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2020年,"新基建"将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热门词,经常出现在报纸和互联网上。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明确要加快新基建发展的步伐。到2020年,一系列关于"新基建"的政策将出台并正式落实到位,因此,2020年也被称为"新基建年"。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图为阿齐智囊团整理"新基建"政策背景,侵入性)

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当下,利好政策下的"中国'新基建'"自上而下备受关注,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可以预见,随着未来新基建的不断投入,它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脉搏",不仅继续刺激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善民生和福利。

然而,在新基建的概念和发展前景上,不同家族的观点不同且存在争议,"新基建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价值?新基础设施最终将推动多少就业机会?作为智慧城市,新的基础设施最终会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仍在探索中。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其存在的新时代价值。现在,如果我们想参与建设,首先要了解它,了解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已经创建了近34万亿美元的新基础设施,覆盖三个领域的七个领域

中国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和升级。

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指铁路、公路、机场等,它们给中国近20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重复的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基础设施确实无法满足中国当前的"信息高速公路"时期,因此新的基础设施应运而生。

业界对新基础设施的范围和方向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新基础设施是如何定义的,有一点是肯定的,与"旧基础设施"相比,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新基础设施是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改造来提升传统基础设施,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将显著加快智能信息流动的速度。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目前,新基建主要包括三大领域和七大领域。其中,主要有三个领域: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七个子板块:5G基础设施、超高压基础设施、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大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2020年,不少省市在年初公布了自己的新基建投资计划,八个省公开宣布总投资高达33.83万亿元。

随着近34万亿美元的投资,该国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各省市待命,根据区域重点规划布局。中国的基础设施新时代已经到来。

在基础设施的新时代,一线城市开始为时代奔波

北至广深行,中国拥有数量最多的巨型互联网公司和各类高科技企业的一线城市,没有一家不是在几年前的创业浪潮中,做了足够的探索新的经济路径,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教训。如今,新的基础设施也是大城市的自然红利。

(1)工业互联网:北至深圳杭州成为四强

如果每个人手中的信息被视为一个"节点",没有数字化或网络化,那么信息就是一个不会产生更广泛价值的孤岛。

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在于这些数据信息的整合,借助高科技技术最终让它产生价值,所有节点形成一个系统,从而拥有强大而完整的"生命体"。

德国是第一个实行数字化工厂的国家,拥有面积10万平方米的产房,只有近千名员工,这很难想象,但这以其优良的品质SIMENS而闻名,每百万产品中约有15个二次产品,可靠性为99%。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在中国新基建东风下,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也再次加深。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经济超过2万亿元,还有数百个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

截至目前,已有10多个省份发布了20多个工业互联网计划。其中,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跻身前四。杭州有一家大型电商工厂坐镇,在数据产业上的优势不小,其淘宝工厂平台是国内大部分供应链的汇聚;

(2)人工智能:北京拥有最多的企业

2016年,杭州市政府合资公司启动了杭州城市数据大脑项目,这是该市的人工智能中心。虽然人工智能对于科技界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但第一个城市大脑真正登陆中国,但也是一项足以载入世界史册的壮举。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如今,杭州可以根据每天的早、中、晚潮汐,非常快速地应对当前的交通拥堵,其数据中心已经可以考虑处理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当前的疫情防控。浙江省在2020年快速应对疫情后,背后需要全市大脑的帮助。目前,它可以覆盖11个主要领域,包括文化旅游,交通等。

在国家层面,发布了2017年发展规划,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后,全国共有20多个省市发布了数十个人工智能,从产业政策出台和支持力度频次来看,一线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一级可归为一梯队,这些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快,聚集了7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

根据It Orange的数据,在70%以上的人工智能公司中,北京的份额远高于其他省市,上海和深圳有400多家,浙江有近300家,北京有800多家。可以看出,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现在有着独特的现状。

(3)城际轨道交通:大湾区和长三角吸收了大部分投资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大陆开通了6000多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覆盖40个城市。

城际轨道交通,从大型轨道交通系统可以理解,与传统的高铁基础设施相比,它是高度集成的,利用如5G、大数据等应用,专注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以实现人更便捷, 顺利,安全的旅行目的。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在城际轨道交通方面,全国新增基建投资8000亿元,其中4000亿划拨给长三角,1100亿拨给大湾区,占全国投资的63%,投资红利由长三角和大湾区吸收。

随着新的基础设施红利,这也意味着两个大都市集团正在各自地区合并,未来,城市白领的短途通勤将实现。

(4)5G:深圳、北京大领跑

5G率先在新基础设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用技术支持我们的数字智能时代。五年后将是5G社会应用的爆发期,预计间接带动投资超过5万亿元。

