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理國皇帝愛出家

05-18

一說到大理國,大家都能想到《天龍八部》,這不是段正淳和段譽家的嗎?一個到處是媳婦,遍地是閨女。忽悠大閨女上坑型的,一聲段郎走天下。還渣出了高度,被姑娘們恨得咬牙切齒,還愛的死去活來。美其名曰“風流倜傥”弄的我老崇拜了,哥啊我也想渣渣。你不是犯桃花的事了,你是承包了整個“桃花緣”我就想問問我咋天天犯玫瑰啊!還是紮心的那種!

還有個段譽直接掉到了妹妹圈,在找媳婦方面直接幹蒙圈了。還好後來段譽他媽出來澄清“你爹是段延慶”要不然自己的王姑娘,又給跑丢了。

裡面還牽扯到了大宋、大遼、西夏、吐蕃等政權,這個是靠譜的是存在的。

大理國在曆史上存在感很低,但是知名度很高。

那大理國是啥樣的呢?

那咱們先從大理段氏的一世祖說起!如果大理國建個群,敢拍桌子的非此爺莫屬!

來來朋友們,我要開着我的特斯拉,準備來把穿越,看看這位爺是個啥樣的人!

上車挂倒擋油門幹到底,咋沒反應啊!錯了!錯了!重來!一腳刹車幹到底,速度嗖嗖的真快啊!這車最适合穿越了!倒、倒、倒、大隋收費站歡迎您!過站了輕點刹車,前方到站雲南蒙舍诏。到了、到了、準備下車,這地闆怎樣,我穿的鞋怕刹不住腳,那丢人丢到老祖宗家了。

看到彩旗飄飄,旌旗招展。這是啥情況,大唐李老闆在選雲南形象大使呢?

要說大理得說下南诏國,前期把大唐折騰的傷了腎,後期把大唐折騰的要了命。

簡單的說一下,唐朝時期吐蕃崛起,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一句話治不了。

唐朝為了牽制吐蕃,在雲南扶持了蒙舍诏一統其他五诏。大唐也沒别的要求,咱倆合夥幹吐蕃。開始時南诏很聽話你說咋滴就咋滴。

皮羅閣在位唐和南诏度過了如膠似漆的蜜月期。頭銜一個個的加封,成了名副其實的戴高帽,有雲南王,越國公,開府儀三司,上柱國。政治上給身份證,經濟軍事文化大力支援。目的就一個聽大唐的話,跟吐蕃别說話。

到了閣羅鳳這個二少主在位,南诏也開始暴露自己的野心,一直在擴張從未停下來。

南诏有點不聽話了,該到打屁股的時候了。一個偶然的事件,引起了一場必要的戰争。

大緻意思就是閣羅鳳少主路過姚州,雲南太守張虔陀,這小子辦事也欠妥。非得要點過路費,閣二少主沒給,這家夥竟然明目張膽的調戲起人家的王妃。後來的吳三桂完了把沖冠一怒為紅顔,吳三桂那是翻版的,正版的就是這位閣羅鳳少主,二話沒說斬了張太守,攻陷雲南多地。

這下事可大了,唐朝早想收拾下南诏了,機會總算來了。

點将調兵直接南诏的出發,主帥是鮮于仲通領兵八萬。這家夥也是城裡吃西瓜不給錢的主。閣羅鳳一看事情鬧大了,趕緊的麻溜的給大唐道歉,所占土地一律奉還外加賠款。我大唐缺你那點錢嗎?不治的你卑服卑服的大唐還有臉嗎?鮮大将軍根本沒搭理閣少主,大軍繼續前行。坦白也要挨揍,認慫也要玩完。那幹脆應戰!

南诏國派出了國寶級人物段儉魏,也就是大理國的祖宗。

段儉魏利用唐軍輕敵的思想,設下埋伏。又是石頭、又是火燒的、唐軍被打了一悶棍,但是唐軍主力還在,别急真打打不過你,等你睡着了在揍你,晚上搞了個突襲。吓得鮮大将軍撒丫子跑路了,主帥一跑士兵全亂了。

段儉魏赢得了這場戰争。下面這次更厲害,唐朝派出了李宓将軍,兵分三路直撲太和城,結果由于雲南的瘴氣水土不服病死一批。一路走水路讓段儉魏直接給燒了。二路讓南下的吐蕃和南诏聯軍給端了。三路由李宓将軍指揮全軍覆滅。

