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弓匠黄浩:给弓上弦的人

作者:思考就像烟雾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15日电(记者曹槟 吴壮)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有这么一个汉族小伙,不远万里从江苏来到“中国箭乡”,把青春交付给弓箭,把古老的制弓技艺传承给未来。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初见黄浩,他递上一张名片,背面就印着这句孔子的话。在他身后,是一张摆满制弓工具和原料的工作台,模具转动扬起的木屑弥漫着整个作坊。

黄浩母亲回忆,他从小就对弹弓和弓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差不多刚会走路就知道用小刀和竹片制作小弓。多年后黄浩参军来到新疆,退伍后留在了乌鲁木齐,在一次弓箭沙龙上遇到了现在的恩师、锡伯族制弓大师锋晖。

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下令从东北征调锡伯精兵千余名赶赴新疆。西迁的锡伯军民从盛京(今沈阳)出发,克服重重艰难横穿蒙古高原,翻阅阿尔泰山到达伊犁。

“祖先们西迁到这里屯垦戍边,我参军来这里驻守边疆,同样是军人出身,都是保卫祖国,我对于弓箭的爱好终于在尚武善射的锡伯之乡找到了共鸣。”黄浩说。

作为56个民族纪念邮票中唯一手持弓箭的民族,锡伯族军民到达伊犁之后,始终奉行“我朝武功,骑射为本”的八旗文化。四处有靶场,家家有弓箭,每个锡伯人都视“神射手”为无上荣耀。

黄浩追随锋晖来到察布查尔,参与创办了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并投入到传统弓箭作坊——天山弓坊的运营。只要有时间,黄浩就会取掉戒指,换上一身耐脏的旧衣服,亲自制弓。

从选材、切割、打磨再到修型、测试、包装,一把最简单的弓至少也要经过十几道工序。黄浩最喜欢站着给弓上弦,他先把弦固定在一端弓梢上并夹在小腿之间,浑身铆足了劲把弓压弯,然后用他长满“射手茧”的双手把弦嵌入到另一端弓梢里。

按照锡伯族的习俗,家中如果降生男孩,就要在喜利妈妈(系在房间顶部的一根丝绳)上挂一小弓箭;到了四五岁时,父母要给儿子制作一把小弓箭用于早期训练;满十八岁后每年都要参加官方的骑射考核,达标者注册为披甲士应征入伍。

黄浩说,培养一名优秀的弓箭手费时又费力,其内在修养的锤炼更非一蹴而就。每一个战士都拥有一把只属于他自己的弓,人人都懂得“莫弯他弓”的道理。那个时代的锡伯族男儿一生与弓相伴,即便牺牲或者老去,也会让心爱的弓箭一同入土。

2012年,黄浩的双胞胎儿子出生,他亲自给他们一人制作了一把小弓,还给他们取了小名——比利和锡力旦,锡伯语弓和箭的意思。县里孩子上射箭课用的传统弓,也都是黄浩的弓坊捐赠的。

与高度精准化的比赛弓不同,传统弓的纯手工性质决定了每一把弓都是独一无二的,射出去的每一支竹箭由于重量不同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很多人为此着迷不已。弓坊请了当地的锡伯族制弓师傅,为的就是让传统弓重新成为锡伯人生活的一部分。

但有时候一些客商上门买弓,却苦于不能当场取走。“传统制弓用的都是原始材料和制作流程,打磨、粘合、烘烤每个环节都急不来,你得有耐心,等着弓来挑你。”黄浩说。

弓箭于他,不仅仅是兴趣和安身立命的手艺,更是能滋养内心的力量源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