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记者 张波 张亚林 实习生 李森
11月6日下午,大河报记者在新乡市牧野镇西曲里村头,再次见到了曾经采访过的“双拐书记”李玉彦,此时的他双拐早已丢掉,一米八多的大汉快步迎上了记者。
“腿好了?恢复得咋样?”看着走路姿势略跛的李玉彦,记者还是担心他伤腿的恢复。
“腿基本上没事了,偶尔还有点痛,双拐不用架了。”李玉彦告诉记者,近几天他正忙着村里的管道施工,原来担心的村民饮水安全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了。
● 初见“双拐书记” 焦虑灾后村民饮水安全
记者第一次到西曲里村采访,是在今年的7月27日,彼时西曲里被洪水围困,记者驾车根本无法进村,只好徒步涉水近4公里赶到村里。第一眼看到李玉彦是他爬下铲车、架着双拐蹒跚向记者走来。当时若无旁边村民提醒,记者没有想到他就是带领留守党员、干部,坚守大堤9天9夜的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彦。
西曲里村位于新乡市区的东北方向,村前是卫河,村后有共产主义渠。今年7月下旬的持续强降雨,让这个两河夹角处的村子受灾严重。从7月19日暴雨开始,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李玉彦带领党员干部组成的突击队上了河堤拦水筑坝。村前村后的大堤虽然安然无恙,但洪水却从别处涌来,最后村民仍被迫转移。当时因股骨头坏死,李玉彦刚做过手术,硬是架着双拐在大堤上奔波。不管有啥事,群众手一指——“去找那个拄双拐的!”就这样,他成了抗洪前线有名的“双拐书记”。
村子被洪水淹没,李玉彦带领着30多名党员干部和青壮年留守抗洪。记者见到李玉彦那天,他正带着铲车到镇里寻求物资支援。村里所有的水井被淹,洪水长时间不退,李玉彦当时就焦虑灾后村民的饮水问题。
● 再访西曲里 饮水工程正在建设 进村路面即将翻修
11月6日下午,再次见到李玉彦,除了关心他病腿的恢复,记者也关注着西曲里的引水工程。“预计再有一个星期,市政供水管网能够通到村里,安全饮水问题马上就能解决。”
记者也迫不及待地让李玉彦带到了施工现场,在村南大约百米处,一台非开挖铺管钻机正在轰鸣作业。李玉彦说,西曲里村虽然离市区不远,但特殊的地理位置却让市政供水管道难以进村。“关键是隔了一条卫河,水管下穿河道技术标准高,不好审批。”这次申请能够快速审批通过,这令李玉彦十分激动,“在镇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审批速度特别快,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吃上自来水。”
西曲里村饮水工程胜利在即,排水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牧野镇副镇长冯伟负责西曲里的包村帮扶,这些天也一直在村里,守着解决问题。他告诉记者说,镇政府对灾后重建工作高度重视,仅西曲里村灾后重建项目,预计投资将近一千万元,明天,进村道路翻修工程也将开始施工,西曲里村面貌必将发生巨大变化。
来源:大河新闻 编辑: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