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国锋与他的寿山石雕《罗汉戏兽》

郑国锋

(寿山石雕刻艺术家)

郑国锋与他的寿山石雕《罗汉戏兽》

郑国锋,1977年生,福建莆田人。早年随兄长学习寿山石雕刻,擅长弥勒,罗汉等人物雕刻,作品主题鲜明,活泼生动,刀法流畅,艺术感染力强。《罗汉戏蟾》获2007年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和精英金奖。现为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2007年,作品《罗汉戏兽》在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金奖。

1992年,中学毕业后,跟随同在石雕厂工作的兄长学习寿山石的雕刻。在石雕厂的那段时间里,他刻苦练习,虚心向厂里的老师傅请教,打下了扎实的石雕基础。三年顺利出师后,先是帮人加工一些作品,后来经朋友介绍一位台湾客商,那位客商对他雕刻的作品非常满意,于是双方开始长久的合作。2008年和台湾客商合作终止,他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并屡次获奖。

取法古人,力求精品

郑国锋的仿古圆雕人物,继承了杨玉璇等前辈艺人的传统雕刻技法,造型丰满浑朴。在衣纹的处理上多使用阴型钩线以表现衣饰的褶纹,线条洗练,寥寥几刀便把衣服飘动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而在衣服的边缘,则用细密的线条,流畅的运刀,刻绘繁缛有致的花纹,就连极微细的水纹锦地、海风纹地也刀刀清晰,密而不乱,与衣褶的阴钩纹形成鲜明的对比。豪放与婉约,粗犷与细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人物面部的表现上,注重以目传神,胡须、眉毛和头发往往用点刻或短冲刀,层层而施,轻重恰到好处;且这些部位及眼仁多染墨,与寿山石温润的质地产生强烈对比,增强了其艺术效果。另外,有的作品在特定部位嵌有宝石珠,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如他的一件《罗汉》,人物脸部饱满,面带微笑,两眼微睁,鼻宽且平,两唇略张,双手置于胸前,看似动,实则静,给人以全神贯注之感。衣纹雕刻得既贴切妥当,又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架裟上并有宝石镶嵌。

善施巧色,妙作天成除去仿古人物的创作,郑国锋对时下流行的圆雕人物的创作也颇有心得,这其中他最擅长的是巧色的运用。仔细欣赏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每一件作品在石头色彩的处理上都很有特色。如他有一件作品,以黄、黑、白三色雕刻出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三个人物聚在一起,是一个场景的展现;但三种颜色又是那么独立而突出,使得每个人都各具特色。郑国锋说,寿山石色泽丰富,寿山石雕也因为巧色的运用而富有特色。

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巧色,尽量烘托出寿山石天然之美至关重要。寿山石雕取巧的手法通常有三种,一为对比手法,以石色为分界线,刻划各自独立的景物,红是红,白是白,白的能通灵,红的更摄人。说到这里,他从橱柜里拿出一件作品,雕的也是一位罗汉。他用红色雕刻人物的上半身,用白色来表现人物的下半身,红白截然分明,确能取到摄人心魄的效果。二是突出主色的手技,寿山石色泽的分布或繁杂、或色界不明显,要选择取舍,突出主题,才有绿叶衬红花之妙。三为超现实手法。依照石色设计相吻合的景物,是通常手法,然而不拘泥于对象的真实色泽,以超自然的想象来设计创作,往往能使作品更有现代的艺术感。

作品欣赏

郑国锋与他的寿山石雕《罗汉戏兽》
郑国锋与他的寿山石雕《罗汉戏兽》
郑国锋与他的寿山石雕《罗汉戏兽》
郑国锋与他的寿山石雕《罗汉戏兽》
郑国锋与他的寿山石雕《罗汉戏兽》
郑国锋与他的寿山石雕《罗汉戏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