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Quartz Financial Network,8月30日,原标题:北京拥有全面监管用户数据的新法律框架 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一直在探索利用和保护企业和政府机构持有的大量数据的力量的方法。
中国加强了对科技行业的监管。未来几个月,中国将实施不少于三部关于数据隐私和安全的新法律法规。这些举措更清楚地描绘了北京对私人数据的愿景,即将其作为其境内的关键国家资产进行管理,同时专注于进一步释放数据的潜力。北京将这些数据视为与土地和资本同样重要的商业投资。
"北京希望发布14亿消费者、生产者和创新者的数据,结合中国产生大量工业数据和产生经济成果的潜力,"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雅各布·甘特(Jacob Gant)说。"
过去,科技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被允许发展壮大,除了提供在各种情况下与政府共享用户信息外,对他们如何收集或使用数据的监督较少。到2017年,中国在数据治理领域实施了一项重要的新立法,即《网络安全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监控,重点是数据本地化。
将在未来三个月内生效的法规将加强《网络安全法》,并将其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例如,《数据安全法》(9月1日生效)。可以说是今年最重要的新法律,它将私营部门的数据分为"国家核心数据"("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数据,国民经济的命脉"),重要数据和其他一般数据。与许多中国法律一样,该法律具有域外效力,并要求对前两种类型的数据提供更大的保护。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条例》(10月1日起施行)对行业"重要数据"进行了定义,包括交通流量、地图、车辆充电网络信息、人脸、声音和车牌等数据。
《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生效)是中国对公众对数据滥用日益关注的回应。它要求个人信息的处理者满足关键的合规条件。
新规定将对中国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那些希望在海外扩张或筹集资金的公司,以及在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企业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并因处理不当的关键数据而面临数百万美元的罚款或暂停风险。
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副主任奈杰尔·柯里(Nigel Currie)表示:"中国最近通过的一些法律允许政府更直接地监测和控制商业数据。但他表示,北京仍然希望私营企业在发展中国数字经济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但只是在监控谁拥有哪些数据并确保更多公司参与其中方面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新法律的目标之一是为保护敏感数据奠定基础,而另一个重点是鼓励使用非敏感数据来发展经济,总部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科技政策主管Kendra Schaefer说。"如果你阅读《数据安全法》,其中只有一半是关于数据安全的,另一半概述了该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义务,"她说。"

信息图
新华社香港8月30日电(记者李斌)随着新的隐私法,中国可能会影响跨境数据规则制定的法律专家表示,11月生效的中国新隐私法将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如何处理跨境数据产生深远影响,并可能有助于中国建立全球数据管理标准。
"新法律将推动位于国外的数据接收者更认真地遵守中国法律,"总部位于上海的大邦律师事务所(Dabang Law Firm)高级合伙人余云婷(Yu Yunting)说。在国家主权和个人保护方面,中国在隐私和数据安全领域的立法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为严格。"
新法律还授权中国政府将外国组织、公司和个人列入黑名单,以防止他们获取中国公民的数据。如果外国政府限制访问个人信息,法律规定了报复措施。
非营利组织国际隐私专业人士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副主席奥马尔·迪恩(Omer Dean)表示,这些规则"传达了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力量"。
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它只遵循中国签署的国际条约,中国没有签署任何与个人数据保护有关的条约。Legal Legal International的律师Charles Yu表示,这表明中国希望成为一个为数据传输制定国际标准的国家。(译者:叶俊杰,陈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