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藝工作者,應該有自己的道德操手,不能随波逐流,甚至華而取寵,為一己之名利去迎合低俗的精神需求。”這是我們在“詩為時代書 頌歌為黨唱”主題采訪活動中,采訪詩人作家李骥時,詩人發出的感慨。據知情者爆料,在十多年前就有人聘李骥先生做網絡寫手,當時正是李骥先生生活拮據的時候,面對一年四五十萬的誘惑他沒有動心,他說我不能把自己的靈魂賣給魔鬼。真可謂是“不為五鬥米折腰”的良知文人。李骥先生說:“在黨的百年誕辰日到來之際,我們應該借此“東風”,按照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的精神,去弘揚民族的優秀文化,創作優秀的大衆文化,而不是去迎合那些低俗的精神需求,更不能去颠倒黑白,扭曲曆史,創作一些違背曆史主流的作品毒害青年。”他說:“有一些作家甚至是有影響的作家及文藝工作者,拿了某些大獎就掌握了某些領域的話語權,他們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作品誤導讀者和觀衆,誤導輿論,若長此以往,中華文化的土壤就會成為鹽堿地。是以,我們的作家、文藝工作者要有社會責任感,要有社會擔當,不要為了自己的名利出賣自己的靈魂,不要為了所謂的票房,而失去了藝德,甚至連一個妓女都不如。”

這些話聽起來是那樣的“刻薄”,但充分表達了一個老共産黨員和詩人對當今文化環境的擔憂和憤懑。當我們問及詩人最近的創作時,他說,當然是要歌頌民族脊梁。于是他拿出了最近幾天的新作,全是歌頌中華民族的脊梁袁隆平的作品。我們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極具感染力的作品。·
《訴衷腸·目送大功郎》
今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仙逝,舉國動容。要說我與袁老還是校友,因為袁老是在武漢扶輪國小上的國小,而我年輕的時候在這個學校任教。為了袁老的大愛和奉獻,餘含淚填《訴衷腸·目送大功郎》以悼念。
哀歌一曲為誰揚?
舉國悲恸訴衷腸。
靈澤催生漫天淚,
目送大功郎。
行坎坷,
路修長,
志堅強。
六旬堅守,
換得糧足,
國泰安邦。
李骥辛醜年袁老仙逝日于弘儒齋·
《江城子·淚雨祭國殇》
今天長沙市民自發前往明陽山殡儀館銘德廳,與袁老告别,我前日填的《訴衷腸·目送大功郎》也送給了袁老。讓我們共同送袁老最後一程,祈願袁老一路走好!
潇湘淚雨祭國殇,
訴衷腸,聚明陽。
攜幼扶叟,
誰不斷愁腸。
華夏神農今謝世,
震天地,撼龍王 。
一生隻為育秧忙,
晚奔喪,未别娘。
忠孝難全,
偉業在心房。
此去未酬宏麗志,
共期願,佑國昌。
李骥辛醜年五月二十四于武漢·
祭袁公
賢諱隆平,祖籍德安。
誕毓皇城,出世臨亂。
随父遷徙,燕楚贛川。
幼學壯行,攻苦食淡。
僻壤安江,初入杏壇。
嚴謹治學,随遇而安。
迷研優糧,深究讨探。
隻為黎民,永世豐餐。
筚路藍縷,奉獻忠肝。
矢志不渝,無畏艱難。
田間地頭,日月為伴。
一生一事,六旬不斷。
神農再世,畝積高産。
稻濟天下,造福軒轅。
碩果滿盈,環宇盛傳。
恩澤衆生,報以湧泉。
心系天下,披肝瀝膽。
國士無雙,美德懿範。
巨星隕落,天人同憾。
南望潇湘,無限怅惋。
偉業英名,星空爍閃。
伏帷尚飨,英靈樂安。
李骥辛醜年五二六于弘儒齋
欣賞完李骥先生的詞,真能感受到他是發自内心的情感,從詞律看也是嚴格按照詞牌規則填詞的。像這樣從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完美一緻的佳作,目前實在是不多了。希望我們的文藝工作者也能夠堅守,耐得住寂寞,創作出能愉悅教化世人的好作品。
阿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