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作者:意檀香研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正在北京举行,在展览的第五单元“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部分,展示了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群众创造了多种斗争形式,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视频加载中...

展览中,多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展现了“三五成群、忽东忽西、忽隐忽现的麻雀战”“轮流监视、断敌供给、迫敌撤退的围困战”“山东铁道游击队伏击敌军火车”等内容。文物展柜中,则展示了敌后民兵制造的铁雷、石雷和瓷雷,河北省顺义焦庄户人民挖地道用的镐。其中,还有河北省冉庄地道战创始人之一张森林手书的遗诗《就义辞》,这是1943年,年仅34岁的张森林牺牲后,村民们从他的内衣袋中发现的。诗中写道:鳞伤遍体做徒囚,山河未复志未酬。敌酋逼书归降字,誓将碧血染春秋。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冉庄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1941年,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了困难时期。1942年5月,日军开始对华北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这时,冉庄村首任党支部书记张森林,首先在自己家挖掘了一个隐蔽洞。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张森林之女 张爱芝:我们家一个井,往里掏一个洞,白天在那里头办公,晚上他们再出来,白天就在那洞里头,地道战就从这开始的。单口井,双口井,多口井,慢慢这么发展,连成一片了,这一口井就是从我们家开始的。

面对敌人的不断骚扰,张森林“挖洞藏身”的办法能有效保存有生力量,精准打击敌人。于是,他发动全村老少修筑能藏、能打的地道,并在重要路口都修了地堡、暗室及墙角枪眼等等。他带领全村修筑的地道,逐渐形成村村相连、家家相通的网络,长达16公里。不久后,1000多名敌军袭击冉庄,张森林带领队伍利用地道优势,将敌人放进村后再打。敌人只见地雷炸、子弹飞,不见一个人影,最终狼狈逃走。就这样,地道战、地雷战,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但1943年的一天,张森林和几位同志在老乡家开会,由于叛徒告密,他们被严密包围。张森林指挥两名参会的爱国学生安全脱险,自己留下与敌人激战,最终因子弹打光,重伤被俘。在狱中,敌人用尽酷刑,逼他画冉庄地道的线路图。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张森林之女 张爱芝:(敌人说)供出你的秘密,把党员的名单交出来,给了他笔、纸张。宁死不当亡国奴,这就是他的词,甭想从我的嘴里面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

最终,张森林被敌人残忍地活埋,慨然就义,年仅34岁。“地道英雄”张森林虽然牺牲了,但他激励着冉庄人民继续作战。抗战时期,他们共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多人,胜利保卫了家园,在人民战争的史册里留下了利用地道抗击日寇的光辉一页。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直到今天,地道战的传奇故事仍然吸引着人们。冉庄地道战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超过150万人次,前来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参观者:作战当时的环境是多么的艰苦,也是在这么贫苦的环境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非常不易的。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参观者: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当时的军民不畏强敌,想出了地道战这样的一种作战方式。我觉得他们当时用自己的智慧来保护自己,我感觉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枪林弹雨中 他们用地道战铸造地下“长城”保家卫国

参观者:我们党发动我们群众,在这个地区发动了一场人民战争,等于把全体人民都动员起来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所以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民的。

(总台央视记者 许盼盼 石熠龙 河北台 张旭 李宏涛)

(编辑 丰树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