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异步社区《实施cisco统一通信管理器(cipt1)》一书中的第2章,第2.3节,作者:【美】dennis hartmann,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实施cisco统一通信管理器(cipt1)
使用集中式呼叫处理的多站点wan部署模型由一个cucm集群组成,它可以为多个站点提供服务,并通过ip wan来传输多个站点之间的ip电话通讯流量。
ip wan也负责承载位于中心站点的cucm集群,与位于远端站点的电话之间的呼叫控制信令。
图2-2是一个典型的集中式呼叫处理部署案例,管理员在中心站点部署了一个cucm集群,并通过启用了qos的ip wan链路将所有站点连接起来。远端站点需要依靠集中式cucm集群来为它们处理呼叫连接。另外,为减少管理和维护网络的成本,管理员对语音邮件和ivr(交互式语音响应)系统的应用等也采取了集中部署的方式。
cisco ios网关的srst(远程电话应急呼叫)特性可以在wan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为远端ip电话提供呼叫处理服务。当ip wan断开时,位于远端分支办公室的ip电话可以注册到srst路由器上。而srst路由器能够在注册上来的ip电话之间提供呼叫处理功能,也可以通过pstn将呼叫发送到其他站点。本书将在第7章进一步详细介绍电话注册的流程。
当wan链路由于语音流过多而超载时,对于那些已经建立的呼叫来说,它们的通话质量就会因此而降低。因此,为了限制站点间的呼叫数量,管理员可以使用呼叫准入控制(cac)特性。在不配置cac的情况下,cucm没有带宽限制这个概念。因为cucm“认为”,带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集中式呼叫处理模型可以使用自动替代路由(aar)特性。在配置了cac之后,如果有一些呼叫因呼叫数量限制而遭到了wan链路的拒绝,那么配置aar特性可以使cucm自动将呼叫重新通过pstn路由出去。

管理员在对多站点wan部署模型实施集中式呼叫处理时,应当考虑如下因素。
每cucm集群最多支持1000个location(位置)。
每cucm集群最多支持1100台h.323设备(网关、mcu、中继和客户端)或1100台mgcp网关。
应该将cucm与远端站点之间的延迟降至最低,以降低语音转发延迟。
使用cucm的location机制可以为远端分支站点提供入向和出向的呼叫准入控制。location机制最多可以支持30000台电话,这也是cucm服务器能够支持的最大电话数量。截止到cucm版本5,管理员可以在location之间使用基于rsvp(资源预留协议)的cac技术。
cucm不会对远端分支站点能够部署的设备数量进行限制,但最理想的做法是,远端分支站点中部署的ip电话数量,与srst路由器能够支持的电话数量相等。在wan出现故障或者切换到srst的情况下,srst会限制远端分支站点最多只能部署720台sccp cisco ip电话或最多480台sip cisco ip电话,以及960个目录号码。最大电话数量和线路(即目录号码)数量需要依照分支站点路由器的硬件及ios版本而定。
要确保wan链路的速率最低不低于768 kbit/s。不建议在低于768 kbit/s速率的wan连接上传输视频流量。
cucm和网守都可以提供cac特性,cucm location机制能够为相同cucm集群中多个站点之间的呼叫提供cac特性,而cisco ios网守能够为cucm集群间的呼叫提供cac特性。它们也可以为集群内和集群间的视频呼叫提供aar特性。
使用集中式呼叫处理的多站点wan部署模型能够使用ip wan链路代替pstn来路由站点间呼叫,因此能够节省pstn话费。使用ip wan也可以通过离被叫pstn号码更近的远端站点网关来路由呼叫,从而避免支付长途话费。这种技术叫做远端落地切换(teho)。不过在有些国家,政府不允许用户使用teho技术节省长话费,因此在实施teho之前,管理员应该垂询当地的职能部门。
鉴于这种部署模型允许语音流量和其他类型的流量共享ip wan链路,因此它可以充分地利用可用带宽。另外,管理员也可以使用qos和cac技术来确保语音通信的质量。
管理员可以在cucm集群中部署cisco统一移动分机(cisco unified extension mobility)特性,它可以让漫游用户在远端站点的电话上使用他/她们自己的目录号码,感觉就像他/她们并没有出差一样。
在部署使用集中式呼叫处理的多站点wan部署模型时,管理员可以对cucm实施集中式管理,因此相比使用分布式呼叫处理的多站点wan部署模型,前者更加简单,而后者则需要分别对各集群实施管理,因此相对复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