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不久前,是陈晓旭56周岁的冥诞,很多钟爱她的观众和至亲好友,纷纷以各自的方式献上了对她的思念和不舍,也掀起了一股对她的回忆。

当年87版《红楼梦》一经上映,陈晓旭就在国民间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那个年代,大街小巷充斥着她的写真照片,床头床尾她的海报也是随处可见。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陈晓旭生于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皆是文艺工作者。

他的父亲陈强是中国戏曲学校的毕业生,随后去往鞍山京剧团担任导演。

平日里有事无事,陈强便经常在家哼唱几句,他也会教年幼的女儿如何唱戏,父女俩只要一有空闲就对戏,好不乐哉。

而她的母亲则是一名舞蹈老师,课余时间都会教女儿跳舞。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陈晓旭继承了父母样貌和性格以及天赋方面的特点,从小出落得亭亭玉立而又聪慧过人,不论什么东西,一学就会。

重要的是,她眉清目秀,长得十分灵动,一颦一簇间,都能惹来无尽的怜爱。

从小生长在爱意包绕的环境之中的陈晓旭,有她自己的选择——芭蕾舞。

她想同白天鹅那样高傲的飞翔,也想如白毛女般意志坚强。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在陈晓旭12岁那年,就能完成倒踢紫金冠这项高难度动作,可谓是天赋异禀。

而陈晓旭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她爱跳舞,也爱表演,还爱写作。

14岁那年发表的《我是一朵柳絮》,让人看到了她纯净的心灵,也不断地激发着人们去探求这个青春少女的内心。

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陈晓旭在家的时候就爱看看杂志。也是这个爱好,改变了她的一生。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偶然间,陈晓旭发现《红楼梦》剧组正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演员。

她在与毕彦君的闲聊中提到了此事,毕彦君就劝她道:“你的气质和林黛玉非常吻合,倒不如你试试这个角色。”

陈晓旭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可最终勇气战胜了胆怯,他给导演王扶林写了封信,还附带了几张自己的照片。

王扶林一看照片,觉得陈晓旭正是自己心目中最为合适的林黛玉人选,马上就给陈晓旭回了信件。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尽管陈晓旭的气质非凡,可还是要来参加海选,之后还要经过培训。

看着王导的亲笔信,陈晓旭大喜过望。

她开始没日没夜地钻研起《红楼梦》,细细地揣摩起林黛玉的人物性格。

每当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不论是有趣的还是高兴的,她都会想,如果这是林黛玉,她会怎么做。

经过了大半年的准备,陈晓旭在1984年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她来到圆明园,和一众怀揣着演员梦想的同龄人们,一起为三个月后的最终考核而努力。

幸运的是,陈晓旭在这场角逐中,以碾压的姿态拿到了最终的胜利。

随后,等待她的就是三年漫长的拍摄。

陈晓旭努力做到让自己与林黛玉融为一体,努力地模仿着书中林黛玉的一举一动。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即使是毕彦君前去探班,陈晓旭也会用剧里的状态与他交流。

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若是陈晓旭没有这股为戏痴迷的劲头,想必她也无法塑造出如此经典的影视形象。

岁月如梭,时间一转眼来到了1987年,历经三年拍摄的《红楼梦》正式杀青,登陆电视平台播放。

那时的人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连电视剧也刚刚兴起没有几年,因此,《红楼梦》一经播放就引得万人空巷。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观众们望着屏幕里娇羞欲滴、含苞待放的“林妹妹”如痴如醉,一时间,陈晓旭成了“国民女神”。

无论男女老少,都对她喜爱不已,甚至还有很多人在给自己孩子起名时,特地带个“旭”字,或者直接叫“晓旭”。

一来,是寄托对陈晓旭的“爱意”;二来表达了对儿女们的厚望,希望他们也能取得如陈晓旭般优异的成绩。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夜爆红的陈晓旭并未因众星捧月般的环境而挑花了眼,在她看来即使自己再有名气,也不过是个演员。

因此,她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也未曾忘记那份来自鞍山剧团的爱情。

《红楼梦》上映后不久,陈晓旭就宣布了她的婚讯,而对象正是年长她十岁,同在鞍山剧团工作的毕彦君。

此消息一出,令很多人“痛彻心扉”,大家纷纷认为陈晓旭不该这么“英年早婚”。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在很多人看来,陈晓旭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人物,她正是自己心目中的林黛玉。

