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连读三遍,前两遍精彩,第三遍毛骨悚然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最后一遍读到背后发凉一个以猪为主角的寓言故事,奥威尔隐喻手法高明这是猪的庄园,也是人的庄园

作者:刺猬读书

1945年8月17日,74年前的今天,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中篇小说《动物庄园》首次出版,这本书是一本很厉害的书,我记得我在大学时读到它,简直视它为神作。在那之前,我没读过这种题材和类型的书,我立刻推荐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他们读完后,也都表示这是一本特别的书,一本让人大开眼界的书,也让我们的内心产生涟漪和思考的书。总之,这是一本好书。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连读三遍,前两遍精彩,第三遍毛骨悚然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最后一遍读到背后发凉一个以猪为主角的寓言故事,奥威尔隐喻手法高明这是猪的庄园,也是人的庄园

我深深地记得,我在读到这本书最后一页,看完最后一段的时候,激动的想站起身给奥威尔鼓掌。结局设计的深意、隐含、象征、讽刺,你只有暗自瞠目结舌,心中喊道妙极了,然后回味整本书带给你的奇妙感官。如果再读一遍,更会觉得深刻而吃惊。

工作后,我又将它重读了一遍,那次的阅读体会也非常难忘。印象很深的是,我觉得那书里字字藏刀,细思极恐,有的地方读的后背发凉。读书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那一段段来自于书中的所见,给予我们一个个不同的体验,这是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取的。在这本书里,我们的角色变成了一只猪,我们跟着这只猪经历了一次荒诞的非凡之旅。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连读三遍,前两遍精彩,第三遍毛骨悚然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最后一遍读到背后发凉一个以猪为主角的寓言故事,奥威尔隐喻手法高明这是猪的庄园,也是人的庄园

书的梗概我不在这里重复了,因为这本书中有些词汇、立场和立意有些不是那么麻木,我尽量用你能理解和读懂的语言,说到哪算到哪。这本书是我第一次读到的将人物虚拟成动物,以动物为主角发展的故事。小说中说:"我不能改变环境,我只能改变自己",当农场的猪们觉得自己受人类管理和欺负时,最初采取了各种措施,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其他猪成员的一些反应和态度也深深的揭露了很多人性问题。

最终,动物成功管理了农场,也成为了了自己的领导者。但是,结局的反转很精彩,动物中的管理者,开始制订一些当初自己无法接受的规矩和制度。猪的管理者穿着农场主的衣服,住着农场主的房子,与其他农场主自由贸易和生意往来。而其他猪却在夜以继日的工作,自由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他们谁敢反抗,就会被狗吃掉,这里的狗也具有象征意义。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连读三遍,前两遍精彩,第三遍毛骨悚然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最后一遍读到背后发凉一个以猪为主角的寓言故事,奥威尔隐喻手法高明这是猪的庄园,也是人的庄园

最终,在农场之前信奉的"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被改为"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后,农场彻底消失了,所有动物又回到之前的悲惨状况,而管理者猪也逐渐脱离了猪群和其他动物,变成与人完全一样的牲畜管理者,动物庄园的名字也不再存在了。

最后,人和猪在一个屋子里,小说中这样写道:,"不必再问猪的面孔发生了什么变化。外面的众生灵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这句话简直神来之笔,太精彩了!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奥威尔写作这本书当时的创作背景,这本书看似一本童话,但这本童话的主题却是成人世界里的严酷、可怕。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连读三遍,前两遍精彩,第三遍毛骨悚然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最后一遍读到背后发凉一个以猪为主角的寓言故事,奥威尔隐喻手法高明这是猪的庄园,也是人的庄园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动物们都有着极其形象、生动的个性化展示,每个动物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某个映射对象的影子。奥威尔给动物的角色定位很好玩,比如庄园里的马虽然智商不高也不是很聪明,但却很忠实很诚恳。乌鸦的形象就是不务实,喜欢夸夸其谈。羊是盲目合群的动物。猫是不合群的动物。驴只知道明哲保身,象征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这本书里的驴叫本杰明,奥威尔曾经说过,本杰明是映射他自己。除了动物之外,少有的几个人类代表,也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琼斯先生、皮尔金顿先生、温珀先生等。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连读三遍,前两遍精彩,第三遍毛骨悚然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最后一遍读到背后发凉一个以猪为主角的寓言故事,奥威尔隐喻手法高明这是猪的庄园,也是人的庄园

童话和寓言故事也是一种叙述方式,它可以不受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很多人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这本书看似荒诞,却有一定的预言意义,不得不承认,奥威尔是一个有特殊才华的人。遗憾的是,他在46岁便因病逝世,我们再无机会看到他更好的作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