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登禹-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作者:一两茶叶
赵登禹-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今日是2021年9月18日,耳听窗外警报声又想起,不由得使人想起之前的抗战岁月,使人想起一位位英雄的抗日志士,使人想起“国耻之日”要时刻警钟长鸣、要时刻努力工作,使祖国强大繁荣。本文摘抄一位鲁西南人赵登禹(国民军陆军中将,牺牲后追授陆军上将)将军的抗日事迹,以为纪念。

赵登禹将军,字舜诚(舜臣),生于1898年,牺牲于1937年7月28日,是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赵登禹家境贫困,13岁时拜名师习武,尤善徒手夺刀、赤手夺枪。16岁时,投奔冯玉祥将军领导的16混成旅当兵。

1931年9月18日,日本鬼子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3年3月9日,赵登禹奉命率领109旅从蓟县出发,率部驰援喜峰口,与日军钤木师团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经过三天激战,喜峰口几度易手,双方伤亡惨重,赵登禹的左腿也被敌人的炮弹炸伤。3月11日晚,赵登禹带伤组织三个团的敢死队,身背大刀和手榴弹,分两路夜袭日军炮兵阵地和宿营地,于深夜三四点杀入敌营,砍杀日军500余人。喜峰口夜袭战的胜利,使赵登禹和他的大刀队名声大振,路人皆知。远在上海的音乐家麦新被赵登禹大刀队的英勇所激动,谱写了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全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26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和副军长佟麟阁共同负责北平防务。7月28日凌晨,日军集中三个联队步兵、一个联队炮兵和30多架飞机,向南苑进攻。赵登禹率部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扫射下,伤亡惨重。战至中午,宋哲元命令赵登禹率部向大红门集结。当赵登禹乘坐的汽车行至大红门御河桥时,突然遭到了日军埋伏的机枪扫射,赵登禹身中数弹,血流满身。他对身边的传令兵说:“我不会好了,军人战死沙场是本分,没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受不了惊吓,请你们替我安排一下,此外我也没别的心事了。”说完,一代抗日名将停止了呼吸,年仅39岁。

1939年日本发行的《大陆战史》中评价赵登禹说:“白日下的噩梦”。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1952年人民政府颁发了一个编号为“北京字第000捌拾号”、毛泽东亲自署名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上内容为“查赵登禹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发给恤金外,并发给此证以资纪念。日期为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一日”。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最后,让我们向抗日英雄们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