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湖北天门:实验室里无声的抗战

作者:今日天门

幕后的逆行者

2019年12月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席卷了整个中国,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畏生死,逆向前行,他们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但他们也在一线奋勇抗战,他们是一群默默奉献、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者,他们立足本职、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开辟了疫情抗战的第二战场,他们就是为新冠肺炎提供确诊依据的检验科工作人员。

湖北天门:实验室里无声的抗战

检验人员进行清理样本工作

据了解,湖北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共有六位同志。他们一行六人,除了周君阳,其他人都已成家,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副主任宋江勤有两个儿子,年龄还小,但是自从加入到这个团队后,他主动要求天天在岗,到目前也是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每天,他也是最后一个人离开实验室。在开始几天,检测量远远跟不上病人增加的数量,工作中间也会出现各种难题,都是副主任宋江勤带头冲在前面,积极协调,让其他人没有后顾之忧。

湖北天门:实验室里无声的抗战

检验科副主任宋江勤进行实验室消毒

检验人员陈玫君的小儿子只有七个月大,还在吃母乳,丈夫也在感染病区一线救治患者,留下两个小孩由家中的老人照看。身躯柔弱的她,工作却总是冲在最前面,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在哺乳期就少干一点。检验人员曹伟伟大年初一回家拿生活用品,为了避免感染风险,只能在窗外偷偷看一眼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简单跟家人道一声注意防护,转过身已是泪流满面。检验人员吕文静、康娜在参加核酸检测工作后,住进了单位安排的酒店,虽然离家很近,但是有家不能回,想孩子的时候,只能视频聊天,聊以慰藉。

周君阳是检验科一名新入职员工,按照排班计划,本来上完大年三十的夜班,初一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在三十下午,上级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开展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上班半年,他也就只回了一次家。他明白一旦参加核酸检测工作,过年想一家团聚是肯定不可能了。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他知道如果能够多检测出一些阳性患者,就能早一步防止病毒扩散。他跟家里说单位还有一些工作要处理,今年就不回去过年了,面对家人的担心,他谎称道:“没事,没有什么危险。”实际上,做核酸检测,就要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也很有可能具有致病性,职业暴露的风险极高。

湖北天门:实验室里无声的抗战

大年三十,万家团聚,他们六人在韩利蓉主任的指导下,调整实验布置,安装调试检测仪器,讨论工作流程,准备各种实验用品,一忙就弄到半夜。他们初步设定的工作流程包括环境消毒、试剂配制、标本清理、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终末消毒等,其中在核心工作区(样本制备间),暴露风险最高。万事开头难,大年初一他们进行了第一批标本检测,八点开始工作,回到隔离宾馆时已是凌晨一点。白天工作的时候,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护目镜、n95、头套,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起来。因为没有正压防护头套,防护服又没有透气性可言,所以工作时,护目镜起雾,呼吸不畅,严重影响工作状态,核心区的两个人必须互相提醒、互相核对,保证加样无误。第一天的工作,也因为没有对讲机,室内外沟通困难,只能通过写字条这一原始方式交流信息。一天工作下来,头疼头晕,衣服湿透,浑身酸软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坚持着。

湖北天门:实验室里无声的抗战

每次工作完后脸上总是留下口罩的印痕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工作已经上了正轨。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检验科主任韩利蓉的辛苦付出。工作开展之初,各种防护用品和试剂匮乏,韩主任联系各方,想尽各种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为他们筹备到各种物资。韩主任每天细心询问队员们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暖心的话语,让他们充满了斗志。

湖北天门:实验室里无声的抗战

为早一步出第二批检测结果他们主动要求加班到深夜

此时此刻,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了这份责任,分子战队将坚守岗位,战至疫情结束。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每一个默默工作的医务工作者都是当今中国的脊梁,都是英雄!相信有天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有医护人员的艰辛付出,天门市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阻击战。愿新冠肺炎病人早日康复。愿所有一线的医护人员平安归来,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致敬!

湖北天门:实验室里无声的抗战

一定能战胜疫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