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歌颂民族脊梁 不为低俗捧场—诗人李骥的创作观

作者:环球与瞭望

“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操手,不能随波逐流,甚至华而取宠,为一己之名利去迎合低俗的精神需求。”这是我们在“诗为时代书 颂歌为党唱”主题采访活动中,采访诗人作家李骥时,诗人发出的感慨。据知情者爆料,在十多年前就有人聘李骥先生做网络写手,当时正是李骥先生生活拮据的时候,面对一年四五十万的诱惑他没有动心,他说我不能把自己的灵魂卖给魔鬼。真可谓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良知文人。李骥先生说:“在党的百年诞辰日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借此“东风”,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去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创作优秀的大众文化,而不是去迎合那些低俗的精神需求,更不能去颠倒黑白,扭曲历史,创作一些违背历史主流的作品毒害青年。”他说:“有一些作家甚至是有影响的作家及文艺工作者,拿了某些大奖就掌握了某些领域的话语权,他们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作品误导读者和观众,误导舆论,若长此以往,中华文化的土壤就会成为盐碱地。因此,我们的作家、文艺工作者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社会担当,不要为了自己的名利出卖自己的灵魂,不要为了所谓的票房,而失去了艺德,甚至连一个妓女都不如。”

歌颂民族脊梁 不为低俗捧场—诗人李骥的创作观

这些话听起来是那样的“刻薄”,但充分表达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和诗人对当今文化环境的担忧和愤懑。当我们问及诗人最近的创作时,他说,当然是要歌颂民族脊梁。于是他拿出了最近几天的新作,全是歌颂中华民族的脊梁袁隆平的作品。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极具感染力的作品。·

歌颂民族脊梁 不为低俗捧场—诗人李骥的创作观

《诉衷肠·目送大功郎》

今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仙逝,举国动容。要说我与袁老还是校友,因为袁老是在武汉扶轮小学上的小学,而我年轻的时候在这个学校任教。为了袁老的大爱和奉献,余含泪填《诉衷肠·目送大功郎》以悼念。

哀歌一曲为谁扬?

举国悲恸诉衷肠。

灵泽催生漫天泪,

目送大功郎。

行坎坷,

路修长,

志坚强。

六旬坚守,

换得粮足,

国泰安邦。

李骥辛丑年袁老仙逝日于弘儒斋·

《江城子·泪雨祭国殇》

今天长沙市民自发前往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与袁老告别,我前日填的《诉衷肠·目送大功郎》也送給了袁老。让我们共同送袁老最后一程,祈愿袁老一路走好!

潇湘泪雨祭国殇,

诉衷肠,聚明阳。

携幼扶叟,

谁不断愁肠。

华夏神农今谢世,

震天地,撼龙王 。

一生只為育秧忙,

晚奔丧,未别娘。

忠孝难全,

伟业在心房。

此去未酬宏丽志,

共期愿,佑国昌。

李骥辛丑年五月二十四于武汉·

祭袁公

贤讳隆平,祖籍德安。

诞毓皇城,出世临乱。

随父迁徙,燕楚赣川。

幼学壮行,攻苦食淡。

僻壤安江,初入杏坛。

严谨治学,随遇而安。

迷研优粮,深究讨探。

只为黎民,永世丰餐。

筚路蓝缕,奉献忠肝。

矢志不渝,无畏艰难。

田间地头,日月为伴。

一生一事,六旬不断。

神农再世,亩积高产。

稻济天下,造福轩辕。

硕果满盈,环宇盛传。

恩泽众生,报以涌泉。

心系天下,披肝沥胆。

国士无双,美德懿范。

巨星陨落,天人同憾。

南望潇湘,无限怅惋。

伟业英名,星空烁闪。

伏帷尚飨,英灵乐安。

李骥辛丑年五二六于弘儒斋

歌颂民族脊梁 不为低俗捧场—诗人李骥的创作观

欣赏完李骥先生的词,真能感受到他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从词律看也是严格按照词牌规则填词的。像这样从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一致的佳作,目前实在是不多了。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也能够坚守,耐得住寂寞,创作出能愉悦教化世人的好作品。

歌颂民族脊梁 不为低俗捧场—诗人李骥的创作观

阿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