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弓匠黃浩:給弓上弦的人

作者:思考就像煙霧

新華網烏魯木齊12月15日電(記者曹槟 吳壯)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有這麼一個漢族小夥,不遠萬裡從江蘇來到“中國箭鄉”,把青春傳遞給弓箭,把古老的制弓技藝傳承給未來。

“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生,下而飲。其争也君子。”初見黃浩,他遞上一張名片,背面就印着這句孔子的話。在他身後,是一張擺滿制弓工具和原料的工作台,模具轉動揚起的木屑彌漫着整個作坊。

黃浩母親回憶,他從小就對彈弓和弓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差不多剛會走路就知道用小刀和竹片制作小弓。多年後黃浩參軍來到新疆,退伍後留在了烏魯木齊,在一次弓箭沙龍上遇到了現在的恩師、錫伯族制弓大師鋒晖。

據史料記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政府為了鞏固西北邊防,下令從東北征調錫伯精兵千餘名趕赴新疆。西遷的錫伯軍民從盛京(今沈陽)出發,克服重重艱難橫穿蒙古高原,翻閱阿爾泰山到達伊犁。

“祖先們西遷到這裡屯墾戍邊,我參軍來這裡駐守邊疆,同樣是軍人出身,都是保衛祖國,我對于弓箭的愛好終于在尚武善射的錫伯之鄉找到了共鳴。”黃浩說。

作為56個民族紀念郵票中唯一手持弓箭的民族,錫伯族軍民到達伊犁之後,始終奉行“我朝武功,騎射為本”的八旗文化。四處有靶場,家家有弓箭,每個錫伯人都視“神射手”為無上榮耀。

黃浩追随鋒晖來到察布查爾,參與創辦了中華弓箭文化博物館,并投入到傳統弓箭作坊——天山弓坊的營運。隻要有時間,黃浩就會取掉戒指,換上一身耐髒的舊衣服,親自制弓。

從選材、切割、打磨再到修型、測試、包裝,一把最簡單的弓至少也要經過十幾道工序。黃浩最喜歡站着給弓上弦,他先把弦固定在一端弓梢上并夾在小腿之間,渾身鉚足了勁把弓壓彎,然後用他長滿“射手繭”的雙手把弦嵌入到另一端弓梢裡。

按照錫伯族的習俗,家中如果降生男孩,就要在喜利媽媽(系在房間頂部的一根絲繩)上挂一小弓箭;到了四五歲時,父母要給兒子制作一把小弓箭用于早期訓練;滿十八歲後每年都要參加官方的騎射考核,達标者注冊為披甲士應征入伍。

黃浩說,培養一名優秀的弓箭手費時又費力,其内在修養的錘煉更非一蹴而就。每一個戰士都擁有一把隻屬于他自己的弓,人人都懂得“莫彎他弓”的道理。那個時代的錫伯族男兒一生與弓相伴,即便犧牲或者老去,也會讓心愛的弓箭一同入土。

2012年,黃浩的雙胞胎兒子出生,他親自給他們一人制作了一把小弓,還給他們取了小名——比利和錫力旦,錫伯語弓和箭的意思。縣裡孩子上射箭課用的傳統弓,也都是黃浩的弓坊捐贈的。

與高度精準化的比賽弓不同,傳統弓的純手工性質決定了每一把弓都是獨一無二的,射出去的每一支竹箭由于重量不同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很多人為此着迷不已。弓坊請了當地的錫伯族制弓師傅,為的就是讓傳統弓重新成為錫伯人生活的一部分。

但有時候一些客商上門買弓,卻苦于不能當場取走。“傳統制弓用的都是原始材料和制作流程,打磨、粘合、烘烤每個環節都急不來,你得有耐心,等着弓來挑你。”黃浩說。

弓箭于他,不僅僅是興趣和安身立命的手藝,更是能滋養内心的力量源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