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76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1741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美国宇航局(nasa)

探索太空
我喜欢看科幻小说,刘慈欣的成名作《三体》被我多次推荐给了身边的朋友和孩子。
毫不夸张的说,《三体》是一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在小说中架设的三体世界,背后是大量的天体物理学知识,所以,仰望星空细思极恐,地球文明在浩瀚无比的宇宙空间中到底算什么?微尘都算不上吧?
对刘慈欣影响最大的科幻小说家是科幻小说之神阿瑟·克拉克,他多次在记者采访中满怀敬意的说:“我所有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读客新出版了阿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说集,我入了第一册《岗哨》。
《岗哨》封面
说起《岗哨》,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的美国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正是改编于这部短篇小说。
1968年《2001太空漫游》一经上映便获得了获得当年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4项奥斯卡奖提名,还获得了最佳视觉效果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美工奖等诸多荣誉
宇宙
这是一部影响了无数人的科幻电影。
借用当时《新快报》对它的评论:“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幻想科学的发展,而实际上,或者说真正伟大的科幻,是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2001太空漫游》正是这样一部电影。”
21世纪的当下,科技快速发展,这部20世纪60年代末的科幻电影中被第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无线电技术、冬眠的科学家、人工智能等科幻的因素真实的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科技,长途电话和卫星电视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连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也被叫做克拉克轨道。
阿瑟•克拉克 arthur c. clark
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1917—2008)英国科幻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王,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一起并称为“20世纪科幻三巨头”。他一生创作过包括《2001:太空漫游》在内的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作品总销量1亿多册,并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等科幻至高奖项。1986年,获得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克拉克也被誉为伟大的太空预言家。
人体冷冻、大脑记忆备份、全球通讯卫星、地震预防预测……他针对以上技术作出的预测都成为现实。1994年,他因提出国际通讯卫星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这套《阿瑟·克拉克科幻短评全集》共3册,收录了阿瑟·克拉克104个璀璨夺目的经典短篇,从对科技极限的拷问、核能浩劫的警示到太空远征的畅想,饱含着他对宇宙和人类的爱,是中文版的首次出版。
《岗哨》目录
我手里的这本《岗哨》的第一册,共收录了阿瑟·克拉克从1937年12月-1951年1月发表的共计29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了《我们是怎么去火星的》(雨果奖杰作)、《岗哨》(《2001:太空漫游》短篇原型)、《守护天使》(《童年的终结》短篇原型)、《暗中行路》和《破裂应变》等多篇代表作。
《岗哨》
这套书的编者很有心,每一篇小说都在一开始简单的做了写作、发表的背景介绍和收录说明,有些还有克拉克的写作灵感来源记录。
在阿瑟·克拉克的宇宙里,文明的真义是来自外星文明的黑石板启智,是日暮一代与黎明一代时空交错间的邂逅,是来自遥远母星的一曲挽歌,是历史残迹上的一声叹息。
在阿瑟·克拉克的宇宙里,人类是浩瀚星辰中的一粒微沙,却有着熊熊燃烧的欲望,梦想飞向群星,解开命运的终极密码,贪婪而悲壮,渺小而伟大。
科幻
看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很容易就沉浸在他神级展开的科幻和哲思并存的世界里了,那些神秘的宇宙间无数的未知,在不同的故事里展开,极致的浪漫又让人大开脑洞,完全停不下来。
21世纪的地球文明,是高速发展的时期,对宇宙的探索逐渐扩大,人类对近地行星的探索时不时的在新闻中振奋着大众粉丝。
祝融号的科研探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让我们真的实现如《我们是怎么去火星的》中所描述的人类旅行团火星一日游;宇宙这么大,谁知道其他智慧生物是不是真的在哪里留下了黑石板的《岗哨》来做文明的监测?当星际航行成为未来的人类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新的人类适宜生存天体也许就在不久的未来会被发现……
像克拉克一样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伟大,在人性面前,在科技面前,给自己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开启一段科幻小说之旅吧!
我是宸妈,2020年读书160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21天图文打卡挑战(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