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作者:驚鴻似人間

“你還認得我嗎?打惠州的時候我還向你舉槍敬過禮呢!”

這是在1949年9月,陳明仁到北京參加第一屆政治人民協商會議時,周總理看到他說的第一句話。

時勢造英雄,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陳明仁在惠州一戰初露鋒芒,從此,他如同星星之火,燎起了整片草原。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1903年的4月7日,在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陳家嶺,一名新生兒呱呱墜地,就如同普通的農民家庭一樣,這位新生兒健康平安的長大,他就是陳明仁。

雖然沒有特殊的家庭背景,家裡世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但是,陳明仁的父母對待教育總是格外的認真。陳明仁從小就被家長送到私塾進行學習,後來又上過當地的國小。經過幾年的學校教育,他在1920年成功考進了長沙兌澤中學。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長期的教育熏陶讓他成為了當時少有的“文化人”。畢業以後的陳明仁回到自己家鄉的白兔潭國小教書。一名國小教師已經是當時體面安全又有保障的工作。但是陳明仁的心裡卻一直保留着一個英雄夢。

保衛國家,守護人民。這是陳明仁在十幾年的教育生涯中刻進腦袋裡的精神信仰。1924年,他進入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學習軍事,同一年,聽到黃埔軍校招生的消息,他迅速抓住機會順利的成為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生。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在國共合作北伐期間,陳明仁表現出色,特别在東莞戰争中,他帶病上戰場,并且以不怕犧牲的精神奮勇抗敵,消滅了陳炯明的一個營的敵人,這次的勝利成功讓他升為連長,同時得到了上級的重視。

讓陳明仁名聲大噪的是著名的惠州戰争。他帶領着敢死隊,率先攻破敵人的防守,成為了登上惠州城樓的第一人。為了表示對他的嘉獎,蔣介石指令全體人員舉槍向他緻敬。同時他的官職也再次提高為營長。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得到重用的陳明仁開始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在抗日戰争期間,陳明仁帶領自己的軍隊多次在前線奮勇殺敵,保衛國家。1938年的九江保衛戰、桂南會戰和1944年的滇西反抗作戰都可以看得到他的身影。

“拿不下回龍山,我就死在山頭上”就是陳明仁在攻克回龍山的時候發出的豪言壯志。而陳明仁也沒有辜負他身上的軍裝和他的志氣,在第二天,回龍山便成功收回,并且順利的打通了中印公路,造福一方百姓。

抗日戰争結束後,中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洗刷了被帝國主義列強壓迫的屈辱。人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陳明仁也盡心盡力地駐守地方維護一方安甯。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然而随着國内局勢的發展,陳明仁越來越看不懂蔣介石的舉動,蔣介石的決定也越來越讓他心灰意冷。

内戰剛開始,陳明仁奉蔣介石的指令前往東北進行戰鬥,在四平戰役中,在被林彪大部隊傷亡慘重、陣地丢失一半多的危急情況之下,他穩住陣腳,硬是抗住了林彪的多次猛烈進攻。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也正是因為他的頑強抵抗,東北民主聯軍為儲存實力被迫撤出四平。因為這次的四平戰役,他被蔣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勳章。同時這場戰役也是林彪軍旅生涯中少有的失敗,這也足以證明陳明仁強大的實力。

但是好景不長,陳明仁被告發在戰争中用美國人捐贈的面粉拿去修築工事,而蔣介石為了讨美國人的歡心将陳明仁撤職,調到南京當一個中将參謀。

這一舉動讓陳明仁徹底對蔣介石寒心,也終于迎來了他思想上的轉變,以及之後行動上的棄暗投明。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随着解放戰争的不斷開展,共産黨節節勝利,蔣介石也徹底與民心背道而馳,在戰争中不斷失敗,而陳明仁也被調往家鄉湖南駐守,但是1949年4月,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軍隊很快到達長沙城下。

此時的陳明仁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雙方實力相距甚遠,自己的人馬不及解放軍的一半,誓死抵抗還是和談成為了陳明仁的關鍵選擇。但幸運的是,陳明仁做出了正确的抉擇。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1949年8月,程潛和陳明仁在長沙發動起義,宣布脫離蔣介石的統治,長沙和平解放。作為蔣介石以往的親信,陳明仁的起義讓蔣介石的勢力迅速瓦解,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

所謂大局意識,說的不僅僅是陳明仁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确選擇,更是指共産黨在當時的局勢下選擇接受陳明仁的正确性。

陳明仁當了國民黨幾十年的将領,能否順利地融入共産黨是他唯一擔心的事情,況且當年的四平戰役陳明仁與林彪結下的沖突,都是他面臨的困難。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然而,中共的态度卻讓他打消了擔憂,毛主席說“…我們會諒解,隻要站過來就行了,我們還要重用他…”并且,起義之後毛澤東親自起草了邀請陳明仁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電文。周恩來也對他說,他的起義在解放戰争中立了大功。

到達北平後,他先後受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人的接見,并且在政協會議上被選為政協委員。在毛澤東同陳明仁共遊天壇的時候,還拍下了珍貴的合照。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在起義之前,對于中共的真相,我确實不是很明白,到解放軍進駐長沙後,我才了解了中國共産黨和解放軍的偉大。”這是陳明仁在政協大會上的感言。

時局動蕩,在混亂的社會中看到通向未來的路徑,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果斷地做出選擇,是陳明仁的果敢與智慧。

戰火紛飛,在敵人的爾虞我詐中抓住勝利的希望,不計較以往的過錯,親和地接受新力量的融入,是共産黨的睿智與寬容。

1949年,周總理見到開國上将陳明仁,說道:我向你舉槍敬過禮嘞初露鋒芒名聲大噪棄暗投明大局意識

作為一名軍人,陳明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為一名居民,陳明仁也得到了應有的待遇。晚年的陳明仁退休後到長沙進行修養,中央特地下撥一棟花園樓房居住,之後又下撥車輛以便他出行友善。

同時陳明仁也一直在為烈士後代的生活默默付出,他将在惠州戰役陣亡的副連長的孩子送到‘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并一直供他讀書。并且資助了多個烈士遺孤的教育事業。

如此美好的結局,是國家和人民希望看到的。陳明仁的精神品質更是後人需要學習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