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伦之旅》: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庭故事

作者:西风吹影

推荐一部比较老的电影,1990年的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意大利电影《天伦之旅》。我想这部电影可能还有不少人不知道,那么电影史上大名鼎鼎的“回乡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美丽传说》,你应该有所耳闻吧?如果这也不知道,那么你可能有点“孤陋寡闻”了。当然,这里不排除你的观影口味比较独特,或者说比较偏科,并无任何贬义,谁还没有个自己的爱好呢?比如我个人就特别喜欢那些小成本的cult电影,也就是所谓的“屎尿屁”电影,这种电影剧情简单有时甚至特别无聊无趣,而是以感官刺激为主,绝对不会对观影者的精神世界有任何提高,而只是打发时间,纯属娱乐。这个问题以后有机会单独聊,感觉能聊出很多东西来。

今天只说《天伦之旅》。

朱塞佩.托纳托雷有很深的故乡情结,从他的一系列电影中都能看到这一点,这一部《天伦之旅》也不例外。故事开始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年迈的丧偶主人公翁斯库罗退休后决定离开西西里岛,去意大利大陆上探望他许久未曾谋面的孩子们,体会一下天伦之乐。但这次旅行让他百感交集,他寄予厚望的五个孩子其实都过得不怎么好,更令人悲伤的是,其中一个孩子已经意外身亡。其它这几个子女用大大小小的谎言试图安慰父亲,而回乡之后的父亲则在妻子的坟前诉说着“大家一切都好”。故事很简单,也很平凡,然而不平凡的是电影所表达的突破文化隔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种亲情,有时候这种亲情因生活所迫显得特别无奈,而这种无奈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每个地方甚至每个家庭。

这本来是一个略微有些悲伤的故事,但是在朱塞佩.托纳托雷把它变成了一个悲伤中略带喜感,喜感中蕴藏着悲伤的过程,这也是这部故事原本平淡的电影不平淡的原因之一。

电影的前半部分是欢快的,这种欢快是伴随着老头对孩子们期望以及对旅行的兴奋而展开的,相信这种情感每个人都体验过。

《天伦之旅》: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庭故事

我的孩子都很牛逼

他在火车上主动向身旁的乘客介绍自己引以为傲的几个孩子的情况,哪怕别人对此毫无兴趣,看到这里有没有想起你的父母?或者你眼中别人孩子的父母?

《天伦之旅》: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庭故事

我也有大腿,要看不?

寻找孩子无果后在街头游荡时,有妓女露大腿勾引他,他也露出自己的大腿调侃妓女,这个时候他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他还不知道孩子们的真实情况。

《天伦之旅》: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庭故事

公路上突然出现的麋鹿造成了堵车,意味着生活中充满了意外

影片之所以不平凡,还在于其中存在着魔幻色彩。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提到这个词,让你想起来了谁?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有机会一定读一下《百年孤独》这本书哦!关于写实电影中的魔幻色彩,如果你经常看贾樟柯的电影,你会发现贾樟柯的电影中也有这种表达。就是那种在某个特定场景中,会出现一两个看起来跟影片基调和环境毫无关联的东西。比如本片中突然出现的麋鹿。

《天伦之旅》: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庭故事

有没有科幻片的感觉?梦耶非耶

以及这个东西,这是啥?外星怪物?

这一切都是对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某种暗示,生活就是这样,平凡平淡中暗藏着杀机和意外,活得越久体会得会越深。

关于本片不再多谈,因为剧透是一种罪恶,特别是对于影迷而言。

《天伦之旅》这部电影需要慢慢品味。

顺便说一句,本片资源不太好找。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版本没有字幕,我是大概等待了七八年才在最近找到一部有字幕的版本,才最终完成了对这部电影的观看。如果有人感兴趣,但又找不到资源的话,我推荐两部翻拍的版本。一部是大名鼎鼎的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2009年版的《天伦之旅》,目前这部电影的资源最多,这也是非常成功的一次翻拍,如果你没看过1990年老版的《天伦之旅》,那么2009版的也是非常精彩,这其中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因素在内。

另外,还有一部中国人翻拍的版本,2016年由张国立、姚晨、陈赫等主演的,不过片名叫《一切都好》。其实它的英文名字是everybody's fine,意即每个人都好,一眼便知它和老版电影的关联。对于国产版本有很多人持批评之声,这里面除了先入为主之外。我觉得有些中国人对自己特别严格,具体体现到电影中来,同样一个故事,外国人拍就会给高分,中国人拍就会不自觉地踩一踩,这已经成为一种惯性了。关于这个话题,要聊其实也能聊出很多东西来,有机会再说。单说《一切都好》这部国产翻拍片,它当然有它的毛病,但是它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中国人说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更贴近中国现实。

一部诞生于1990年的电影,能被国内外多次翻拍,足以证明它的成功,你还等什么?找机会看看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