而陈晓旭般的林黛玉,经过时间的沉淀,也早已成为了无法取代的经典。

尽管后来《红楼梦》又经过了多次翻拍,可是再无一人能如陈晓旭般,成为万众瞩目的“林妹妹”。

不过,一炮而红的陈晓旭对这种浮华并不是特别的喜爱。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她是一个好静的人,只想安安静静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可是又不能伤了粉丝们的心,只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接受媒体的采访。

面对铺天盖地来的剧本,陈晓旭有自己的原则,她只出演那些自己钟情的角色。

因此,自出演《红楼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陈晓旭都没有拍戏。

直到看见《家春秋》里的梅表姐,在陈晓旭看来,梅表姐身上透露出的那股忧郁内敛,正是自己的影子。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陈晓旭仿佛在这种阴郁的角色中走不出来了一般,为了改变心态,她在事业的巅峰期选择了下海创业。

凭借着超高的人气和灵活的头脑,陈晓旭的北京世邦联合广告有限公司如日中天,她本人还在2004被评选为“中国杰出广告女性30人”,次年又得到了《世界经理人》“年度风云人物”的称号。

财富的积累和名气的暴涨,令陈晓旭感到愈发的空虚。

她开始在佛教经典中寻找精神寄托,寻找人生的意义。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她先是投资拍摄了佛教电视剧《了凡四训》,接着直接剃度出家。

时至今日网络上,仍然流传着很多陈晓旭剃度后的视频。

尽管她剪去了那头乌黑茂密的长发,可眉宇间散发出来的气质,并未有所收敛。

没有头发的她,五官的特征反而愈发明显,犹如雕塑一般。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自古美人如英雄,不使人间见白头”。

或许像陈晓旭这样的美人,她惊艳过世人,就已经足够,万不能让大家见到她苍老的模样。就在陈晓旭出家的2007年,她不幸离开了人世。

此前,她已然罹患重病,而久治不愈。

或许,陈晓旭就与林黛玉一样,身体孱弱,弱不禁风,即使未曾遭受风雨,也会被世事摧折。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2008年陈晓旭的父亲陈强,为女儿找到了一个永久的安息地--天寿陵园,并在其墓地旁建了一个豪华雕像。

在5月13日陈晓旭周年祭的那天,她的家人捧着骨灰,带着沉痛无比的心情来到了这里。

其中最为悲痛的,当是她的父亲。

老人家忍受着黑发人送白发人的折磨,即使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可看着女儿的骨灰,仍旧是几度哽咽、长跪于地。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骨灰安放仪式的当天,《红楼梦》剧组中的很多重要人员悉数到场。

其中导演王扶林,编剧周岭、“宝钗”张莉、“妙玉”姬玉等熟悉的面孔悉数到场。

至于邓婕,则是连夜搭乘国际航班从加拿大飞回,望着眼前化成灰烬的“林妹妹”,她痛哭不已。

彼时汶川地震刚刚发生,还时不时地有余震。而“宝哥哥”欧阳奋强远在四川,航班并不能起飞,只能遗憾错过这次安放仪式。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或许这正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戏里,林黛玉去世,贾宝玉未能送行;现实中,陈晓旭离世,而欧阳奋强也不能相送。

陈晓旭爱花,而林黛玉也爱花,所以安葬现场,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现场摆放着数不尽的白玫瑰、黄菊花和满天星等各式各样的花朵,让这6000朵花陪伴着陈晓旭长眠于此。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里极为经典的一幕,陈晓旭就如同这花朵一般,被葬进了泥土里。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自此天堂多了陈晓旭,而人间却再无林黛玉。

这么多年过去,人们对陈晓旭的爱,分毫未减。

陈晓旭骨灰安放仪式:父亲几度哽咽、长跪于地,墓地旁建豪华雕像(一)、“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了却凡尘世间事(三)、“红消香断有谁怜”

每一年的5月13日,都有“柳絮”前去天寿园祭拜,他们不禁在那里驻足遐想,远在天堂的陈晓旭,过的究竟如何。

“芙蓉如画眉如烟,已是思君又一年。卅载红楼劳解赠,凭栏独立落花天”。

陈晓旭作为一个演员而言,去世后仍能有这番纪念,足以证明她在人们心中难以撼动的地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