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宋清影
越来越多的美国政治家和决策者正在将中国视为“冷战”目标,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前美国高级国防官员约瑟夫·奈给美国敲响警钟,美国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拿传统的冷战思维对抗中国必然是自讨苦吃,在军事、经济、社会层面和西方国家全面结盟是抗衡中国的最佳战略。约瑟夫·奈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闻名。
图片来源:路透社
今天的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了
11月2日,《纽约时报》刊发约瑟夫·奈的评论文章。奈提出,美国正在和中国打“冷战”,但这个想法既不符合现实利益,也不利于美国的未来。
奈将目前的形势和美苏争霸时的情况进行比较。他认为,虽然美国无论是与苏联,还是与中国的冲突都没有上升到全面的冲突,但情况大不相同。在冷战期间,苏联是美国的直接军事和意识形态威胁,可是美苏之间几乎没有经济或社会联系,因此遏制苏联是一个可行的目标。
决策者们都将和中国的竞争局限在传统的冷战思维中,实际上与中国的竞争是一场三维游戏,如果美国继续下二维棋,一定会输。目前,中国和美国在军事、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都在较量,因此将与中国之间的竞争简单类比为“冷战”,低估了美国面临的真正挑战,决策者们将提供无效的策略误导大众。
拜登的举动也表明,他的对华战略也受到了冷战思维的影响,拜登需要确保他的中国战略符合现在新的现实。
美国别妄想和中国脱钩
在经济层面上,美国和中国有着深厚的相互依存关系。2020年,特朗普政府主导中美贸易战,特朗普政府官员谈论让美国经济与中国“脱钩”,但却遭遇充满挑战的现实:中国增加进口美国商品,美国企业继续在中国投资,相关贸易额约有一万亿美元。
而且据报道,中国比美国拥有的贸易伙伴数量更多,美国妄图让其他国家与中国经济“脱钩”的想法也不切实际。
美国和中国也有深厚的社会联系,两国之间的旅游、教育往来十分频繁,而且在应对疫情、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上,中美也无法脱钩。
奈指出,美国凭借自己传统的军事优势,仍然将自己视为唯一真正的全球大国,但中国的军事力量正在不断崛起,美国如果仍然拿老眼光看待中国,将自讨苦吃。
新时期美国的合纵连横
奈提出,美国必须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和西方国家联合,才能遏制中国的发展。
在经济板块,美国也忽视了经济多极化的趋势,美国对东亚的贸易政策不够完善,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在重要的贸易领域留下了漏洞。
而在国际性的气候、疫情问题上,美国也忘记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解决气候变化和疫情等问题,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性问题上,美国需要加强和国际机构的合作,达成更多国际条约,例如参与最近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以及巴黎气候协定。
在政治领域的抗衡上,奈认为,现在的政治已经不同于冷战时期,中国并不是单纯输出共产主义,政治和经济相互依存。
因此,他认为,美国也应该在经济方面采取和其他国家联盟的对策,例如最近将核潜艇技术出口到澳大利亚之类的贸易协定。在国内,美国必须加强其技术优势。在军事上,美国要纳入新技术,加强和其他国家的战略联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