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重庆市万州区龙禺镇的一家芦苇胡椒鸡店,工作人员在那里组织包装精美的芦苇鸡蛋。侯本彦
新华社重庆9月29日电:万州三峡库区飞出"金凤"林农产业振兴"链条"
作者:马佳欣 夏荣伟
"冯明雄岗回声听着光宇,安迪丽君玲走进亭柱子里过了一整天。这是重庆市万州区移民广场三峡库区龙虞山芦苇鸡体验店的一对情侣。体验店装修精美,服务到位,吸引一批客人前来体验味道,芦苇鸡向第三产业延伸至地面效果。
从最初的单一养殖,到现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庆市芦苇鸡产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产业链的延伸,在做大做强芦苇鸡产业的同时,也让广大农民分享增值效益,拓宽增收渠道,也促进乡村振兴,建立产业基础,形成产业效益、企业成长、农民增收双赢的格局。
图为芦苇鸡研发加工中心,工人们切开,制作芦苇胡椒鸡。侯本彦
研发新产品 产业链"强"
"你好,机器人来了!"在龙禺镇小微企业加工园芦苇鸡研发中心,忙得在各个车间里不时发出机器人的语音提示。
机器人用于车间生产线,这是芦苇鸡行业延伸链条中的一个亮点。芦苇鸡研发中心负责人李旭表示:"芦苇胡椒鸡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清洗、蒸煮、屠宰、调味、包装等环节,都是依靠机器人运输物料,设置专门的机器人通道,避免人走来走去,使生产环境更加清洁卫生。"
芦苇鸡研发中心进驻小型微型企业加工园区,是芦苇鸡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一步。随着芦苇鸡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以前的场地有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随着小企业加工园区的开业,芦苇鸡研发中心在园区内生根发芽,新建了生产线,深加工,有力推进了研发加工环节。
走进芦苇鸡研发中心,只有感觉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生产车间井然有序。工人们忙着在生产线上,机器人扛着芦苇鸡,穿梭在车间里,整个生产过程连接在一起,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辐射西南产业链"长"上
"在山东省济宁市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芦苇鸡产业联盟,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的从业者已经融为一体。重庆励展鸡产业联盟主席穆橙峰表示,2020年9月,泸华鸡产业联盟在万州区成立,以优化资源配置,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和农业融资渠道,增强抗风险能力。
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的熊勇得了尿毒症,病情稳定后,他尝试了各种方法脱贫,效果并不好。后来帮干部带他到万州区龙禺镇实地考察,学习芦苇鸡养殖技术,熊勇觉得这是一条好路,首批1100只芦苇鸡,出栏后收入超过2万元。随后,熊勇扩大了养殖规模,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共同带动其他家庭脱贫养活,帮助他们稳步增加收入,他还当选为芦苇鸡产业联盟成员。
贵州荣鑫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国也是鲁华养鸡产业联盟的成员。他介绍,公司不仅从万州引进芦苇鸡苗,还借鉴了万州消费者收养、社会收养、区域联合养殖、分家育种、监护"五新模式"。公司在贵阳市青镇王庄乡开展保管,以记账的形式向100多户户提供鸡苗,还派技术人员为养殖户提供跟踪服务,建立养殖档案,准确掌握养殖情况,保证养殖效果,鸡出栏后价格回升, 使农民获得稳定的利润,每户至少几万元。
现在,芦苇鸡产业联盟已经形成了育种、育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芦苇鸡西南区养殖中心每年可提供500万只鸡苗,向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地提供鸡苗,加上年产芦苇山散鸡20万只、"芦苇胡椒鸡"等系列深加工产品,芦苇蛋,今年产业链产值可达到1亿元, 实现"引进芦苇鸡,带富人"的目标。(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