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邯郸明清人物(之一)明绍兴知府刘锡我对刘锡的评价是:正直、担当、爱民。

作者:邯郸刀笔小吏

刘锡是驸马寨人,寿终正寝后,生前好友、同榜进士,曲周县人聂鹤龄为他写了墓志铭。我县学者陈献亭、刘计锁进行翻译。

按照墓志铭介绍,刘锡出生于出生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二月初三日,死于隆庆辛未年(公元1571年)十月二十八日,享年仅48岁。壬申年(公元1572年)四月十七日举行安葬仪式(停灵近半年)。

刘公,讳锡,字德纯,外号钝庵。其先祖是晋地上党(今山西省介休县祖荣村)人。明永乐年间,山西的百姓奉诏迁往河北境内,始祖行四迁至鸡泽县(驸马寨村)。行四的儿子名聚,聚的次子名雨,雨的长子名仲良,仲良的次子名雷,雷配李氏所生的次子是刘锡。

刘公天生聪颖敏锐,年幼时,攻读朱子的《四书集注》,此书是太明儒生步入科举仕途的必修课程。(按照在驸马寨出土的重修石佛寺碑记载,刘锡幼年曾在寺中读书学习)丙午年(1546年),刘公二十岁中举人。丁未年(公元1547年)21岁考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官。己酉年(公元1549年)23岁晋升为监察御史。吏部封公的父亲刘雷与公(锡)的官职相当,封刘公的母亲李氏为太孺人。

刘公精政廉明,执法严格。在巡视山东期间,为惩治腐败而立下誓言,圆精的贪财好贿之辈闻风得以收敛。有一次,李太宰奉诏回京路经山东,所经之处的各级军政要员,亲迎拜见,唯独不见刘公前往。李太宰因而内心忌恨刘公,回到吏部后,就调刘公出京,任绍兴知府。

绍兴一带有种陋习,即出嫁闺女陪嫁的嫁妆相当丰厚。常为丰厚的陪嫁导致女方倾家荡产,造成许多出生女孩的人家怕日后的陪嫁过丰而抛弃出生的女婴。刘公到任绍兴知府,首先制定礼仪,并限制陪嫁数额,在府县向民众公示。又发布禁令,严令禁止丰厚的陪嫁。对触犯禁令的人,严惩不贷。自此,绍兴一带的陋俗一并革除。这种仁爱、仁慈之举的实行在绍兴周边的地区得以推广。然而,绍兴却有许多显贵的高官,部分高官的家眷依仗权势无视禁令,刘公一律按法令严肃制裁。遇有请求“冒犯”的,刘公绝不允许。所以,刘公倍受官吏和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仅是那些忌恨而位高权贵的人暗恨刘公。

一次,贼寇骚扰绍兴一带。刘公为平定乱贼而设防,昼夜戒严。在贼寇逼近时,刘公率领将士一直追杀到桃园村斩首数十人,活捉三人,缴获兵器数百件。布政司将战绩上报朝廷,得到皇上嘉奖.赏赐文银二十两。

当时,工部尚书赵文华(严嵩党羽)祈祷海神,弹劾尚书张经、御史李天宠,在判罪张、李处西市的同时,赵文华又以监督为名而大索贿赂。下属各布政使的官员人人自危,因惧怕无辜获罪而向赵行贿的人接连不断。有人奉劝刘公,要识此时务,应屈己附势为妙。刘公长叹一声说 :“我怎能搜刮民膏去谄媚权贵呢?由此被怪罪受到惩罚,我甘心情愿!”刘公终没有趋己附势。赵果然大怒,想治罪刘公,但找不到根据凭证。

过了不久,乱贼又犯绍兴境。恰遇御史钱鲸(慈溪人)携带亲眷还家。途经绍兴界内,钱鲸遭到乱贼袭击被杀害。赵文华趁机上奏,弹劾刘公勾结外寇,谋杀御史钱鲸。皇帝下旨逮捕刘公入狱,这是意外飞来的灾祸。刘公向皇上申诉,皇帝得知刘公的冤情,下令刑部对刘公案复审。刑部复审后,才使无辜的刘公案得以清白,即决定开监释放刘公。这时,又逢仇恨刘公的人从中作梗、制造谎言诽谤,最终的结局竟然将刘公流放雁门守关。