這次戰争發生在天寶十一年(公元754年)。第二年爆發了安史之亂。

這場南诏的立國之戰,讓段儉魏名聲大震。封為宰相。段家在南诏國的實力不斷擴大。

公元859年——870年,唐和南诏又來了次決戰。起因是南诏占了交趾(現在的越南,以前是我們的,五代後開始脫離)邕州。這次戰争唐朝徹底把南诏給整癱瘓了。但是唐朝在這次戰争中,唐朝發生了一場兵變。駐守桂林的徐州兵,到了換防回家的時候。可是不讓回去,他們殺了将領推舉龐勳為領袖,不讓回去我們打回去。慢慢的越打越多,沒到徐州就有五萬兵馬,唐庭震驚派兵鎮壓。雖然失敗但是他拉開了唐朝起義的大幕,不久後王仙芝黃巢橫掃大唐。

這次戰争後,漢人鄭買嗣殺南诏王族800于人,自己幹起了國王,國号大今和國。

幾十年後楊幹貞又發動政變,建大義甯國。

這個時候段儉魏的六世孫,任通海節度使。這大義甯國的楊幹貞想弄死段思平,為何?你手下有兵,最主要的還不聽我話。這段思平比較聰明一看自己的實力,不允許自己和楊幹貞幹。就聯合三十七蠻部,事成之後這國家的事,什麼你的我的都是大家的。他通過各方的支援搞死了大義甯國,但也給以後的大理國埋下了隐患,權臣比國主還硬氣,弄的大理國的國主大氣都不敢喘,太憋屈了。但是大理國有條規矩幹不下去了直接禅讓去當和尚,不像中原王朝,你一禅讓那直接讓你飛天。

段思平勝利了,除了高興還是高興,建國号大理。拉開了大理國300年的大幕。

段思平畢竟是開國皇帝,那得做出個樣來給自己看啊?不做出點成績咋在史書裡吹一鼻子啊?無非就是輕徭役,減賦稅、重農桑、發展生産,緻力于國富民強。

段思平去世後,誰來繼位呢?當然是自己的兒子啊!其子段思英繼位!這名字咋這麼起的,猛的一看以為是哥倆呢?

段思英繼位後,他的叔叔段思良不樂意了,這國主我也想幹,于是發動政變,把他侄兒攆到天龍寺出家了。這政權轉到了段思良一脈,是不是和北宋趙匡胤他哥倆玩的路子挺相似啊!

段思良去世後,高氏迅速膨脹起來,把持朝政成為以後最大的政治集團。

中原政權也在快速的更疊,到了北宋建立。宋太祖開始一統全國的步伐,在滅蜀之後。部将要求越過大渡河一統雲南。但趙匡胤說别和那地方的人打仗,你看看把強盛的大唐給整成了啥樣,我們如果滅了大理,國力也會迅速削弱。

宋太祖的意思就是,先解決北部的遼畢竟那才是心腹大患。

宋朝和大理的關系若即若離,時時刻刻防着這個西南政權,怕唐朝的事情再重演一次。

時間到了1094年高家專權達到頂峰,高升泰廢段氏自立為帝。但是高升泰臨終前把兒子叫到跟前,我死後你把皇位再禅讓給段氏。我就納悶了,能尊重下皇位嗎?好不容易得到的又給送回去了。這就是前理。

後理從誰開始呢?高氏家族一看,段正淳出鏡率很高你來當吧。他的媳婦是高家的人,你讓他出去風流下試試,在大理高家說一段家就不敢說二,是以真實的段正淳是個十足的妻管嚴。一天天在家怕媳婦,當皇帝還受娘家的氣,幹不下去了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天龍寺出家了。

接下來兒子段譽繼位,在位39年很想大展宏圖。但是又被高氏整的灰頭土臉的,皇帝也幹不下去了,雙手一合也去了天龍寺。不過這段譽心态好,一口氣活了93歲。

曆史車輪往前沖,草原出了鐵木真。蒙古鐵騎橫掃歐亞。西夏、金、都成了蒙古人的囊中之物。

接下來就是南宋,可是南宋不好打啊!那咋辦先把大理給整了,來個大迂回把南宋給兜了。

公元1254年大理國走到了終點,忽必烈滅大理,活捉末代君主段智興。把他押到北京,蒙哥大汗為了籠絡雲南土司勢力,又把他給放回去了,讓他回去接着管理雲南。一直到1381年朱元璋拿下雲南,段氏家族退出曆史舞台。

大理國皇帝愛出家
大理國皇帝愛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