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王克殷后,将召公封在燕地?考古发现或推翻史记记载

作者:历史评谈

武王克殷过程中,周人灭国无数,曾经的小邦一下子“阔”了起来。为了震慑殷人势力与酬谢功臣,周武王大肆分封群臣,但其中对召公奭的封赏却出人意料。首席功臣姜子牙被封在齐地,次席功臣周公被封在鲁地,齐鲁在当时是富庶之地,其他姬姓宗亲基本上都在富裕的中原一带,但第三号功臣的召公奭却被封在了戎狄杂错的苦寒荒芜的燕地,着实让人很难理解。

武王克殷后,将召公封在燕地?考古发现或推翻史记记载

由此,近代很多史学大家提出不少质疑,比如学者齐思和曾指出:“若夫召公之封,尤有可疑。夫武既克殷,灭国甚多,择地而封,岂患无土?又何必远流之幽州之野?且戎狄杂错,召公又安得越之而有燕?窃蓄此疑久矣。后读《汉书·地理志》燕、吴故国皆在中原,始知其后来之燕、吴皆本夷狄而冒为姬姓者也。”也就是说,齐思和认为燕国是后来狄戎冒充的,召公奭没有被封在燕地。学者童书业也有类似观点,他指出:“史籍(指《史记·燕召公世家》)所记燕世系及事多缺误,未可尽信。北燕来历迄今难考。”

当然,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房山琉璃河一带,考古发现周初燕国遗址,出土了一些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其中堇鼎铭文说到“匽(燕)侯令堇饴(颐)大保(召公奭)于宗周。庚申,大保赏堇贝,用乍(作)大子癸宝 。仲”,燕侯派“堇”给召公奭献食物,“堇”得到召公奖赏,回来铸鼎纪念。毋庸置疑,周初的确将召公奭一支分封到了燕地,大概如史书所说,当时周朝初定局势还不稳,召公奭留在中枢没有就封,让儿子代管封地,即“元子代封”。

关于召公奭的身世,除了知道他是姬姓宗族之外,其他的史书没有记载,但从武王伐纣时召公与周公分列左右,之后武王给周公“周地”为采邑一样给予他“召地”为采邑,以及召公、召伯等的称呼来看,召公奭在周初宗族中必然有着很高的身份,因此按理应该被封在富庶膏腴之地才对。但姜子牙、周公旦、以及其他宗亲等,都被封在了富庶之地,为何偏偏将召公奭封在了遥远的苦寒燕地,总不至于是对召公奭不满吧?我们都知道,古今燕地农业都很一般,单靠当地产出很难支撑一个强国,所以除了燕昭王时昙花一现,其他时间燕国一直很“低调”,根源就在于燕地苦寒,导致燕国国力较弱。

武王克殷后,将召公封在燕地?考古发现或推翻史记记载

武王灭商时,通过牧野之战一举灭掉纣王大军,但实际上之后还有一系列的战争。根据《逸周书·世俘》记载,之后周武王兵分四路,攻向东、南两个方向,大约是山东和朝歌南部,主要是在殷商京畿地区,继续征讨殷商残余与殷商铁杆盟友,最远处一直打到东海之滨,进行了长时间的征战、屠杀与掠夺。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庞大,“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因此在周军直接征服的区域之外,还有庞大的商朝势力。其中,在商朝都城的北部地区,周武王并未派兵征讨,而北方又必然存有不少殷商势力,因此周武王封周朝重臣召公奭于北燕,是不是以此来巩固帝国在北方统治,震慑当地势力,提防来自更北的殷商势力南下?但北燕到中原距离较远,中间又没有什么其他周朝诸侯,将召公奭孤零零的封在北燕,面对众多强敌,还是让人不可思议,甚至让人不免恶意的联想到周武王是不是在坑害召公奭。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周朝封召公奭于北燕的真相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武王克殷后,将召公封在燕地?考古发现或推翻史记记载

