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子劝鲁哀公姬将伐齐,是杀鸡儆猴,还是想扳倒权臣后自己执政?

作者:半壶老酒半支烟

大家都以为孔子孔圣人是爱好和平的,因为我们习惯认知的儒家都是彬彬有礼甚至有点弱不禁风的,每天除了子曰诗云就是研究茴字的四种写法。但是据正史记载,孔子本人能文能武,驾车射箭都是一把好手,而且还是一位威武雄壮的大力士。

孔子可不是面团团只有一副好脾气,在鲁国当大司寇(鲁定公时期)的时候,杀少正卯,杀齐景公手下的演员,那可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孔子劝鲁哀公姬将伐齐,是杀鸡儆猴,还是想扳倒权臣后自己执政?

​据《左传》《史记》记载,孔子已经不在朝执政了,还撸胳膊挽袖子要打齐国,鲁哀公在听取了孔子的军情分析之后,让他去跟季孙子商量,这件事搞得后人一头雾水:这君臣二人在打什么哑谜?

后世有史学家分析:孔子要打齐国有两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目的,他其实是要在警醒鲁哀公的同时,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当然,这其中也表现出了孔子再次从政的愿望。今天咱们就根据《左传》《史记》《容斋随笔》,来分析一下孔子建议鲁哀公姬将兴兵伐齐,到底是想敲山震虎杀鸡儆猴,还是想扳倒权臣而自己上位执政?

孔子建议鲁哀公伐齐这件事,记载于《左传·哀公十四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南宋龙图阁大学士、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洪迈在《容斋随笔》中也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咱们今天就结合左丘明和洪迈的记载,看看孔子为什么要伐齐,并帮鲁哀公和孔子分析一下,倾鲁国之力,能不能打赢齐国。

孔子劝鲁哀公姬将伐齐,是杀鸡儆猴,还是想扳倒权臣后自己执政?

​话说那是在鲁哀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481年,齐国发生内乱:田成子陈恒(也叫田恒、田常、陈成子)干掉了齐简公姜(吕)壬,而立了齐简公的弟弟骜为齐国君主。在此之前,齐国大夫鲍息是干掉了齐悼公而立的齐简公,反正是齐国谁当君主,都由大夫们杀来杀去瞎安排。

读者诸君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是忠君爱民的,而且忠君是要摆在爱民前面的,一看齐国把君权当儿戏,就忍不住要出手干预,而且是再三鼓动鲁哀公发兵。但是鲁哀公姬将害怕打不赢:“咱们鲁国国力一向不如齐国,贸然兴兵,能打赢吗?”孔子就为姬将分析两国实力对比:“现在齐国陈桓弑君,已经有一半老百姓反对他了,咱们举倾国之力,再加上齐国一半百姓的支持,肯定能打赢(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

孔子劝鲁哀公姬将伐齐,是杀鸡儆猴,还是想扳倒权臣后自己执政?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左传》和《史记》记载不同,一个记载为鲁哀公让孔子去跟季孙子商量(子告季孙),另一个记载则是鲁哀公直接拒绝:“哀公不听”。

鲁哀公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孔子的分析不靠谱:齐国虽然内乱,但是咱们一开打,根本就没有一半齐人倒戈,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齐国人也懂。鲁弱而齐强,孤军深入很可能被人家包了饺子。

鲁哀公不是傻子,孔子更是一个智者,他又怎么会提出如此不靠谱的建议和几乎等于一厢情愿纸上谈兵的分析呢?其实孔子这番话大有玄机,他不是真要去打齐国,而是要提醒鲁哀公:其实现在鲁国的情况跟齐国也差不多了,君权旁落,说不上哪天你就被人搞掉了。咱们装腔作势要去打齐国,就是要震慑鲁国的士大夫,让他们安分一点。

孔子劝鲁哀公姬将伐齐,是杀鸡儆猴,还是想扳倒权臣后自己执政?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这样分析:“是时三子无君与陈氏等,孔子上欲悟哀公,下欲警三子,使哀公悟其意,必察三臣之擅国,思有以制之,起孔子而付以政,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难也。”说白了,就是鲁国此时也有三个跟田成子陈恒一样有能力有可能弑君另立的权臣,孔子以伐齐为由头,给鲁哀公提个醒:你应该收拾一下这三个权臣,让我来执政,这样才能君权稳固国泰民安。

孔子的愿望是好的,他期待鲁国权臣在鲁哀公伐齐的决心中认识到危机(使三子者警,必将曰):“鲁国比齐国小,齐国的大臣杀了君主,大家要去讨伐;我们三人如去杀君主,像齐、晋这些大国,怎么会置之不理呢?”

鲁哀公直接把皮球踢还给了孔子:既然你这么有想法,那我看看你能不能用你的道理说服或者慑服这三个权臣。

孔子劝鲁哀公姬将伐齐,是杀鸡儆猴,还是想扳倒权臣后自己执政?

​鲁国三权臣,确切地说是三大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这三大家族都是鲁桓公的嫡系后裔,所以又被称作“三桓”,朝政不是鲁哀公姬将说的算,而是什么事情都要由季孙子等人点头。在出兵伐齐这件事上,姬将做不了主,孔子也说服不了三桓,伐齐建议被三桓一致否决:“之三子告,不可”。

当然,三桓拒绝孔子的建议,可能也有他们的道理:你孔老先生一直在讲仁义和礼制,如果讨伐齐国是顺乎民心替天行道,那么就应该去朝见周天子,请周天子给陈成子定罪,然后号召各路诸侯联兵征讨。咱们鲁国不经天之授权而自己去打,能不能打赢是另一回事,就是在道义上,好像也站不住脚,这事儿不靠谱……

孔子劝鲁哀公姬将伐齐,是杀鸡儆猴,还是想扳倒权臣后自己执政?

​这一年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就是“西狩获麟”,孔子悲叹“吾道穷矣”。两年后,孔子病逝,最终也没有帮助鲁哀公夺回军政大权,而孔子也失去了最后一次为鲁国效力并振兴鲁国的机会,由此可见当时三桓势力牢不可破。但是我们也不禁替孔子捏一把冷汗:万一鲁哀公雄起而三桓示弱,孔子执政后兴兵伐齐,能打赢吗?如果战败了,可能其危害要比三桓擅权还要大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