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媒如何看待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Beiqing.com

北京时间10月7日,瑞典研究院宣布,将把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阿卜杜勒 - 拉扎克古尔纳,以表彰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不同文化中难民困境的坚定而富有同情心的见解,"该奖项写道。"

结果不仅让国内读者和出版商感到惊讶,甚至在国外,古尔纳也不是一个特别知名的作家(去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格利克在国内是一个冷落者,但在美国却是一位民族桂冠诗人)。古尔纳的英语写作和与英国文学的密切关系,在今年的奖项上,虽然看似聚焦非洲,但仍未脱离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学评价模式。

近年来,陷入舆论漩涡的诺贝尔文学奖承诺要关注"多样性"和"放眼世界"。从古尔纳的身份和他文学兴趣的主题来看,他的奖项似乎证实了这一承诺。本文浏览梳理了大量外媒报道,整理了外媒对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著作和获奖的评论,探讨了诺贝尔文学奖是否"走向多元化"?

不少外媒评论指出,古尔纳的作品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它对移民、难民身份认同、殖民主义带来的历史创伤等深刻命题的探索,与当今时代值得我们关注的命题是一致的。流亡、个人记忆和后殖民时期的自我认同可能是支持古尔纳获奖和弥补欧洲文学体系中非洲记忆的重要因素。

外媒如何看待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古尔纳在演讲中。

01

古尔纳不仅写了失去家园的非洲人,

这是我们每个人

在今年诺贝尔奖公布之前,古尔纳在国内外主要媒体的预测名单中几乎没有被提及。非洲名字也在9月28日公布的名单上,但肯尼亚作家Nguji Wa Tiango。古尔纳的作品没有中文译本,但其中一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最著名的小说《天堂》入围了布克奖,并于2020年出版了他的最新小说《重生》。

古尔纳于1948年出生在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1968年为了逃避政治迫害而前往英国。这段经历几乎奠定了古尔纳写作的主题和基调,这是对殖民主义、难民和移民经历的关注。他的前三部小说《启程回忆录》(Memories of Departure,1987年)、《朝圣之路》(The Pilgrim Way,1988年)和《Detty》(1990年)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当代英国的移民经历。

古尔纳的小说包含了许多非常特殊和微妙的移民心理学,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的残酷统治以及移民遭受的孤独和心理创伤。例如,在小说《海边》中,失去旧财富和地位的主人公,采取"假装不会说英语"的策略,使自己"更有可能寻求庇护"。在古尔纳看来,这是殖民化对移民思想的特别文化创伤。

正如瑞典学院的评论所说:"古尔纳处理'难民经历'的重点是他的身份。他笔下的人物经常发现自己处于文化与文化、大陆与大陆、过去生活与新兴生活之间的不安全状态。这种描述与社会学家齐默尔所说的"边缘人"非常相似,古尔纳的大部分写作都是在他"流亡"期间完成的,但与他的家乡有关。也许正是古尔纳文学写作的这种边缘性,使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官方评论:"记忆始终是古尔纳写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外媒如何看待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古尔纳的新书《来世》(Afterlives)将于2020年出版

记忆的主题在古尔纳于2020年出版的新书《来世》(Afterlives)中显而易见。《卫报》的书评认为,与许多经常撰写的殖民历史相比,德国的非洲殖民历史经常被忽视,古尔纳的书用主人公的视角讲述了德国殖民对非洲的持续影响的故事。书评的作者"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尽快被翻译成德文"。

《伦敦杂志》九月份的一篇评论指出,古尔纳的写作往往像是"捡起碎片","他的记忆被打破了,但他试图让它完整"。《来世》的写作和出版对当代人来说是及时的,因为"英国和德国正面临着近年来对其历史的新的和进一步的审视"。在一次采访中,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学生、后殖民文学理论教授弗洛里安·斯塔德勒(Florian Stadtler)博士同意,德国仍然不时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一个创造了伟大文学、艺术和思想的国家如何能够与它所创造的可怕的残酷共存?古尔纳的工作帮助人们重新讲述和面对它。

除了强调记忆之外,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2012年的研究论文《成为外国人:新闻中的身份移民的比喻》(Becoming Foreign: Tropes of Identity Migrant in The News)指出,古尔纳的小说有一条共同点:国际移民内心深处的疏离感和孤独感,以及后殖民时代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家"的含义。作者认为,古尔纳先生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是一名移民,具有足够的声望,可以引起人们对那些在"流离失所、敌对、冷漠的环境中"挣扎求生的移民的关注。

同时,古尔纳的小说被作者认为是试图将殖民行动的"帝国叙事"转变为"个人叙事",古尔纳希望用被殖民者自己的语言讲述历史。古尔纳非常关注"讲述历史"的方式,在2010年的一次采访中,古尔纳谈到了哲学家德里达如何影响自己,特别是"差异"和"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古尔纳一直强调不同语言背后的说话者的历史背景。《伦敦评论》杂志指出,古尔纳经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斯瓦希里语单词,他的作品"促进了对语言与殖民化之间关系以及语言对殖民历史叙事的影响的持续认识"。在全球化时代,这些议题也具有普遍意义。这篇评论的结论是:"古尔纳不仅关心可能不为人知的非洲移民,还关心我们每一个人。

外媒如何看待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The Book of Salman Rushdie(剑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由Gulner编辑。拉什迪也是一位移民作家,他的作品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02

诺贝尔奖是否越来越兑现其"放眼世界"的承诺?

