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作者:划水哥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正式与明朝对立,而在大陆上埋下重大伏笔的同时,东方的岛国也出现了足以让历史动荡的变化。

活的足够久,久到熬死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前田利家一干老领导老对手的德川家康在日本东海道的骏府城里耗尽了自己七十五年跌宕起伏的一生。

对于他的儿子德川秀忠来说家康之死既可以是让他成长的催化剂,也可以是武家危局的开场哨。虽说秀忠自从1605年开始接替德川家康当将军到这时也有十个年头了,但此时的秀忠仍然是活在家康羽翼之下的雏鸟。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就拿最重要的军事指挥权来说,幕府的权力是被一分为二的,1605年秀忠接受将军宣下而上洛时,先阵中打头阵的是谱代家臣,二番队是奥州独眼龙伊达政宗,三番队是越后,四番队是甲府,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这对打了一辈子的cp怕也想不到自己土地上的武士可以这么和谐的走到一起,而后也都是出羽、陆奥、会津等东国大名。

那些个萨摩的岛津家、加贺的前田家、熊本的加藤家、长门的毛利家,这些战国显耀一时的名字却都没有出现在秀忠的队伍之中,反倒是6年后这一众的西国大名才因为家康要主持后阳成天皇的让位仪式而出现在跟随大御所上洛的队伍之中。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如果说上洛这种仪式感更多的事件还不能说明大御所和将军二元体制下,家康和秀忠对西国东国大名不同的军事指挥权的话,那我们拿和丰臣家最后的决战来分析一下。大阪之阵前,那些因为江户普请而留在关东造房子的西部大名,也不是从江户的秀忠处得到了出兵命令。他们首先接受了大御所的指示返回了各自领地,然后一直等了一个月。在10月19日,家康在行军途中才向西国的大名发出了动员令。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秀忠已经向东国大名下令出兵,如果没有军权的分割,秀忠完全可以一并做出指示,更何况许多西国大名就在江户。我们且不说这种多此一举的不合理行为,就连被划归秀忠的东国大名又有多少是因为家康作为天下人的绝对实力而受命于秀忠,我们也很难估计。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德川家康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秀忠虽然当了十年将军,但仍是一个不完整的将军,一直在骏府本丸中操纵着日本政治的德川家康才是真正的幕后大佬。那么在这个家康去世的当口,如何实现权力转移,尽快夯实自己武家栋梁的身份就就是摆在德川秀忠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武家的权力源自于哪里,自然是那些二话不说就拔刀切腹,哦是拔刀砍人的月代头了,如何控制那些本来被他统属却有可能产生骚动的东国大名,如何继承那些原来被骏府管制的西国大名控制权,就是德川秀忠顺利实现御代交替的关键。

而在这个时候,安艺、备后四十九万石的福岛正则站到了磨刀霍霍的秀忠面前。为什么偏偏是福岛正则成了这个万里挑一的倒霉蛋,其实也是有缘由的。首先福岛正则足够强,他是中国地区最强大的势力存在,四十九万石的领知高放在整个西国也就萨摩的岛津家、肥后的加藤家比他多。同时福岛正则的手下又是朝鲜战场上领教过明军全方位战力压制的老兵,战斗力在大名之中也是屈指可数。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其次福岛正则又足够弱,等等我们刚说他强,回头怎么又说弱了?大家或许也都知道最近几年,曼联年年季前要跟曼城争雄,季末却跟枪手卡位,账面上的实力还是不能跟实际表现等价的,心疼我弗爵爷退休后的大曼抬十秒钟。而这里说福岛正则的弱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虽然是贱岳七本枪之首,但是他同丰臣秀吉一样,并不是武士出身。作为一个箍桶匠的儿子,福岛正则因为母亲是丰臣秀吉的阿姨而被养为小姓,在宁宁身边长大,从此踏上了发迹之路。但这也意味着后来成为大名的福岛正则缺乏足够多的世代效忠的家臣集团,这在动荡的战国时代是致命的缺陷,丰臣政权的崩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世代效忠的谱代缺失,以至于秀吉这样的强权人物一旦去世,继承人就会因为凝聚力不足陷入主少国疑的境地。