刘公只好带着两个仆人被贬戍守雁门。许多儒学弟子前来拜师求学。刘公每天给弟子们讲《三坟》、《五典》,精僻地谈古论今。公授业严正的姿态,几乎忘记了置身流放守边的处境。竟为所乘的车子题名“亨旅”。直到明穆宗继承皇位,才赦免刘公归还故里。不久,吏部恢复刘公的原职。

刘公相貌魁梧谈吐声音犹如洪钟,性格直率,气质刚正。不轻易严辞厉色。遇到善良的人,即使卑贱,刘公必尊重他,遇到阴险刁酸的人,即使位高权大,刘公也蔑视他。

刘公博极群书,诗文并茂,素有秦汉风度,志向才能、见识卓越出众。如果让我详述刘公所建立的功绩,怎么能一一数清呢?刘公的原配夫人戴氏封为孺人。戴氏孝顺、恭敬、慈爱、贤惠,与刘公志同道合。偏房有严氏和张氏。刘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孟源由严氏所生娶平乡监生张惟宪女。次子孟池由张氏所生。与永年举人王二昆女儿订亲。刘公有三个女儿,长女由戴氏所生。嫁给南和的生员白惯;次女为严氏所生,许嫁给典膳于英的儿子于士亨;三女儿为张氏所生,许嫁教授康守愚的儿子康应乾。

临终时家里并无多余的钱财,只好卖田四十亩用于安葬。茔地在县城南约六里。

作为一名检察官,刘锡在巡视山东期间,曾经写下《请赈济疏》。他说:根据山东布政司、按察司二个机构,巡视东兖道的左参政鲍道明、和副使王教的呈文。据兖州府申请核查,得知,上年朝廷赈济过沂、费等二十四个州县,开支过各色杂粮八千九百七十二石(1石约94.4公斤),碎米二万八千九百五十石,白银一万二千九百余两,分别由朝廷委派的官员投放,特别用心进行赈济和抚恤,因此濒临死亡的民众才依靠这些活到了今天。没有预料到今年春天十分干旱,冬春小麦都颗粒无收;到了夏天,又遭到大水的灾害,田地庄稼全部被淹没。百姓不分贫穷和富裕,家家缺粮,处处请求赈济。今冬明春,下辖的二十七个州、县,都应当赈济。赈济需要用到的钱款和粮食,对照上年必须加倍预备。但省一级包括所辖的州、县,仓库都已经空了,赈济用的钱款和粮食实在难以筹措等原因,(下面的州县)都已经将呈文送到臣这里。臣会同巡抚山东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沈应龙,想办法赈济、借贷,来安定民心,已经下发到各地官员商议处置。赈济和借贷之后,现在根据前面所说的原因,商议比照山东、兖东二府所属的州、县,今年水灾重大,灾情实况和去年相同,但人民的饥荒比去年却更加严重。这是因为灾情和伤害的地方很宽阔,仓库里的积蓄又全部空虚,运送粮食则没有粮食,搬迁民众则没有土地。凭着两个府广阔的土地,民众人口的众多,坐在空无一物的屋子,等待着洪水的到来,万一有不知道法令的坏人招徕他们,难保他们会服从朝廷不办错事啊。况且前面所说的发生饥荒的地方,都是漕运经行的路途,国家储备和命脉,关系不小。虽然那些坏人在集水池中玩弄兵器(造反),很快就会被全部歼灭,但所花费的物资已经很多了。与其在祸乱爆发后再行平定,不如在祸患尚未萌发时就进行灭除。我伏下身子请求皇上拨给临清官仓或者漕运粮米二十余万石,并拨付国库中的银两几万两。临清官仓原来贮存本省各地的军用粮食,一并支取发放,允许臣等分发到受灾的州、县。督促并会同这些地方的朝廷官员,及时赈济,这样不仅可以存活灾民,也可以消灭尚未萌发的祸患呀。地方上幸运直至,臣等万分恳切地祈求盼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