2018年,一桩丑闻将诺贝尔文学奖暂停了一年:与诺贝尔奖关系密切的瑞典科学院院士克劳德·阿诺特(Claude Arnott)被揭露为性侵犯丑闻。2019年,该奖项授予了两位作家:波兰作家Olga Tokarchuk和奥地利作家Peter Handek。然而,汉德克先生此后因其在巴尔干冲突上的政治立场而受到批评。随之而来的争议也让诺贝尔文学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作为一名非洲作家,古尔纳的获奖肯定会引发媒体对诺贝尔奖多样性的讨论,这也许是最近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众多争议中讨论最多的一次。对"欧洲中心主义"和"男子气概"的批评总是伴随着诺贝尔奖的评选——当然,这是陈词滥调。早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多数获得者都是欧洲男性作家。历史学家、2009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常务秘书霍勒斯·恩达尔(Horace Engdahl)公开宣称,"欧洲仍然是世界文学的中心","美国太孤立,翻译太少,参与真正的文学对话太少"。当时的美国文化媒体Slate也表示,"诺贝尔评审团对美国文学一无所知"。

外媒如何看待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自1987年以来,Gulner一直是英国文学杂志Wasafiri的特约编辑。

为了扭转这种印象,2009年,赫拉特·恩多尔的继任者彼得·恩格伦德(Peter Englund)成为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常任秘书,他说"在全世界绝大多数语言使用者中,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包括美国和整个美洲"。自2010年以来,欧洲文化以外的获奖作家比例也在十余年内急剧上升,包括秘鲁作家略萨,加拿大作家爱丽丝梦露,中国作家莫言等。就在去年,诺贝尔文学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 Olsson)公开承诺,该奖项将逐渐淡化"欧美中心"和"男性中心"。

近年来,媒体仍然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多样性在性别、地域等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法国媒体法国24日在今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前的评论中指出,除了欧洲、北美、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文学严重缺乏关注度。据统计,自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以来,117位文学奖获得者中有95位(超过80%)是欧洲或北美,仅法国就获得了15次,而获奖者中有101位是男性,只有16位是女性。根据评论,波兰作家Tokarchuk和美国诗人Louise Grechuck在2019年和2020年的奖项可能表明诺贝尔奖的性别多样性增加,但"扩大地理范围的承诺尚未兑现"。

但是,虽然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不是关于政治的,但它不仅仅是政治。奥尔森主席最近在接受《新共和报》采访时说,"归根结底,文学价值始终是学院判断的绝对和唯一标准"。

该周刊发表的一篇新评论还指出,瑞典学院自己的左翼政治倾向经常影响其获胜者的选择。笔者认为,对"政治多元化"的强调,导致近年来诺贝尔奖出现一些"过度修正","奖项的质量越来越不明显"。

外媒如何看待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欧洲文学和文化教授巴勃罗·瓦尔迪维亚(Pablo Valdivi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我们回顾诺贝尔奖,我们会发现,理想文学的概念可能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诺贝尔认为,配得上该奖项的科学和文学应该同样追求"成为改善人民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这对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道德意义。"虽然在当下,正如读者所认为的那样,好的文学作品有时并不一定符合这些道德原则。因此,现实中不会有不少优秀作家获得诺贝尔奖。

Gurner的奖项是否深刻地兑现了这一承诺?这个问题的答案尚未得到评论。然而,从上面的评论来看,古尔纳可能不仅因为它的特殊地位而得到了足够的关注,他的作品具有时代的道德分量和价值,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例如,在早些时候的一次采访中,古尔纳先生提到了他希望通过写作探讨的帝国主义本身的矛盾:"一方面,它包含暴力胁迫,另一方面,它希望促进一种新的宣传道德"。他还说,"目前的全球社区气氛充满了对他人的敌意,特别是陌生人,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此做出持续的回应"。

相关链接:

https://spainsnews.com/the-nobel-prize-for-literature-is-not-always-for-the-best-writer-in-the-world/

https://www.thelondonmagazine.org/essay-abdulrazak-gurnah-on-afterlives-and-colonial-hypocrisy/

https://magill.ie/society/interview-abdulrazak-gurnah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57/9780230358454_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bdulrazak_Gurnah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sep/30/afterlives-by-abdulrazak-gurnah-review-living-through-colonialism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1/oct/07/abdulrazak-gurnah-wins-the-2021-nobel-prize-in-literature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literature/2021/bio-bibliography/

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63872/will-win-2021-nobel-prize-literature

https://www.france24.com/en/live-news/20211007-2021-literature-nobel-may-look-to-new-horizons

作者:|刘亚光 徐月东 李永波

编辑器|走

校对|杨旭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