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威宁自治县金钟镇田间地头讲习经果林管理技术现场培训见闻

作者:毕节原创资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月22日,威宁自治县金钟镇邀请了威宁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委会技术人员,深入该镇院箐村、狮子村、文昌村等地经果林种植示范基地,走进田间地头作示范,召集群众召开经果林修剪技术现场培训会,分三场给当地种植户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形象的田间讲习课。讲习员讲得认真,群众听得仔细,培训惠及受众200余人。

“金钟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果林示范基地的建设,种植农户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凡现场有一个群众在认真听,我都愿意把管理技术讲透彻。”威宁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经果林种植技术员杨华说。

在培训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各地选种果木品种的不同,分别讲了桃子、石榴和苹果的土地整理、苗木种植、浇水施肥、剪枝定型、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并手把手现场示范讲习,向群众作了细致详尽的讲解和指导,一一解答了群众在种植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

“今天主要开展桃子、石榴和苹果的栽培管理技术培训,针对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进行讲解,重点讲春季的施肥、春季病虫害防治和春季修剪。”杨华说。

参加培训的院箐村果农祖向师说,他家种植桃树很多年了,由于缺乏种植技术,总是任其自生自灭,结出什么算什么。结果表明,自然生长的果木结出的果实,品相差、吃味淡、产量低,卖不了什么钱。

此次培训,祖向师听得很认真,听完他才如梦初醒,怪不得自家的桃子个头小,长得难看,还以为品种不好。

培训过后,祖向师表示,要通过手机网络搜集桃树种植技术,加强学习和实践,把自家的经果林管好,并有信心扩大经果林种植规模,带动大家增收致富。

“杨老师讲得太好了,虽然一时半会儿也难学精,但也很受益,以后也要做一名懂经果林管理的‘土专家’。”祖向师说。

2018年,狮子村引进并种植了突尼斯软籽石榴2300余亩。

这是个新事物,刚开始宣传动员时,多数村民像看“西洋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经过多次动员后,才勉强愿意拿出自家的土地试种。

如今,软籽石榴种下去了,也成活了。可大家还是没笑起来,为啥?不懂田间管理技术,“两眼一抹黑”。种下去就不管了,也管不了。

当天,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让群众开了眼界。接受培训后,让大家的信心增加了,表示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软籽石榴的田间管理中去。

“在软籽石榴规划种植区内,我家有土地十来亩,成活率基本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今天,老师来基地给我们培训剪枝、施肥,心里很感激,下一步,尽量把软籽石榴树管好。”金钟镇狮子村村民刘广朝说。

“感谢老师亲自到现场来给我们讲管理技术,回头要把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都运用到经果林管理中去。”金钟镇狮子村村民李庆怀说。

在文昌村前进组大沙坝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内,试种在鱼塘边的苹果树、软籽石榴、桃树、枇杷树已经长得很旺了,但没有人工管理的痕迹,任苗木自然生长。

在林间现场,技术专家耐心地向种植户讲解着苹果树、软籽石榴、桃树、枇杷树的管理要领。特别是讲到苹果树种植时,就如何修枝、压条等手把手向种植户进行示范作业,就连站在一旁的金钟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也听得津津有味。

“如果是直立的枝条,椭圆的苹果结在这里,果子挨着枝条,它有一个面就着不了颜色,果面就不光滑不好看,果形也就不好,所以要下垂枝结果才好。”杨华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近年来,金钟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不遗余力,反复动员,特别加大了对特色经果林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了特色经果林经营管理水平,着力打造了一批特色经果林栽培管理的“土专家”,确保特色经果林产业发挥经济效益,助农增收致富。

并把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与农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按照“四讲四习”要求,开展各类讲习112场次,培训6058人次,培训涉及贫困户244户1298人。经果林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一直是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的重头戏。

据了解,此次培训共涉及院箐村、狮子村、文昌村200多名经果林种植户。培训人员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针对每一种果树,从修剪的手法、定型、拉枝等方法给大家讲解,并让学员自己动手实践,确保学员能学到技术,能灵活运用。

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户发展种植果树的思想认识和果林管理水平,为果农增收致富、贫困户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老百姓的定期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使我们的农业产业得到发展壮大,真正对脱贫攻坚起到助推作用。”该镇党委书记张立俊说。

作者: 沈光勇 王元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