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曆史到底該給李自成一個怎樣的公正評價?

李自成的一生可以說是官逼民反的典型。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動蕩,加之自然災害的發生導緻各種民變不斷發生,而政府的腐敗和低效這加劇了社會沖突。為了解決社會沖突,明朝崇祯皇帝開始精簡驿站。

從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曆史到底該給李自成一個怎樣的公正評價?

這樣一來,這個孤苦無依的窮苦農民就下崗了,接着又遭到地主豪紳的殘酷壓榨,萬般無奈,李自成當兵去了,這個從小就好舞槍弄棒的年輕人找到了一條出路,開始為功名拼殺。但是事情的發展并不如意,他,造反了。

這樣一來,他就被卷進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曆史風暴當中。他也很能幹,在失敗中琢磨,在勝利中總結,他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從崇祯三年造反開始到崇祯十七年,用了十五年時間,李自成于三月十九日打進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祯帝,滅亡了大明朝。可以說李自成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形勢很快急轉直下。

剛進北京城,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财物婦女者殺無剛進北京城,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财物婦女者殺無赦。”城内的店鋪照常營業,可是随着進城的起義軍的不斷增加,糧饷沒有着落。李自成提出過“三年不征,一民不殺”的口号,不能出爾反爾。

從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曆史到底該給李自成一個怎樣的公正評價?

于是乎,李自成就把眼光投向了明朝官僚,從二十七日起,農民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饷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

明朝的官僚勳戚、乃至一般的下級官吏都被捕捉拷打,很多人被打死,《棗林雜俎》稱死者有1600餘人。一時之間整個明朝的官僚階層對李自成及其上司的農民軍恨入骨髓。李自成失去了官僚精英階層的支援,而他們自身的能力又不足以駕馭整個國家。失敗接踵而至。

為了打擊清軍,李自成多次招降吳三桂,而且把吳的家人作為人質。吳三桂本來準備投降大順政權。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強占了,吳三桂的父親也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抓取拷打,而明朝皇帝崇祯也上吊了。

吳三桂一怒之下,投降了清軍。于是在一片石,李自成遭到慘敗。不得不退出北京,前後一共在京42天。就這短短的42天,李自成使盡了天下官僚階層的支援。

在逃跑過程中,李自成又接連遭到失敗,由于李自成的失敗和清軍的入關和南明小朝廷的建立,很多已經歸降的明朝官兵,紛紛導向清軍或者南明,這是李自成的軍事實力大打折扣,在對戰明軍和清軍的時候一敗再敗。最後在湖北九宮山李自成被伏擊身亡。

從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曆史到底該給李自成一個怎樣的公正評價?

縱觀李自成的一生就是一個被曆史的風暴裹挾這的下層農名,他不怕死,有江湖義氣,這能為他招攬一些走投無路的農民的依附,但是他沒有領袖群倫的能力和素質,在天下大亂,明王朝處于兩線作戰的被動形勢下,他可以依靠自己的英勇,帶領其以農民攻城略地。

但是,當他進入北京,開始面對整個國家實物的時候,他完全無力駕馭複雜的形勢,根部不能解決現實問題,是以在現實面前遭遇了不可避免的失敗。

他沒有解放社會,解放大衆的思想,談不上民族英雄,他也沒有置國家民族于萬劫不複境地的野心和歹毒。他隻不過是亂世中一個走投無路拼命争取生存權的下層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