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虎胆龙威》大反派:艾伦·里克曼(我们的斯内普教授:-(

作者:译言网
《虎胆龙威》大反派:艾伦·里克曼(我们的斯内普教授:-(

艾伦·里克曼于周四离世,享年69岁。作为一名老牌演员,艾伦训练有素,曾供职于皇家莎士比亚公司,因在1985年出演当代剧作《危险关系》而享有盛名,两年后他又将此剧带到了百老汇。电影版《危险关系》由约翰·马尔科维奇出演,虽然艾伦未参演这部电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他依然带来了大量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荧幕角色,如在《哈利·波特》中扮演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继续留在舞台出演并创作剧本。但对我这样的市井小民而言(似乎对许多人来说都是这样),艾伦·里克曼总是以1988年动作片《虎胆龙威》中神秘反派角色汉斯·格鲁伯般仪表堂堂,笑时露齿的人物形象出现的。

《虎胆龙威》的剧情无关紧要,但节奏很快:布鲁斯·威利斯扮演一名纽约警察,前往洛城中富广场,即其离异妻子的办公室所在地拜访她。两人在圣诞晚会的重聚却被格鲁伯和手下的喽啰给毁了,这群人最初以恐怖分子身份出现,但事实上他们的目的简单明了:只要钱,整整6亿4千万。格鲁伯把所有人都劫持起来,只有威利斯一人逃遁在大楼中,并想着挫败这群恶棍的计划。

以上这些就足以让大家了解这部电影的概况。《虎胆龙威》的伟大之处在于其节奏,却也因枪声大作硝烟弥漫的场景及糟糕的倒塌场景而有所丢失。我们可能还记得那些疯狂举动的场景,比如碎玻璃满地,但总体而言,整部电影都是令人恐惧的乏味与岑寂。当然,其他动作片没法做到让这么多角色在办公大楼的不知名走道里四处走动,轻声低语。电影围绕着里克曼扮演的格鲁伯进行,相对油腔滑调的威利斯,格鲁伯为人直率,也是引领着电影基调的精神所在。格鲁伯的泰然自若令人觉得怪异,当对自己一手造成的破坏感到乏味时,他向噤若寒蝉的人质读了日程表上第一行的内容,仿佛是在提醒自己当天所计划的抢劫。

格鲁伯身上没有典型行恶的背景故事—他行事并非为了要给死去的兄弟、父亲或妻子报仇。影片中最博人一笑的时刻出现在格鲁伯和一名人质谈判者通电话时,格鲁伯要求对方释放被监禁的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分裂分子,他跟手下说这些分裂分子云云都是他在《时代》杂志上看来的。“你觉得他们真的会这么做么?”手下人问他。格鲁伯的回答颇有个人使命宣言感:“管他呢”。他是个毫无经验的大盗,甚至对钱都不太在乎。格鲁伯喜欢上好的西装,也看杂志,时不时还错误引用普鲁塔克的话。如此睿智并对钱财毫不关心之人却操着机关枪处决平民还真是前无古人之事。透过里克曼不露声色的演绎,格鲁伯似乎被一种奇异的宿命论所撰住,仿佛他一直期待着自己的失败与死亡。谁在乎呢?

格鲁伯虽是虚无主义的无名之辈,却也是这部影片中让人无法忘却的角色。《虎胆龙威》让布鲁斯·威利斯一战成名,而里克曼则成为动作片中无可复制的一代经典大反派。里克曼自己却并不赞同大众对格鲁伯的认知。他说“我不是在演反派,而是在演一个对生活有所欲望的人,一旦做出决定便去实现它们。”里克曼所言并非角色背景故事:小汉斯在柏林时,无人关爱,无人照看。格鲁伯的目的说到底,不过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看到,想要并最终得到。但从中却显示出格鲁伯对特异性的过度追求:妆容得体,待人冷漠,情感贫乏,笑容谨慎而不失恶意,“声音仿佛透过水管传来”。格鲁伯精致的胡须,说出来略显滑稽的名字及精心设计的死亡场景(里克曼亲自上演特技,从最初的20英尺跌落,到尔后的30、40英尺,多年来这都是个谜团)都让其他动作片反派望尘莫及。格鲁伯作为里克曼“触电”的第一个荧幕角色令人眼前一亮。里克曼后来打趣道,制作人请了个不太有名的人演了个不太有名的角色,因为制作方已经把预算都花在威利斯身上了。再来想象格鲁伯这一角色若由他人来演几乎不可能,而里克曼也十分识趣,再也没出演类似的角色。

格鲁伯这一形象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常青藤,是因为其易记且呼之即来的台词历经了有线电视的冲击考验,这与威利斯颇为不同。如“我只数到三,不会有四”;“他余生都不会加入我们”。我最喜欢的台词是他通过对讲机和威利斯的自白,格鲁伯试图搞清敌手的身份和性格:“你知道我叫什么,那你又是谁?另一个孩童时期看过太多电影的美国人?还是另一个破产文化孕育下的孤儿,自以为是约翰·韦恩、兰波或是马歇尔·迪伦?”

格鲁伯可能是混迹欧洲的花花公子,但里克曼显然不反感美国观众观看《虎胆龙威》。里克曼是位严肃演员,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严格对待,并努力做到与之感同身受,观众便受益于此。即便在其他电影中出演一些滑稽的角色,里克曼的表现仍令人过目难忘。如科幻滑稽剧《银河访客》,政治讽刺剧《天生赢家》,爱情喜剧《真爱至上》,及出演《哈利·波特》中的巫师教授。《虎胆龙威》中的交火、关于访问码与无记名债券的对话及其他八十年代所特有的场景都让汉斯·格鲁伯的形象塑造具有完整性。鉴于此,我认为并非是观众的感伤让推特上出现诸多希望当年格鲁伯携款逃脱的呼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