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一说到大理国,大家都能想到《天龙八部》,这不是段正淳和段誉家的吗?一个到处是媳妇,遍地是闺女。忽悠大闺女上坑型的,一声段郎走天下。还渣出了高度,被姑娘们恨得咬牙切齿,还爱的死去活来。美其名曰“风流倜傥”弄的我老崇拜了,哥啊我也想渣渣。你不是犯桃花的事了,你是承包了整个“桃花缘”我就想问问我咋天天犯玫瑰啊!还是扎心的那种!
还有个段誉直接掉到了妹妹圈,在找媳妇方面直接干蒙圈了。还好后来段誉他妈出来澄清“你爹是段延庆”要不然自己的王姑娘,又给跑丢了。
里面还牵扯到了大宋、大辽、西夏、吐蕃等政权,这个是靠谱的是存在的。
大理国在历史上存在感很低,但是知名度很高。
那大理国是啥样的呢?
那咱们先从大理段氏的一世祖说起!如果大理国建个群,敢拍桌子的非此爷莫属!
来来朋友们,我要开着我的特斯拉,准备来把穿越,看看这位爷是个啥样的人!
上车挂倒挡油门干到底,咋没反应啊!错了!错了!重来!一脚刹车干到底,速度嗖嗖的真快啊!这车最适合穿越了!倒、倒、倒、大隋收费站欢迎您!过站了轻点刹车,前方到站云南蒙舍诏。到了、到了、准备下车,这地板怎样,我穿的鞋怕刹不住脚,那丢人丢到老祖宗家了。
看到彩旗飘飘,旌旗招展。这是啥情况,大唐李老板在选云南形象大使呢?
要说大理得说下南诏国,前期把大唐折腾的伤了肾,后期把大唐折腾的要了命。
简单的说一下,唐朝时期吐蕃崛起,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一句话治不了。
唐朝为了牵制吐蕃,在云南扶持了蒙舍诏一统其他五诏。大唐也没别的要求,咱俩合伙干吐蕃。开始时南诏很听话你说咋滴就咋滴。
皮罗阁在位唐和南诏度过了如胶似漆的蜜月期。头衔一个个的加封,成了名副其实的戴高帽,有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三司,上柱国。政治上给身份证,经济军事文化大力支持。目的就一个听大唐的话,跟吐蕃别说话。
到了阁罗凤这个二少主在位,南诏也开始暴露自己的野心,一直在扩张从未停下来。
南诏有点不听话了,该到打屁股的时候了。一个偶然的事件,引起了一场必要的战争。
大致意思就是阁罗凤少主路过姚州,云南太守张虔陀,这小子办事也欠妥。非得要点过路费,阁二少主没给,这家伙竟然明目张胆的调戏起人家的王妃。后来的吴三桂完了把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那是翻版的,正版的就是这位阁罗凤少主,二话没说斩了张太守,攻陷云南多地。
这下事可大了,唐朝早想收拾下南诏了,机会总算来了。
点将调兵直接南诏的出发,主帅是鲜于仲通领兵八万。这家伙也是城里吃西瓜不给钱的主。阁罗凤一看事情闹大了,赶紧的麻溜的给大唐道歉,所占土地一律奉还外加赔款。我大唐缺你那点钱吗?不治的你卑服卑服的大唐还有脸吗?鲜大将军根本没搭理阁少主,大军继续前行。坦白也要挨揍,认怂也要玩完。那干脆应战!
