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奇异的冷战之花:安哥拉内战的万花筒

作者:赤剑天涯防务

作者:项目符号

20世纪6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崩溃和崩溃,亚非人民掀起了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浪潮。

在铁幕两边争夺世界霸权的美苏两大阵营,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扩大势力范围的绝佳机会。

从非洲到中美洲,美国和苏联要么培养特工,要么亲自上刀,一系列思想开明的内讧为当时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增添了不少不稳定和战争,而安哥拉内战是幕后势力在舞台前的一个缩影。

奇异的冷战之花:安哥拉内战的万花筒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15世纪末被葡萄牙入侵,1884年至1885年在柏林会议上被指定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被葡萄牙军队占领了整个安哥拉,1926年葡萄牙的右翼军事政变进一步加强了对安哥拉的控制。

1951年,葡萄牙宣布安哥拉为"海外省",并以引入白人移民和外国投资的形式逐步加强对安哥拉的控制。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者虽然声称葡萄牙大陆和"海外省份"是不可分割的,但没有给予安哥拉原住民应有的经济和政治待遇。

自1940年代以来,安哥拉的工业和农业、基础设施、道路、城镇和其他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安哥拉土著社区由于缺乏公民身份、缺乏受教育机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非但没有从经济增长中获得任何好处,反而变得越来越贫穷。

奇异的冷战之花:安哥拉内战的万花筒
奇异的冷战之花:安哥拉内战的万花筒

在葡萄牙殖民时期,白人拥有最高的社会地位,拥有政治,经济和其他特权。白人和土著婚姻的后裔被称为有色人种,他们拥有公民身份,不如白人,但可以担任不太重要的政府职位。

受过葡萄牙语教育,讲葡萄牙语,讲葡萄牙语的当地人被称为"同化者",他们可以在企业或企业中担任管理职位,但很难获得更高的职位,更不用说政府职位了。

安哥拉土著人口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甚至更低,他们以奥斯维乌斯、姆本杜和巴刚果三个主要族裔群体为主,土著人口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没有公民身份,缺乏受教育的机会,葡萄牙殖民当局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费用以贸易剪刀的形式转嫁给土著人民, 他们自然缺乏与葡萄牙殖民当局的认同感。

由于存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限,有色人种和同化者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不满,由于白人移民数量的增加以及有色人种和同化者本已有限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挤压而进一步加剧。

奇异的冷战之花:安哥拉内战的万花筒

土著人民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反对与有色人种的冲突和同化,因为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差异。这三个民族也因为风俗文化的差异而缺乏认同感,并逐渐因为土地资源等利益而演变出不可调和的矛盾。

安哥拉各民族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共同仇恨,促使安哥拉独立运动全面爆发,各社区之间不妥协的隔阂为安哥拉独立后爆发的残酷暴力内战定下了基调。

1961年,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人运)首次向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开了第一枪。该组织以姆本杜人和有色人种为中心,以安哥拉共产党为基础,该党由葡萄牙共产党扶植,并在团结其他政党后发展起来。因此,建制初期就存在着浓厚的"莫斯科印记",如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农村运动和农民团体一直带着某种傲慢的偏见。

奇异的冷战之花:安哥拉内战的万花筒

苏人解争取独立的斗争始于葡萄牙殖民当局的强烈镇压和刚果人主导的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民解力量)的竞争,而苏人解也因其路线上的差异而不断面临分裂的危险。但幸运的是,由于意识形态的相似性,人运从苏联、古巴、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支持开始,实力逐渐增强。

与以知识分子为主的苏人解相反,民族解放阵线的主要人口身份主要来自刚果人的族裔身份,刚果人以前称为北安哥拉人民联盟,其最初的想法是恢复15世纪至19世纪末存在的刚果王国的统治。其领导人霍尔顿·罗伯茨(Holden Roberts)后来放弃了单一氏族主义,转而代表整个安哥拉人民,北安哥拉人民联盟更名为安哥拉人民联盟。

1960年代,安哥拉人民联盟在吸收了一些非刚果部落部队后,正式成立了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然而,由于其主要声音仍然处于部落部队的控制之下,而且解放阵线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内部冲突之中,奥丁杜人若纳斯·萨文比被迫离开,成立了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

奇异的冷战之花:安哥拉内战的万花筒

安盟是安哥拉境内三支民解力量部队中最新和最弱小的一支,但其领导人萨文比来自安哥拉人口最多的族裔群体,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萨文比早年前往里斯本学习医学,并在瑞士获得了政治法博士学位,是安哥拉最资深的知识分子之一。但萨文比对ANP的内部领导层非常不满,他们痴迷于道路和路线的斗争,不善于动员群众,认为人运没有真正的战斗力。

萨文比认为,葡萄牙殖民当局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对南方的农村地区没有影响力,大多数村庄彼此孤立,容易发展自己的力量。于是他集中精力动员农民教育,决定走农村斗争路线,环城走。尽管安盟的军事力量非常薄弱,但萨文比凭借其非凡的影响力在安哥拉农村获得了一些影响力。

此外,由于安盟的军事力量薄弱,经常有必要与葡萄牙殖民当局妥协,加上萨文比自己受过的良好教育,这使安盟在以白人为主的葡萄牙殖民军队中得到承认。

奇异的冷战之花:安哥拉内战的万花筒

三个解放组织有着不同的纲领、路线和所代表的民族的利益,建立统一战线是很自然的。无论是武装部队还是三个组织的政治影响力都不足以与葡萄牙殖民当局竞争,他们有限的力量被消耗在三个组织之间的斗争中,因此直到1974年,即安哥拉获得独立的前一年,安哥拉才发展出民族解放组织,更不用说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胜利了。

但葡萄牙的国内经济受到长期战争开支的严重影响,葡萄牙本身是一个小国,无法负担沉重的军费开支以及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和贸易逆差(军事装备主要是进口的)。

1974年4月,葡萄牙爆发政变,新政府成立。1975年1月,葡萄牙政府与三个主要组织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阿沃尔协定》,确立了它们作为安哥拉未来政权的合法代表的地位。安哥拉于1975年11月11日正式获得独立。(已完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