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陶峙岳将军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之后》

作者:周鹰

陶峙岳率国民党驻新疆10万官兵起义,新疆14个民族约500万人口、占全国六分之一的领土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新春伊始,陶峙岳进京向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汇报工作。在中南海,他第一次见到仰慕已久的毛泽东,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毛泽东拉住他的手说:“你是宁乡人,我是韶山人,相隔只有几十里,亲不亲,故乡人,不要讲客气,随便些吧!”毛泽东留他共进晚餐,请厨师特地做了一道湖南风味的扣肉。这使陶峙岳想起1930年在蚌埠车站见蒋介石的情景,蒋介石只是略一点头,鼻子哼哼而已。而今,毛泽东却与陶峙岳推心置腹地谈到深夜12点。陶峙岳汇报了新疆的情况,重点讲了部队改编后的情绪和生活。毛泽东指示:“一、改造起义部队,使他们真正成为人民的军队;二、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必须消除民族隔阂,加强民族团结;三、积极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最后,毛泽东对他说:“要好好学习,自我改造,过好三关:第一关是解放战争关,现已过去,过得很好;第二关是土地改革关,不久就要过去;第三关是社会主义关,现在还没有开始,要有思想准备。”

陶峙岳从北京返回时,中央人民政府还派出一个慰问团随同赴新疆进行慰问演出,演员中有著名的京剧艺术家程砚秋。他们在戈壁滩上搭起木架子舞台,露天为部队演出。许多官兵说:“我们戍边多年,国民党政府没有管过我们,还是人民政府好!”

1952年7月,时任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王震,第一次跟陶峙岳谈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此时,陶峙岳已届花甲之年,听后顿时百感交集。最终,他吐出了一句话:“是所愿也,未敢请也。”

陶峙岳把加入共产党看成是一生中最严肃的课题,虽然景仰和向往共产党,但认为自己出身旧军官,改造不够,还不太符合条件。尽管他自己这样认为,共产党从未把他当外人,常邀请他参加各种重要的军政会议,并欢迎他发表意见。他与共产党员合作共事,有职也有权,丝毫没有空衔之感。

到1965年,陶峙岳已和共产党人一起奋斗了15年,便郑重地向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张仲翰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对这份不同寻常的申请书,他考虑了10多年,也自我改造了10多年,曾多次想递上去,总觉得自己条件还不够,没有勇气拿出来。可是,这份刚递交的申请,却因为不久发生的“文化大革命”被搁置下来。

1970年,陶峙岳已是78岁的老人,申请离休回长沙居住,政府为他盖了一栋小楼,四代同堂,享有天伦之乐。1979年,陶峙岳在湖南省第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2年5月,他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写道:“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人类社会事业的实践。”他以埋藏在心底几十年深思熟虑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要求入党的动机和目的。9月28日,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多年的愿望实现了,陶峙岳老泪纵横,赋诗一首作为纪念:

且喜百业兴,景物更鲜妍;

伟哉共产党,饮水必思源。

四化又长征,追随幸有缘;

遥望阳光路,欣看猛着鞭。

1983年6月,他以九旬高龄,在全国政协第六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陶峙岳将军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之后》

陶峙岳(1892年-1988年12月26日),又名陶纪常、陶锄,号岷毓,湖南省宁乡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参加北伐战争。七七事变后任第八师师长,赴上海作战,1938年后调往陕西,任第一军军长、第三十七集团军司令,1946年任新疆警备司令。1965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成为中共党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得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88年12月26日病逝于长沙,终年97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