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吃瓜群众”到底是什么梗?送个西瓜竟然丢了洋饭碗!

作者:李光斗观察

文/李光斗

在一次公路新闻的报道中,记者问老伯,当时看到了什么。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后来“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这个词就流传开来。

“吃瓜群众”到底是什么梗?送个西瓜竟然丢了洋饭碗!

吃瓜群众的存在感之强,“智慧”之强大,就连热点事件的主角都要逊色三分。一有热点爆发,他们迅速聚集,搬好小板凳,备好瓜子(吃瓜群众的“瓜”有两种说法,一指西瓜,一指瓜子)。在互联网时代,吃瓜群众只负责围观,并不对事情的结果负责,但悠悠众口,仍有极大的杀伤力。而一旦事件出现神反转,“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则迅速散去,“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吃瓜群众”到底是什么梗?送个西瓜竟然丢了洋饭碗!

然而同样是吃瓜,在美国却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近日美国人罗伯特·帕蒂森因为没有搞懂“吃瓜”背后的文化含义而丢了金饭碗。底特律新入职消防员罗伯特为了向老员工示好,给大伙买送了一个大西瓜,还用心的打了一个粉色的蝴蝶结做装饰。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老员工一点都不买账。后来事情闹大了,罗伯特居然被辞退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吃瓜群众”到底是什么梗?送个西瓜竟然丢了洋饭碗!

罗伯特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

原来,底特律消防局有90%的消防员都是非裔美国人,送西瓜这个举动戳中了他们的敏感带——种族歧视!

“吃瓜群众”到底是什么梗?送个西瓜竟然丢了洋饭碗!

这事还得从南北战争之前说起,因为黑人爱吃西瓜,所以南方奴隶主就总拿西瓜说事,嘲笑黑人是一群只知道在农田里啃西瓜的懒蛋和蠢货,同时也给西瓜贴上了一个“不应在公众场合出现”的标签。

“吃瓜群众”到底是什么梗?送个西瓜竟然丢了洋饭碗!

南北战争末期,很多获得自由的黑人靠种植和贩卖西瓜养活自己,这时候偏见深的白人农场主看他们不顺眼,通过西瓜来丑化黑人的形象。因为西瓜营养价值不算高,容易种植,所以他们给西瓜贴上了“懒惰”,“堕落”的标签,制作了大批丑化黑人形象的宣传海报。这种借西瓜讽刺黑人的梗就这样在白人文化里代代相传,频繁使用,直到现在,黑人兄弟听到这个字眼依然觉得很受伤。

比如,1880年的选举季,民主党人攻击南卡罗来纳州立法机构(黑人占大多数),说他们浪费纳税人的钱为自己买西瓜。在早期的影视剧中也出现了这个梗,美国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西瓜地》中都出现用西瓜讽刺黑人的画面。所以如果一个白人送给黑人西瓜,那简直就是揭伤疤,嘲笑他的意思,不过很多年轻一代的白人并不知道这个梗的含义,也有因为错用而造成误会的事情发生。

“吃瓜群众”到底是什么梗?送个西瓜竟然丢了洋饭碗!

2014年,《波士顿先驱报》为了讽刺白宫保安办事不力,公布了一张漫画,画面里一位推销员跑进白宫,坐在浴缸里向奥巴马推销西瓜口胃的牙膏。这简直是……求奥巴马心理阴影面积。所以报社赶紧道歉,并把漫画里的西瓜味牙膏改成了草莓味牙膏。

“吃瓜群众”到底是什么梗?送个西瓜竟然丢了洋饭碗!

背锅的不只有西瓜,还有炸鸡和葡萄汽水,它们都是因为黑人喜欢吃,而被扣上了“底层黑人热爱的穷酸食物”的帽子。2008年的电影《猪头逛大街》里,有一个桥段就是用葡萄汽水来羞辱黑人。

所以如果你结交了一位黑人美国朋友,千万别说他是“吃瓜群众”,或者请他吃西瓜。如果你的品牌要在美国推广,也要回避这些含有特殊意义的禁忌符号。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