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道哥品书|《拍电影》

今天,道哥品书带来的是费德里科·费里尼的《拍电影》,费里尼是意大利著名的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他1920年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叫里米尼的小镇上,1993年,他被授予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不幸的是,当年10月30日他因病去逝,他是电影行业内的一个标杆性人物。

道哥品书|《拍电影》

从第一部爱情片《卖艺春秋》开始,他导演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甜蜜的生活》、《骗子》等一系列好看又上座的电影,并曾执导过自己的喜剧传记片《费里尼访谈录》,《拍电影》这本书记录了他从小到大的故事和想法,是一部散文式的传记。

道哥品书|《拍电影》
道哥品书|《拍电影》
道哥品书|《拍电影》

费里尼小时候,和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非常孤僻,常常独来独往。为了填补空虚,“我便埋首于艺术。我跟戴摩斯·博尼尼合开了一间小画室,在橱窗上写着‘费博’,帮太太们画些滑稽画或小型肖像,也提供上门服务。我那时候的签名是‘费拉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我负责图案部分,而由真正的画家博尼尼上色。”

道哥品书|《拍电影》

他在闲暇的时候经常进教堂,和别人不一样的是,虽然他看别人祈祷,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游玩的好去处。“塞尔维教堂是那片在辉煌电影院后面、很高很高、没有窗户的无止境的墙...塞尔维教堂阴郁而幽暗,冬天会结冰,我们都是在里面得病的。”

还有一个大饭店,“是富裕、阔绰、东方式奢华的童话。当我读的小说中描写不够刺激、场景不足以引人入胜时,我就在想象里把大饭店搬出来,好像某些小剧场里不管什么情景都抓来当布景的破铜烂铁。凶杀案、绑架、狂恋的夜晚、敲诈、自杀、酷刑、花园、美女凯莉,全部都在大饭店里。”

道哥品书|《拍电影》

费里尼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在他身边有很多“好玩”的朋友,比如法芬农,“因为当需要解放身体时,他就横躺在沟渠上,像一座小桥,他在那儿一待就是一下午,肚子以下全裸,屁股泡在清凉的水里,然后对着燕子和麻雀吹起快乐的口哨...他不仅懂鸟语,还有另一项才华:能没完没了地放屁。只需用一根手指的指尖轻轻拍肚子的某个部位,再稍微集中一下精神,他就准备好了。”

道哥品书|《拍电影》

因为画室,费里尼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并和辉煌电影院的老板签了一个合约。“我为他做的工作是替偶像明星和下一轮影片里的演员画漫画像,摆在商店橱窗做宣传,而交换条件是可以免费进入辉煌电影院”,这份工作相当于让费里尼很小开始就接触到电影宣传,而且还有机会和小朋友蒂达、他弟弟免费入场的特权,非常划算。

道哥品书|《拍电影》

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敢去,但却是费里尼经常玩耍的地方----墓地。“里米尼有一个很有魅力的地方:墓园。它在平交道的那边,所以一开始会先看到激动人心的欢乐的火车景象,我们开始在坟墓之间跑来跑去,玩捉迷藏。我记得所有的脸孔----坟墓上的照片---散发的魅力。”

道哥品书|《拍电影》

故乡对于费里尼代表了回忆,他在1937年离开里米尼,1946年回来。所有住过的房子都不见了,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而他回来是因为《我的里米尼》这本书,当时的里米尼已经“有一千五百家酒店和招待所、两百多家咖啡馆、五十间舞厅、一片长十五公里的海滩。每年有五十万人来到这里、一半外国人一半意大利人。每天都有飞机飞到这里,来自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度假和购物天堂。

道哥品书|《拍电影》

“从出生那天起到第一次踏入电影院,我的人生仿佛就是由另外一个人活着”,他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就像很多著名导演的经历一样,进入导演行业完全是误打误撞,这有一定的机缘巧合,也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道哥品书|《拍电影》

说起对于电影的印象,费里尼说到“第一个印象要回溯到《马契斯特下地狱》。我坐在父亲怀里,大厅里坐满了人,非常闷热,还喷洒了让人喉咙发痒又头晕的消毒剂。在那迷乱的气氛里,我记得出现了很多高贵老爷的暗黄色画面。”

道哥品书|《拍电影》

对于知名导演,费里尼并不在意,他说“我不了解经典电影,像茂瑙、德莱叶和爱森斯坦的电影,很不好意思,我从来没看过。我到罗马以后常去电影院,一个星期或十五天去一次。通常是在我不知道去哪儿,或者有两部片子合并放映的时候。开场前的杂耍表演总令我特别兴奋,就跟马戏团一样”。费里尼总是被冠以钟情于马戏团,其实他说过,对于马戏表演其实还是很陌生的,可能正是由于童年的这些记忆让他对于马戏表演有了一些不同的感觉而已,没有必要进行夸大。

道哥品书|《拍电影》

他被电影影响的最佳案例是这样的“我看了很多美国电影,片中的某个记者角色十分吸引人,我现在记不起具体片名,已经太多年了,但我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也决定当一名记者”。之后,他开始采访很多演员和导演,但是对于导演这个职业他不敢奢望。“那时候我在想,我不适合干导演。我缺少专制跋扈的气势、一气呵成的连贯性、吹毛求疵的习惯和辛苦劳动的能力,尤其缺少威信。我天生缺乏这些素质,我从小就是那种内向、孤僻、好欺负、脆弱到随时会晕倒的人。”

道哥品书|《拍电影》

虽然这么说,但是随着他转成了编剧,开始逐渐适合了这种工作方式,从在片场一句对白写不出来,到离不开这种嘈杂的环境。他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不要不敢想,但你准备好了一切时,你需要等待的就是那个即将来临的机会,你要做的就是,它来到时抓住它!

费里尼的导演生涯是怎么开始的,我们下次再聊。

(未完待续)

道哥品书|《拍电影》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