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荡寇志》:除了讲述梁山好汉悲惨下场,还寓言了太平天国的结局

作者:酒骑风

《水浒传》的故事我们今天耳熟能详,除了小说本身十分精彩外,传播的机缘也十分重要。由于中国古代天灾不断,基本每年都会发生1.5次记录在册的灾荒,国内大大小小农民起义不断,这为水浒故事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然而,在诸多流传的水浒故事,如《大宋宣和遗事》、《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等小说外,还有一本被世人严重低估的小说,也就是本文的主题:《荡寇志》。

《荡寇志》:除了讲述梁山好汉悲惨下场,还寓言了太平天国的结局

《荡寇志》的故事线索立足于真实历史,也就是宋江起义最终被张叔夜剿灭的故事,只不过如何剿灭,作者俞万春却扎扎实实的写了一整本书。作为《水浒传》最重要的续书之一,俞万春的思想深度尽管可能比不上其他作者,但了解他在创作小说的过程本身,或许比小说更有意思:

俞万春,生于乾隆五十九年,卒于道光二十九年,历经嘉庆、道光两朝。俞万春生于今天浙江绍兴一带,年轻时候和他的父亲在广东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在这期间,他发现,起义军首领们特别喜欢用《水浒传》的故事“魅惑”老百姓,从而让很多老百姓有些是被胁迫的,有些是被蛊惑的,参加了农民起义活动。好巧不巧,《水浒传》也是俞万春特别喜欢的书。在自己没有能力影响国家政局的条件下,将续写水浒传,或许就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办法。

《荡寇志》:除了讲述梁山好汉悲惨下场,还寓言了太平天国的结局

既然是续写水浒,那么最先要回答的问题是:

如果梁山好汉按照《水浒传》的武装、战斗力继续发展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这个问题上,俞万春由于参加过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军,显得十分轻车熟路:

在《荡寇志》前三十回里,梁山好汉到处攻城略地,抢夺州府。但由于梁山的基本纲领是“替天行道”,真变成叛军之后,起义军内部的矛盾便逐渐显露出来了。同时,随着梁山好汉的地盘不断扩大,也从侧面给予了朝廷各个击破的机会,在这一点上,虽然俞万春在设计梁山好汉下场的时候用心非常“歹毒”,比如我们熟知的打虎英雄武松会被脱力而死;而善于用飞石的没羽箭张清,直接被火枪一枪打翻了。基本上梁山好汉们都死于自己擅长的武功之下。

除了玩“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外,还有一些梁山好汉直接死于内讧。这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军的常见方式,比如中国古代第一个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中,吴广最终就死于陈胜之手;此后的农民起义军,不内讧的也非常罕见。甚至在俞万春死后两年,标志着中国农民起义巅峰的太平天国运动,也在南京定都后直接从内部开始分裂,翼王石达开出走。在《荡寇志》中,这样的身份被交给了卢俊义,他设计陷害霹雳火秦明,最终导致秦明战死。

《荡寇志》:除了讲述梁山好汉悲惨下场,还寓言了太平天国的结局

当然,除此以外,《荡寇志》一书中还充满了作者对于新式武器的想象。比如随便一把枪:

那铳名唤“落匣连珠铳”。上面一只铜戽子,容得本铳四十出火药、四十出铅子。但将铜戽内火药、铅子加足,又将下面铳门火药点着,那铜戽中的火药、铅子自能落匣,溜入铳管,向外轰打,不烦人装灌,便铳声络绎不绝,直待四十铳发完了方止。若四十铳不足用,只顾将火药、铅子加入铜戽,那怕千百声,陆续发出不断。更防铳管热炸,铳下各备大水壶一把,频频浇灌。那铳能发一千余步远近,都从巨兽眼眶中发出。车后又有四个翻山轮,激那石子飞出去。石子大小不等,小者飞得远,大者飞得近,也有数百步可发。

这个东西在后世名为“水冷机枪”,只不过再俞万春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更有意思的是,给宋江拿出这个武器的人,名为“白瓦尔罕”,是一个西洋人,后来投降了官军。

《荡寇志》:除了讲述梁山好汉悲惨下场,还寓言了太平天国的结局

无独有偶,太平天国大军攻入苏州城后,也直接毁掉了《荡寇志》的书版,彼时,太平军将洋人称为“番兄弟”,后来在清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进攻下不得不陷于失败“。

每及此处,都会令人动容,后人谈及俞万春,总是带有一定立场对其作品进行评判,然而平心而论,俞万春对农民起义军在理解上,的确非普通文人、书生可比。如果我们放下那些让梁山好汉横死的桥段不谈,《荡寇志》的主题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

连名震江湖的宋江起义都不免这些下场,又何况其他农民起义呢?

这或许才是我们教科书常说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吧?

《荡寇志》:除了讲述梁山好汉悲惨下场,还寓言了太平天国的结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