而同时,福岛正则的领地也存在着不稳定性。安艺、备后本是毛利家世代经营的核心领地,却因为在关原之战中站错了队而被转交给了福岛正则,其本身统治基础是否牢固不说,至少被转封到隔壁长州的毛利家也会乐意看到这个鸠占鹊巢的冤家出现岔子。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更何况福岛正则的地位来自于哪里,恰恰是对一手提拔自己的丰臣家的背离,在旧丰臣派系中,假如他有改易削藩的遭遇,也可能激不起太大的风浪。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推波助澜的条件,真正决定福岛正则命运的还是自己作死。1617年,万象更新,决定日本命运的人从德川家康换成了德川秀忠,人都说时代交替要出异象,这不广岛的大雨就来凑热闹了。从春天到夏天,春雨紧接着夏涝,洪水一直蔓延到了三之丸,不仅活脱脱一个五行缺水的命格,更是让石垣和橹子受了好几个月的水牢酷刑而破损严重,也算得上樯橹灰飞烟灭的另一种形式了。

那房子坏了自然要修,更何况是大名的居城,福岛正则也就开始组织修复工作,但坏就坏在福岛正则的行动没有报备。根据1615年大阪之阵后颁布的一国一城令,规定了大名所领御分国中,除大名居城可以保留,此外诸城必须尽数摧毁;如果居城损坏,需事先报告给幕府再修缮;修缮的程度也仅限于恢复如初。在当时这份文件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文书,它仅仅是以老中奉书的形式对西国大名点对点下发的。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另外我们要注意另外一点,德川家康最初对于大名新建城池的戒心就源自于福岛正则,1609年家康因为西国大名在各处新建城郭工事,大为不满,这里的西国大名中就有福岛正则,虽然事件属于以讹传讹,因为福岛正则并没有新建城池,只是将毛利辉元时代的旧城进行了修复,但天心不可测,福岛正则听说家康不快之后立马打算放弃这个改造工程,不过此时家康再次表现出了为什么他能成为赢到最后的那个人。他一方面放出不满的态度,让西国的大名有所忌惮,一方面却又单独向正则表示可以按照原先的计划继续工程。

但是无论如何,在幕府心中,福岛正则这个有前科的人设是跑不掉了。所以当1619年福岛正则在一国一城令已经出台的背景下还是修城不报,德川秀忠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故事的开篇却没有到鱼死网破的地步,幕府一责问,福岛正则就谢罪道歉,似乎事情到这个时候就要告一段落了。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德川秀忠

然而福岛正则这时候再次演绎了责骂任你骂,多拆一块砖算我输的实力作死态度。面对福岛正则的谢罪,幕府同意以“本丸以外的已经修筑完成的地方全部作废”为条件接受道歉。虽然人在江户参勤的正则通过多方斡旋,幕府的条件从拆除所有维修的地方变成了破坏除本丸之外修缮的地方,但就算如此正则还是没有执行,他的违章拆迁仅仅止于城墙上的部分石块,二之丸、三之丸的修筑都没有被动。

这是不是表示福岛正则有了异心,就像之后被定为改易理由中的其他几项所描述的那样:正则在大阪之阵时暗通丰臣家,并在其后有心谋反,但这些理由在事后都被幕臣新井白石定义为杜撰。

显然不是,因为上面所说的正则作死的态度其实是一早被安排好的。与其说是福岛正则有异心,倒不如说德川秀忠有杀意更为合适,四月二十四日福岛正则和幕府谈妥了要拆除违建的条件,并在同时派人前往广岛监督,五月八日秀忠出发上洛,同月二十七日抵达伏见城,而这时候福岛正则被命令留在江户,反倒是他的儿子福岛忠胜跟着秀忠来到了京都。再加上留在领地的福岛家臣,福岛集团就被分割成了江户的家督,京都的继承人,领地的军队三个部分。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而对福岛正则改易的命令正是在秀忠抵达伏见后的第五天下达的,秀忠怒斥了正则对于先前达成的谢罪条件阳奉阴违,不按照命令拆除城郭的态度,并决定没收其两国领地,转封津轻。但是考虑到日本多山而又狭长的地形,特使从江户到广岛,再完成监工从广岛回到伏见汇报,这趟行程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也有一定的难度,结合秀忠上洛时对福岛正则父子的安排,我们有理由怀疑其实早在秀忠上洛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要改易福岛正则。