在5G建设方面,深圳、北京两个城市都不太让步,都明显领先。北京打算规划和部署5G测试网络,并扩大5G示范应用在自动驾驶和医疗保健等场景中的使用,而上海则推动5G融合应用,深入应用5G,超高清视频和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如智能医疗,智能安防,智能教育,城市精细化管理, 等)。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新的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发展,公司正在参与其中

2018年底,高层明确提出,应加快新基建建设,然后正式进入规划。中国新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计划于2019-2023年进行,新的基础设施计划于2022-2030年在各个行业进行。

除了大数据之外,人工智能、5G、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都需要新的基础设施。在应用场景中,今天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包括在内,包括教育、娱乐、金融、保险、交通、医疗、工业、电子商务、农业、物流、贸易。换句话说,新的基础设施将在未来使大多数行业受益。

2020年是我国"新基建"建设的第一年,巨头们早已搓手,打算把工作做大。新基建的推进也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一些巨头正在投资5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的基础设施,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再投资大型数据中心(百万级服务器)。

(1)JD.co、70:工业互联网的领跑者

目前,工业产品行业的痛点是规格参数复杂,类别众多,工业数据上的描述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同一产品、品牌、渠道和企业客户描述不一样,三方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一个系统,这导致后续的沟通成本非常高。

也就是说,产业上、中、下游的数字化,依然是一个没有互动的独立信息孤岛。而工业互联网要想摆脱发展,就必须构建一个统一的数字商品标准库。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在这种情况下,9月,JD.com"工业产品"推出了一个名为墨卡托的工业产品标准库,尽可能地使"工业产品"的描述标准化和标准化。其背后,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品牌体验构建了行业知识的地图。

标准商品库在当今世界能做些什么?具体来说,产品系统可以参数不一致,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从而构建出一套更完善的精准分类和商品体系,为产业供应链上每个环节上企业的连通性奠定数据基石。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标准的工业产品商品库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筛选工业品信息等,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浪费大量的人力。在输入所需产品的规格时,系统将启动自动准确的选择,从过去的人找货模式,进入系统查找货品。工业互联网下的"京东工业产品"可以说是进一步提升了行业。

事实上,JD.co-ed也在新的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建立了全国首个现代化市政治理指挥中心,成为全国政务科学决策、市治理精准、公共服务高效的模范城市,而这背后,正是得益于京东强大的技术支持。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京东的"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已经收集、管理和共享了南通近10亿个量级的数据。

(2)华为:助力"智慧政府"

在新基建浪潮下,数字智能逐渐成为包括政府服务在内的行业发展主流。

华为也在帮助建立一个更智能的政府。华为IdeaHub于6月上市,充分发挥了其信息产业和技术优势。远程双向协作,专业视频会议,华为IdeaHub不是一句话,只有手机或电脑等智能设备可以远程指挥,让所有场所高效协同管理,这在全面提升政府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新基建未来发展存在巨大人才缺口

2020年的人才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基础设施的影响。

白皮书显示,在国家鼓励加快建设后,企业发布的相关工作岗位数量呈上升趋势,简历发布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该公司称,在2020年初,本月发布的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新工作岗位总数的70%以上已经交付。到2020年底,新基建方向的人才缺口将超过400万人。

2020年,我国新基建重点领域的总投资额巨大,从各个板块细分,包括数据中心、5G建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投资方向约为52%、27%、11%、10%。

除了大型数据中心占到50%以上的投资份额外,5G基础设施投资也非常大,紧随其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非常重视5G建设,以天津为直辖市,其计划推动5G网络在室内场景包括重要交通枢纽,以及学校、企业等全面覆盖,建设互联互通的智能工厂网络体系。这也意味着未来将创造数千个新的5G工作岗位。

事实上,即使在5G建设开始的两年内,到2020年,中国的5G基础设施也将推动高达9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创造超过50万个新工作岗位。到2030年,5G的总产量将高达1万亿元人民币,创造数千万个新工作岗位。

深入解读!立即明确中国的新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的

权威数据显示,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科技方面的GDP增长已经连续四年多来在各行业抢先,再加上上述省市企业对新基建的强有力推动,预计我国对新基建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在后疫情时代,有人认为新基建是我国对冲疫情和2020年经济下行趋势的良药。

短期来看,除了扩大内需和稳定增长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国内就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可以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经济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传统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时,仍有成熟的模式供国外借鉴,现在推动新基础设施的发展,世界仍在摸索,但这也是潜力所在。

技术创新让我们看到了灿烂的星海和未来的无限可能,这让人极为兴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新基础设施的未来更有希望。

新基础设施

本文为京东原创新媒体,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