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历史到底该给李自成一个怎样的公正评价?

李自成的一生可以说是官逼民反的典型。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加之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各种民变不断发生,而政府的腐败和低效这加剧了社会矛盾。为了解决社会矛盾,明朝崇祯皇帝开始精简驿站。

从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历史到底该给李自成一个怎样的公正评价?

这样一来,这个孤苦无依的穷苦农民就下岗了,接着又遭到地主豪绅的残酷压榨,万般无奈,李自成当兵去了,这个从小就好舞枪弄棒的年轻人找到了一条出路,开始为功名拼杀。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意,他,造反了。

这样一来,他就被卷进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风暴当中。他也很能干,在失败中琢磨,在胜利中总结,他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从崇祯三年造反开始到崇祯十七年,用了十五年时间,李自成于三月十九日打进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祯帝,灭亡了大明朝。可以说李自成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形势很快急转直下。

刚进北京城,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刚进北京城,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城内的店铺照常营业,可是随着进城的起义军的不断增加,粮饷没有着落。李自成提出过“三年不征,一民不杀”的口号,不能出尔反尔。

从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历史到底该给李自成一个怎样的公正评价?

于是乎,李自成就把眼光投向了明朝官僚,从二十七日起,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

明朝的官僚勋戚、乃至一般的下级官吏都被捕捉拷打,很多人被打死,《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余人。一时之间整个明朝的官僚阶层对李自成及其领导的农民军恨入骨髓。李自成失去了官僚精英阶层的支持,而他们自身的能力又不足以驾驭整个国家。失败接踵而至。

为了打击清军,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而且把吴的家人作为人质。吴三桂本来准备投降大顺政权。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强占了,吴三桂的父亲也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抓取拷打,而明朝皇帝崇祯也上吊了。

吴三桂一怒之下,投降了清军。于是在一片石,李自成遭到惨败。不得不退出北京,前后一共在京42天。就这短短的42天,李自成使尽了天下官僚阶层的支持。

在逃跑过程中,李自成又接连遭到失败,由于李自成的失败和清军的入关和南明小朝廷的建立,很多已经归降的明朝官兵,纷纷导向清军或者南明,这是李自成的军事实力大打折扣,在对战明军和清军的时候一败再败。最后在湖北九宫山李自成被伏击身亡。

从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历史到底该给李自成一个怎样的公正评价?

纵观李自成的一生就是一个被历史的风暴裹挟这的下层农名,他不怕死,有江湖义气,这能为他招揽一些走投无路的农民的依附,但是他没有领袖群伦的能力和素质,在天下大乱,明王朝处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形势下,他可以依靠自己的英勇,带领其以农民攻城略地。

但是,当他进入北京,开始面对整个国家实物的时候,他完全无力驾驭复杂的形势,根部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在现实面前遭遇了不可避免的失败。

他没有解放社会,解放大众的思想,谈不上民族英雄,他也没有置国家民族于万劫不复境地的野心和歹毒。他只不过是乱世中一个走投无路拼命争取生存权的下层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