南诏国派出了国宝级人物段俭魏,也就是大理国的祖宗。
段俭魏利用唐军轻敌的思想,设下埋伏。又是石头、又是火烧的、唐军被打了一闷棍,但是唐军主力还在,别急真打打不过你,等你睡着了在揍你,晚上搞了个突袭。吓得鲜大将军撒丫子跑路了,主帅一跑士兵全乱了。
段俭魏赢得了这场战争。下面这次更厉害,唐朝派出了李宓将军,兵分三路直扑太和城,结果由于云南的瘴气水土不服病死一批。一路走水路让段俭魏直接给烧了。二路让南下的吐蕃和南诏联军给端了。三路由李宓将军指挥全军覆灭。
这次战争发生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4年)。第二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这场南诏的立国之战,让段俭魏名声大震。封为宰相。段家在南诏国的实力不断扩大。
公元859年——870年,唐和南诏又来了次决战。起因是南诏占了交趾(现在的越南,以前是我们的,五代后开始脱离)邕州。这次战争唐朝彻底把南诏给整瘫痪了。但是唐朝在这次战争中,唐朝发生了一场兵变。驻守桂林的徐州兵,到了换防回家的时候。可是不让回去,他们杀了将领推举庞勋为领袖,不让回去我们打回去。慢慢的越打越多,没到徐州就有五万兵马,唐庭震惊派兵镇压。虽然失败但是他拉开了唐朝起义的大幕,不久后王仙芝黄巢横扫大唐。
这次战争后,汉人郑买嗣杀南诏王族800于人,自己干起了国王,国号大今和国。
几十年后杨干贞又发动政变,建大义宁国。
这个时候段俭魏的六世孙,任通海节度使。这大义宁国的杨干贞想弄死段思平,为何?你手下有兵,最主要的还不听我话。这段思平比较聪明一看自己的实力,不允许自己和杨干贞干。就联合三十七蛮部,事成之后这国家的事,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大家的。他通过各方的支持搞死了大义宁国,但也给以后的大理国埋下了隐患,权臣比国主还硬气,弄的大理国的国主大气都不敢喘,太憋屈了。但是大理国有条规矩干不下去了直接禅让去当和尚,不像中原王朝,你一禅让那直接让你飞天。
段思平胜利了,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建国号大理。拉开了大理国300年的大幕。
段思平毕竟是开国皇帝,那得做出个样来给自己看啊?不做出点成绩咋在史书里吹一鼻子啊?无非就是轻徭役,减赋税、重农桑、发展生产,致力于国富民强。
段思平去世后,谁来继位呢?当然是自己的儿子啊!其子段思英继位!这名字咋这么起的,猛的一看以为是哥俩呢?
段思英继位后,他的叔叔段思良不乐意了,这国主我也想干,于是发动政变,把他侄儿撵到天龙寺出家了。这政权转到了段思良一脉,是不是和北宋赵匡胤他哥俩玩的路子挺相似啊!
段思良去世后,高氏迅速膨胀起来,把持朝政成为以后最大的政治集团。
中原政权也在快速的更迭,到了北宋建立。宋太祖开始一统全国的步伐,在灭蜀之后。部将要求越过大渡河一统云南。但赵匡胤说别和那地方的人打仗,你看看把强盛的大唐给整成了啥样,我们如果灭了大理,国力也会迅速削弱。
宋太祖的意思就是,先解决北部的辽毕竟那才是心腹大患。
宋朝和大理的关系若即若离,时时刻刻防着这个西南政权,怕唐朝的事情再重演一次。
时间到了1094年高家专权达到顶峰,高升泰废段氏自立为帝。但是高升泰临终前把儿子叫到跟前,我死后你把皇位再禅让给段氏。我就纳闷了,能尊重下皇位吗?好不容易得到的又给送回去了。这就是前理。
后理从谁开始呢?高氏家族一看,段正淳出镜率很高你来当吧。他的媳妇是高家的人,你让他出去风流下试试,在大理高家说一段家就不敢说二,所以真实的段正淳是个十足的妻管严。一天天在家怕媳妇,当皇帝还受娘家的气,干不下去了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天龙寺出家了。
接下来儿子段誉继位,在位39年很想大展宏图。但是又被高氏整的灰头土脸的,皇帝也干不下去了,双手一合也去了天龙寺。不过这段誉心态好,一口气活了93岁。
历史车轮往前冲,草原出了铁木真。蒙古铁骑横扫欧亚。西夏、金、都成了蒙古人的囊中之物。
接下来就是南宋,可是南宋不好打啊!那咋办先把大理给整了,来个大迂回把南宋给兜了。
公元1254年大理国走到了终点,忽必烈灭大理,活捉末代君主段智兴。把他押到北京,蒙哥大汗为了笼络云南土司势力,又把他给放回去了,让他回去接着管理云南。一直到1381年朱元璋拿下云南,段氏家族退出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