清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下出土了7件青铜器,史称“梁山七器”,其中《大保簋(见上图)》铭文记载:“王伐录子圣,圣摣厥,反。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敬亡遣。王迎大保,赐休余土,用兹彝对令。”其中,“录子圣”是武庚,纣王之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王讨伐武庚,途中生病返回,于是派大保召公奭率兵平定,大保完成讨伐之命,周王亲迎大保,并将余(地名)地的良田赐予他。由于周初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中,周成王并未亲征,而是周公旦奉命征讨,因此这段铭文记载的事件发生于三监之乱后面。

这段话有些颠覆认知,因为史书记载得很清楚,在武庚之乱中周公旦东征已经诛杀了武庚,怎么他还有机会再次造反,以至于劳驾周王亲征?但《大保簋》的记载不太可能有假,因此真相应该是武庚兵败之后逃了,周朝为了某些政治目的,就宣称武庚已被诛杀,断绝殷人反周兴商的念头。其实,史书上也曾提到武庚逃走,《逸周书·作洛》中说“王子禄父(武庚)北奔”,逃到了北方地区。

上个世纪,在河北涞水一带,考古发现了不少刻有“邶伯”字样的青铜器,“伯”代表老大的意思不是指爵位,其中的“邶”字有明确史载,武王克殷后将商朝京畿一分为三,将武庚封在邶国,因此“邶伯”指的是武庚或其继任者。“邶伯”青铜器的出现,证实三监之乱后部分殷人逃走之余,也说明之后殷商残余与周朝曾在燕地有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对峙,或许由于邶国属于地方小势力不服周,成不了什么气候,或许邶国过于敏感,于是周朝就隐藏了这一段历史。

武王克殷后,将召公封在燕地?考古发现或推翻史记记载

《大保簋》与邶伯青铜器的出现,也带来了另一个思考:封召公奭于北燕的周王,真的是周武王吗?

以周公旦为例,史书上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但之前武王已将“周地”赏给他作为采邑,姬旦由才被称为“周公旦”,为何还给予分封鲁地的重赏?清朝考古辨伪学家崔述质疑:“周公既受禄于周矣,何事又封于鲁?”周公旦是文臣,伐纣时位于武王身边,有谋略之功但无实际军功,周武王给他“周地”作为采邑,符合“非军功不分封”的规则。《诗经·閟(bì)宫》记载:“王(周成王)曰叔父(周公旦),建尔元子(嫡子伯禽),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也就是说,周成王封周公旦于河南的鲁地,三监之乱后又“俾侯于东”,加封到了曲阜一带。显然,《诗经》说得更符合逻辑,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周成王不好直接分封周公旦,于是就分封他儿子伯禽于鲁,之后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或因为他为了避嫌,成王就又一次加封他长子伯禽。

与姬旦一样,伐纣时姬奭也位于武王身边,一样只有谋划之功而没有军功,灭商之后周武王先将“召地”赏给姬奭,于是姬奭被称之为“召公奭”。武王已经酬谢过了召公奭,还会再一次给予分封诸侯的重赏?显然不太可能。结合《大保簋》与邶伯青铜器不难看到,殷人北逃之后,在河北地区联合商朝残余继续反周,尽管召公奭征讨后得胜而归,但无论他有没有彻底灭掉武庚一脉的势力,都在提醒周朝统治者防范河北、辽东地区,都要在北方地区建立一个据点,打下一根钉子,所以在此分封一位重要诸侯势在必行。在当时周朝,召公奭可谓是最适合的人选,于是周成王将召公奭分封于北燕。

武王克殷后,将召公封在燕地?考古发现或推翻史记记载

总而言之,周武王封召公奭于北燕,不太符合逻辑,而周成王封召公奭于北燕,却符合当时局势。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真相到底如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告诉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即便司马迁的记载也未必正确。

参考资料:《史记》、《大保簋》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