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富二代、受虐狂和艺术家,揭秘天才画家达利的癫狂人生

作者:真知社

文/nxiy汪纯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拥有属于自己的梦境,而且以惊人的清晰这梦境画出来。他把自己长期放在“偏执狂临界状态",而这种不寻常的精神状态没有成为自毁的能量,而是成为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达利说,“我同疯子的区别在于,我没有疯。”

——事实上,达利和疯子的另一个区别在于:达利是达利。

富二代、受虐狂和艺术家,揭秘天才画家达利的癫狂人生

达利看达利

如果是同时代的其他人做达利所做的事,毫无疑问会被当成疯子。但达利作为一个艺术家,行为怪诞也是可以被社会习俗允许甚至是被奖励的。

达利的“自我炒作”被人诟病,但公平地说他并不是“不真实”,只是不寻常,或者说他的一生本来就很超现实。

达利出生在一个加泰罗尼亚一个富裕家庭,有一个思想开明又溺爱他的父亲。达利本人很年轻就出名,一生都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25岁开始就有妻子替他打理各种俗务,此后他的日常生活就是在各个国家的豪华酒店之间迁徙,在不间断的盛大派对中间流连。

成年以后的达利仍像童年时一样喜欢夸张华服、喜欢引人注意、喜欢恶作剧。人们对他的怪诞行为津津乐道,他自己也乐在其中。当他厌倦了这些,就回到家里,和爱妻加拉一起悠闲度日。

富二代、受虐狂和艺术家,揭秘天才画家达利的癫狂人生

窗子里的加拉,1933年

从1930年开始,达利和加拉就在加泰罗尼亚海边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利嘉特港买了几间渔民的房子,装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每年他们都在这里安静地过几个月,画画、游泳、乘小船出海、捞海胆……达利在利嘉特港的时候就每天穿着宽松的衣服和在乡下买的便鞋。他外出巡游的时候就穿着昂贵浮夸的衣服,出入豪华酒店。私底下的达利和面对公众的达利并不相同,但是,那个兴致勃勃地对着全世界表演的达利也并不是虚伪的。

富二代、受虐狂和艺术家,揭秘天才画家达利的癫狂人生

《记忆的永恒》

达利有时自称是“基督徒”,有时又自称“无神论者”;有时自称“无政府主义者”,有时又自称是“君主主义者”……这些和他的多数言论一样,不过是一时兴起随口一说罢了,连他自己也没怎么当真。他真正崇拜和信仰的是他的妻子,加拉。

加拉是俄国人,出生在19世纪末。她原本是达利的朋友——保尔·艾吕雅的妻子。35岁的时候,她离开了艾吕雅和他们的女儿,选择和达利在一起。那时达利25岁。

一向溺爱达利的父亲终于受够了他乖张的言行,和他决裂,并说:“你会像一只一贫如洗的虱子一样了结一生。”

如果达利没有遇到加拉,说不定他倒真的会发疯并在贫困中死去。达利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她,我早就疯了……”

富二代、受虐狂和艺术家,揭秘天才画家达利的癫狂人生

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

自从达利遇到了加拉这样一个终生伴侣,可以说诸神归位。加拉不断地出现在达利的画中,是主宰达利世界的女神。她帮他打理创作之外的一切事务,特别是商业利益的谈判。和加拉接触过的人一般将她描述为一个“精明”、“强硬”的女人。从此达利只管创作/赚钱, 而且他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钱。他对于日常商品的价钱他也没有概念,比如他曾经给一个司机100美元的小费——他当然不在乎这点钱,同时他也确实不知道小费该给多少。

20世纪30年代,两人跑到美国出了大名。他的每一张画一画完就有人要买走,拍电影、舞台设计、设计家具、珠宝、摄影、写小说、做演讲……想到什么玩什么。十几年后,达利坐在一辆硕大的凯迪拉克,带着穿一身貂的加拉(当时是7月),衣锦还乡,父亲也和他和解了。

富二代、受虐狂和艺术家,揭秘天才画家达利的癫狂人生

空间维纳斯,1977年

达利本人生于1904年,死于1989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属于他的那个超现实世界却完好无损——直到加拉去世。

到了生命最后几年,加拉要求达利在离他们共同住处50公里的山里为她在买了一个城堡,她日常就住在那里,没有她的允许达利不能过去。达利承认“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受虐狂越来越厉害,我喜欢这种状态。”

达利对加拉的依恋始终如一。达利活在自己的梦境里,而加拉是这个梦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守护者,只要加拉还在,达利就可以选择呆在梦境中自得其乐,或者出来游玩顺便接受旁人的惊叹和崇拜。

富二代、受虐狂和艺术家,揭秘天才画家达利的癫狂人生

红唇沙发

达利和加拉都活到了八十多岁,但年长10岁的加拉早走了几年。没有了加拉的最后这几年对达利来说非常辛酸,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停止了创作,也没有兴趣再面对这个世界表演什么,他拒绝饮食却被狠狠地插管灌食。临终的这几年里,“达利”作为著名的艺术家受到远方的膜拜,而他的个人愿望却再没有人去尊重和实现。

富二代、受虐狂和艺术家,揭秘天才画家达利的癫狂人生

翘胡子达利

达利一生多数时间愉快地活在自己的梦境里,并且把尽力这个梦境描绘给其他人看,直到这个梦境坍塌。

请不要怀疑这个梦境的真实性,它绝不是虚假的,而是超现实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