属国蔡国(态度反复无常,曾参加践土会盟),来缓郑国之围。楚国带队的是令尹斗勃,晋国带队的是晋襄公的老师阳处父。双方在鲁山叶县的泜(zhi)水一带隔河对峙,阳处父说,我们不能在人家的地盘上就这样一直僵持下去,要么我后撤你来打我,要么你后撤我去攻你。

地域特色窥春秋(一)山西晋国篇

斗勃吸取了子玉的教训,不敢轻信精明的晋国人,最终决定楚国军队后撤,让阳处父过去打他,量阳处父也耍不出什么花样。斗勃万万想不到他的这个决定会让他很快丧命,阳处父见斗勃后撤,便领晋军回家了。斗勃只要不打郑国,郑国之围便解,阳处父就算是完成任务。阳处父四处宣扬斗勃打败仗了,这场战争晋国不费一兵一卒不胜而胜,楚国不败而败。斗勃中计后回到楚国,被宿敌商臣(楚成王长子,后来的楚穆王。斗勃因参与楚成王的接班人人选问题,向楚成王进言商臣品性欠佳,而与商臣结怨)诬告,说他肯定是拿了晋国的钱,才会仗都不打就后撤。楚成王盛怒之下命人杀死了斗勃,斗勃死后,晋国人阳处父事件的余波对楚成王本人也造成了更大的隐患,稍后本系列《湖北篇》中会详述。

地域特色窥春秋(一)山西晋国篇

注:《地域特色窥春秋》系列陆续更新,包括《山西篇》、《山东篇》、《陕西篇》、《河南篇》和《湖北篇》等。欢迎大家关注――汉魂唐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