至于为什么秀忠之前又会给福岛正则一个台阶下,其实这个机会不是给福岛正则的而是留给秀忠自己的。正是因为福岛正则的身份、背景以及实力,使得秀忠不得不慎重处理改易这件事。他不仅给了时间,还亲自压阵上洛,将压力带到了离西国的外样大名更近的京都。

你说有这个必要吗,其实这就像曹丕借南征收臧霸兵权时也做了其不听调的准备情况一样。虽然最后臧霸领命出征,但不能因为没有兵变,就说曹丕的举措是不得当的,历史中大多数的平稳都建立在丝丝入扣的谋划之上。更何况针对福岛正则的事件确实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作为家康时代的重臣,江户幕府的年寄老臣,本多正纯曾经劝谏假如改易正则,会有超过十个大名站在广岛这边,所以建议对福岛正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偏偏本多正纯小看了德川秀忠这个二代目立威的决心,因为当时将军可以说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福岛正则的改易上来了。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不过这可不是一腔孤勇,而是一套连环计,先是留时间观望各方态度,再通过上洛施压西国大名的同时分割抵抗力量,带着对手的子嗣还能起到牵制福岛正则的作用。

然后就是军事上的事了,加藤嘉明、森忠政、毛利秀就、蜂须贺至政、堀尾忠晴、池田忠雄等四国、中国地区大名被悉数动员,他们所有的领知高超过了两百万石几乎就是四倍于福岛集团了。这不毛利秀就等为代表的西国大名就积极参与了,而对秀忠来说,他一直没有染指的西国大名军事指挥权也通过改易福岛正则得到了实现,面对十万以上的敌军,福岛家臣还一度回绝了幕府和平开城的要求,直到江户的福岛正则传来了不抵抗的指示,幕府的人才顺利进入到了广岛城内。

本质上福岛正则所做出的选择完全符合他一贯的风格,关原之战时他能多快抛弃孤儿寡母,在后面就能多快跪舔德川秀忠,不然也不至于广岛修城事件刚爆出,三天之内正则就到秀忠前面请罪,至于后面的发展则要属于君要臣死而臣不得不死的范畴了。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福岛正则这辈子的站队选择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利,保住福岛家的名号,在乱世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可讽刺的是,当他再次选择跪舔时,福岛家却没落了,先是从安艺备后四十九万石的大大名变成了高井野四万五千石的藩主,领地直接缩水到了十分之一。心灰意冷的福岛正则选择皈依佛门,把福岛家家督的位子让给了儿子福岛忠胜。

但是这个日本失地者的噩梦还不止于此,一年后,福岛忠胜就英年早逝,正则的二万五千石也因此还给了幕府。最后继承福岛正则一生事业的是他的次子福岛正利仅仅是三千石,从四十九万石的大身国主到三千石的旗本,一生算计最终被人算计就是福岛正则本人了。

而对于秀忠来说,改易福岛不仅标志着他开始真正掌握西国大名的军事指挥权,还通过御代始的强力政策宣示了自己的强权,你们说秀忠不怕激起大名的反抗,是算计过这一点,但事实证明不仅没有出现本多正纯形容的十个以上大名集体反对的场景,反倒是西国大名积极参与到了出兵福岛家的行动。通过收回一个不是亲藩也不是谱代,甚至不是上杉、岛津这样的名门之后的福岛家近五十万石的领土用来进行恩赏岂不是美滋滋,怕是完成之后秀忠在睡梦里都会笑出声来吧。

福岛正则的命运早有安排,秀忠利刃出鞘是要拿改易福岛家来收兵权

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