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痛风医生王巍治疗痛风,帮助乱吃秋水仙碱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痛风医生王魏

痛风和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有关。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人体80%的尿酸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剩下的20%来源于富含嘌呤或者核酸蛋白的食物。正常情况下,尿酸溶于血液,随着尿液排出。血中的尿酸水平过高(医学上叫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结晶可能会沉积到关节处,引起炎症反应和剧烈的疼痛。急性期的发作有自限性,在2周内可以自行缓解。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吃药。一是因为急性期的疼痛难以忍受,二是因为如果治疗不及时,随着痛风的进展,大量的痛风石沉积到关节内部,会引起关节损坏,但是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长期吃药可能对我们的肝肾脏产生损伤。

痛风医生王巍治疗痛风,帮助乱吃秋水仙碱患者恢复健康

家住汉阳的李先生,今年40岁,因“四肢肌肉疼痛、乏力半个月”来到武汉同普痛风医院就诊。据该院王巍组长了解既往有痛风病史10年,每当痛风发作时均自行服秋水仙碱(按说明书6-12片/天)治疗,症状可缓解。本次肌痛、乏力前2周因右腿痛风发作,自行服秋水仙碱6片/天,由于症状持续未缓解,故连续用药14天。半个月前患者突然出现双侧小腿屈侧痒痛伴乏力,3天后症状进展至大腿后侧,自行外用药膏后未见好转,渐出现四肢肌肉疼痛,全身乏力以及吞咽困难。经过检查发现其尿酸值高达620μmol/l、肌骨超声显示右脚大脚趾以及膝关节部分存在较多的尿酸盐结晶,血检还发现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心肌酶示谷氨酰胺基转肽酶等若干个指标明显升高等。

王巍组长诊断该患者是由长期使用秋水仙碱止痛治疗导致的肌肉、神经及肝功能损害。由于病情较为严重,王巍组长立即安排护士为其办理住院手续。治疗期间,王巍组长决定对其实施两步治疗战略,一方面是通过药物为其调整身体情况,缓解秋水仙碱对机体的不良作用;另一方面采用特色中医靶向排酸平衡治疗体系来对其进行源头治疗,在最少程度上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养肝护肾。

据了解,住院治疗5天后,李先生的红肿胀痛症状消失;住院15天尿酸结晶排除。因其各项生理指标符合出院标准,王巍组长便让其带药回家继续巩固治疗1个疗程。前段时间李先生再次来院复查,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并且痛风自那次治疗过后,再也没有发作过,非常感谢王巍组长的帮助。

最后王巍组长提醒广大痛风患者,西药虽然见效很快,但是久了就会产生耐药性,药效逐渐递减,并且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威胁,要及时从源头解决问题,避免病期过长,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