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玉琳,东北太极拳的早期开拓者

李玉琳先生(1888——1965),字润如,河北安新圈头村人。幼年丧父,随祖父李升堂度日。7岁学文习武,拜郝恩光为师,学形意拳。郝恩光是“单刀”李存义的高足,李玉琳的拳法也得到李存义的指点,并随李存义在天津中华武士会和辅轮中学任武术教员。郝恩光东渡日本后,李玉琳经李存义引荐,投师孙禄堂门下。由于李玉琳功夫好,年龄也较大,故天津同门多以大师兄呼之。

孙禄堂次子孙存周对李玉琳的为人及做事方式有看法,以致两人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结果李玉琳去了上海。

1924年,李玉琳在上海任中华体育会武术教员及尚德武士会会长等职,在这期间得到李景林的武当剑法的传授。1930年, 李景林在北上创建山东国术馆,李玉琳随行,任国术馆教务长。山东国术馆开课教杨式太极拳,李玉琳请杨澄甫大弟子武汇川来馆,帮助定型了八十一式杨式太极拳。八十一式成了后来李天骥搞的杨式国家套路原始基础,并把实脚转换改为虚脚转换。李玉琳太极拳的孙式是跟孙禄堂学的,杨式则得自武汇川,也有说法是他的杨式是在沪时跟杨澄甫学的。李玉琳和国术馆同事编辑一部《太极拳讲义》作为馆里讲义,即杨式太极拳八十一式。

1936年,李玉琳在哈尔滨成立太极拳社(后改名哈尔滨市太极拳研究社),把太极拳传入东北。太极拳社设在道外南八道街,主要传授孙式太极拳、杨式81式太极拳以及武当剑、太极剑,其次是传授形意、八卦等拳械。

随着练习人增多,太极拳社搬到了北七道街一所更宽敞房子内,并改名为“太极拳研究社”。每天到这来练习的人数多时达二百多人次,有商人、职员、学生等不同阶层。李玉琳又在沈阳、长春建立起太极拳分社。1939年秋,其次子李天骥来到吉林,在北山关帝庙筹建北山太极拳研究社。次年在北山泛雪堂宣布成立“北山太极拳研究社”,在吉林市传播以太极拳。李玉琳的太极拳以此四地为中心向东北各地传播,使太极拳在东北三省发展起来。

李玉琳,东北太极拳的早期开拓者
李玉琳,东北太极拳的早期开拓者
李玉琳,东北太极拳的早期开拓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