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作者:惊鸿似人间

“你还认得我吗?打惠州的时候我还向你举枪敬过礼呢!”

这是在1949年9月,陈明仁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政治人民协商会议时,周总理看到他说的第一句话。

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陈明仁在惠州一战初露锋芒,从此,他如同星星之火,燎起了整片草原。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1903年的4月7日,在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洪源村陈家岭,一名新生儿呱呱坠地,就如同普通的农民家庭一样,这位新生儿健康平安的长大,他就是陈明仁。

虽然没有特殊的家庭背景,家里世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是,陈明仁的父母对待教育总是格外的认真。陈明仁从小就被家长送到私塾进行学习,后来又上过当地的小学。经过几年的学校教育,他在1920年成功考进了长沙兑泽中学。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长期的教育熏陶让他成为了当时少有的“文化人”。毕业以后的陈明仁回到自己家乡的白兔潭小学教书。一名小学教师已经是当时体面安全又有保障的工作。但是陈明仁的心里却一直保留着一个英雄梦。

保卫国家,守护人民。这是陈明仁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刻进脑袋里的精神信仰。1924年,他进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军事,同一年,听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他迅速抓住机会顺利的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在国共合作北伐期间,陈明仁表现出色,特别在东莞战争中,他带病上战场,并且以不怕牺牲的精神奋勇抗敌,消灭了陈炯明的一个营的敌人,这次的胜利成功让他升为连长,同时得到了上级的重视。

让陈明仁名声大噪的是著名的惠州战争。他带领着敢死队,率先攻破敌人的防守,成为了登上惠州城楼的第一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嘉奖,蒋介石命令全体人员举枪向他致敬。同时他的官职也再次提高为营长。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得到重用的陈明仁开始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在抗日战争期间,陈明仁带领自己的军队多次在前线奋勇杀敌,保卫国家。1938年的九江保卫战、桂南会战和1944年的滇西反抗作战都可以看得到他的身影。

“拿不下回龙山,我就死在山头上”就是陈明仁在攻克回龙山的时候发出的豪言壮志。而陈明仁也没有辜负他身上的军装和他的志气,在第二天,回龙山便成功收回,并且顺利的打通了中印公路,造福一方百姓。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洗刷了被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屈辱。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陈明仁也尽心尽力地驻守地方维护一方安宁。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然而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陈明仁越来越看不懂蒋介石的举动,蒋介石的决定也越来越让他心灰意冷。

内战刚开始,陈明仁奉蒋介石的命令前往东北进行战斗,在四平战役中,在被林彪大部队伤亡惨重、阵地丢失一半多的危急情况之下,他稳住阵脚,硬是抗住了林彪的多次猛烈进攻。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也正是因为他的顽强抵抗,东北民主联军为保存实力被迫撤出四平。因为这次的四平战役,他被蒋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同时这场战役也是林彪军旅生涯中少有的失败,这也足以证明陈明仁强大的实力。

但是好景不长,陈明仁被告发在战争中用美国人捐赠的面粉拿去修筑工事,而蒋介石为了讨美国人的欢心将陈明仁撤职,调到南京当一个中将参谋。

这一举动让陈明仁彻底对蒋介石寒心,也终于迎来了他思想上的转变,以及之后行动上的弃暗投明。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开展,共产党节节胜利,蒋介石也彻底与民心背道而驰,在战争中不断失败,而陈明仁也被调往家乡湖南驻守,但是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军队很快到达长沙城下。

此时的陈明仁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双方实力相距甚远,自己的人马不及解放军的一半,誓死抵抗还是和谈成为了陈明仁的关键选择。但幸运的是,陈明仁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1949年8月,程潜和陈明仁在长沙发动起义,宣布脱离蒋介石的统治,长沙和平解放。作为蒋介石以往的亲信,陈明仁的起义让蒋介石的势力迅速瓦解,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

所谓大局意识,说的不仅仅是陈明仁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选择,更是指共产党在当时的局势下选择接受陈明仁的正确性。

陈明仁当了国民党几十年的将领,能否顺利地融入共产党是他唯一担心的事情,况且当年的四平战役陈明仁与林彪结下的矛盾,都是他面临的困难。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然而,中共的态度却让他打消了担忧,毛主席说“…我们会谅解,只要站过来就行了,我们还要重用他…”并且,起义之后毛泽东亲自起草了邀请陈明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文。周恩来也对他说,他的起义在解放战争中立了大功。

到达北平后,他先后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接见,并且在政协会议上被选为政协委员。在毛泽东同陈明仁共游天坛的时候,还拍下了珍贵的合照。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在起义之前,对于中共的真相,我确实不是很明白,到解放军进驻长沙后,我才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的伟大。”这是陈明仁在政协大会上的感言。

时局动荡,在混乱的社会中看到通向未来的路径,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果断地做出选择,是陈明仁的果敢与智慧。

战火纷飞,在敌人的尔虞我诈中抓住胜利的希望,不计较以往的过错,亲和地接受新力量的融入,是共产党的睿智与宽容。

1949年,周总理见到开国上将陈明仁,说道:我向你举枪敬过礼嘞初露锋芒名声大噪弃暗投明大局意识

作为一名军人,陈明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为一名居民,陈明仁也得到了应有的待遇。晚年的陈明仁退休后到长沙进行修养,中央特地下拨一栋花园楼房居住,之后又下拨车辆以便他出行方便。

同时陈明仁也一直在为烈士后代的生活默默付出,他将在惠州战役阵亡的副连长的孩子送到‘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并一直供他读书。并且资助了多个烈士遗孤的教育事业。

如此美好的结局,是国家和人民希望看到的。陈明仁的精神品质更是后人需要学习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