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剧角映画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前两天小编去看了《幸运是我》的首映,原本已经对今年暑期档电影略感失望的小编,看完后忍不住想要感叹两句:港片不死!暑期档最佳电影已经诞生!

《幸运是我》由罗耀辉导演,惠英红、陈家乐、刘雅瑟等主演,今天正式上映。单看片名,以为它是一个青春恋爱故事,其实是一部关于寻找与和解的电影。影片讲述了放荡不羁的少年旭与患有老年痴呆的空巢老人芬姨从陌生走向亲人的故事。
旭和芬姨,虽然孤独,但最终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彼此。就犹如,在烂片如潮的暑期档末尾,能遇到《幸运是我》这部影片,我们也是幸运的。
影片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了大部分香港人的内心。故事发生在香港,这是一个复杂的城市,它曾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期,后来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即使经济高速发展,但因为经历了政权的变更,香港人始终存在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惑:我是谁?我的根在哪里?我的未来在哪里?因此,“不断寻找”是香港电影常表达的母题。
这部电影中的人物无不处在焦虑、不安和孤独的情绪之中,他们想要寻找人世间的温情。而这部电影呈现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电影主人公——旭和芬姨,他们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尽管这并不是依靠血缘的亲缘关系,但是情感与恩义却是实实在在的。
旭是一个无根者,母亲去世,父亲和别人再婚并生了孩子,从此与他再无联络。但他却是
一个极度渴望家庭的人。
起先,他希望父亲陪他去看望过世的母亲,后来又打电话想和父亲进一步建立感情。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想结束自己的漂泊状态,让自己不再像个孤儿一般生活。但最终却没有在父亲身上得到弥合。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温暖的芬姨,缝合了他的孤独。
和旭一样,芬姨也是孤独一人,人到老年,膝下无子无亲。家中曾经只有一个租客陪伴,但最终租客也离开了她。
表现芬姨时,大多是室内镜头,用逼仄的空间和冷色调来隐喻人物的孤独。窗户是电影的重要道具,旭刚到芬姨家时,家中的窗户是坏的,旭尝试打开却没成功。这是在暗喻芬姨的心门是关着的,社会的冷漠、人际关系的疏离让她关上了心窗。
芬姨始终在都在担心自己的未来,她说:
我不想死了之后都没人知道。
不过,芬姨是幸运的,在点点滴滴的相处之中,旭成功的“把窗户打开了”,走进了她的内心。
电影的主题是寻找,这本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影片却没有刻意沉浸在悲伤的氛围里,反倒让温情与幽默并存。
导演没有过度煽情,相反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始终以自然的情感流露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即使偶有煽情,导演也会抖个小幽默,让观众破涕为笑。
各种点到即止的温情片段,小编在此不多做剧透,希望大家都能去影院亲自体验一番。
《桃姐》
四年前,有《桃姐》带给我们感动与压抑,今日,有《幸运是我》带给我们温情与幽默。
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句:
做人,不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
也许这就是生活吧,孤独者不会永远孤独,总会找到自己的温暖。
本文为剧角映画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