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初次见到她,她刚从地里浇水回来,1米5的个子上挑着一对大水桶,背着一个喷雾器,说着一口地地道道、特别流利的镇安话,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家里坐。那时,如果不是旁人介绍,我们还真不知道她来自异国他乡。

坐下后,一边喝着她给大家沏来的热茶,我们一边开始了愉快畅达的聊天……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来自异国他乡,在镇安开始新生活

她说,她叫宝三,2002年的时候在小姐妹的介绍下,带着未满1岁的儿子从缅甸远嫁到中国来,从此在龙陵县镇安镇镇北社区小寨组安家,和张枝开一起开始了新生活。那年的宝三才有19岁,张枝开45岁。

张枝开的家庭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共有8人,张枝开是长子。2002年宝三嫁给张枝开的时候,5个姑姐妹都已经成家,其中的1个兄弟也成家搬了出去。年迈的父母带着张枝开和张枝开的小兄弟一起挤在一间低矮破烂、摇摇欲坠的木架房里艰难度日。中间的屋子做堂屋用,整间屋子被火塘的火烟熏得黑漆漆的,弯曲“纤瘦”的椽子上挂满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火炕烟子,只能发出点点黄晕的葫芦灯泡一幅无精打采、半死不活的可怜样;堂屋旁边的两格房间是两兄弟和父母睡觉的地方。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镇安雨水多,一年放晴的日子寥寥几天,使得不大的院场长年泥泞,还长满浓绿、厚实的青苔。院场上,中间有一条由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脚印踩出来的“路”,这条路通往横在院场角落的简易厨房,由这条“路”分叉出去的为数没有几步的路程便能前往寨邻寨舍。

张枝开和宝三结婚后,父母和弟弟腾出一格房间给张枝开和宝三做婚房用。此后,锅碗盆瓢的日子开始了。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我是家里的长子,承担家里的一些重担是本分。刚结婚那些年,我经常到山边水尾收上一头或者两头大猪,赶在每个集市日之前倒卖给屠户,从中赚取不多的辛苦钱。5天一街,一街有3天在山上跘着,全靠走路。买好猪以后,再走路慢慢赶着猪回来。这样的‘赶猪’生活一赶就是10多年的时间。人很辛苦,但赚得不多,也只能帮补这个家庭一丁点儿。”宝三的丈夫张枝开回忆道。

初来乍到,宝三在语言交流上还是遇到很多难题。宝三回忆说:“那时的我什么都听不懂,老张和他的家人就耐心地教我,经常带我与邻里来往,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央学央会了。”

宝三的一句“央学央会”是“边学边会”的意思,是正宗的镇安方言。宝三克服了语言障碍后,干农活、做家务,还是“央学央做”,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孩子呱呱坠地,小家庭生活起航

“日子很艰难,好像是数着过一般,但是老张和家人对我都好。身处异国他乡,我在这个小家庭里还是获得了很多温暖。伤风感冒之类的,老张也好好招呼。2005年,我和老张的儿子出世,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了很多温馨和幸福。”宝三接着说:“有句话说‘树大分枝、人多分家’,转眼间小叔子们也到了成家的年龄,我们得另立小家,2011年我们出来自己建房,小家庭生活开始了。”

“白手起家很难!关键时刻政府帮了我家一把,在相关政策的资助下,我们建盖起了一间正房和一间厢房。”宝三回忆道,“房子立起来后,装修费成了问题,我和老张商量政府已经帮了我们大忙,我们要趁势向上,通过自己的双手力争早日把日子过顺溜了。”宝三继续说着:“2011年的时候,老张继续赶猪卖,一年下来赶猪赚取的收入大概有6000多元。我在家一边照看小孩,一边做各种农活,该栽小菜就栽小菜,该种水稻就种水稻,该铲玉米就铲玉米,该采茶就采茶……反正不会给那2亩田闲着,也不会给1亩多的茶地成为败草地。每年我们还养上两头猪,喂胖了到年边的时候就把猪卖了补贴家用。”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宝三和我们交谈的时候,不太善于言谈的张枝开在一旁微笑着频频点头,对宝三的说法给予赞同。张枝开还很实在地说道:“后来日子稍微有些改变,宝三和我商量,房子装修先不忙整,先把院场和猪圈、牛圈建起来。只有建好了才好看管家园,好养猪养牛养鸡。支砌围墙的时候,宝三打墙、我拌沙灰,夫妻俩人硬是自己完成了500多块空心砖的支砌。”

聊到这儿,我们都感叹宝三也太能干了。但是宝三却羞涩地说:“日子是逼出来的,能做的就自己做!要得成些、要不成些,将就着做。”一旁的张枝开赞许地看着宝三。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要过就好好过,他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宝三的大儿子已经18岁,在家边的洗车场打工,每月有1500元左右的输入。二儿子正在读初中。“两个孩子都听话,回来都会帮做些家务,两兄弟的感情也很好!”宝三幸福地说道。

闲聊中,宝三的婆婆回来了,老人家已经有85岁,耳朵有些背。宝三告诉我们,近几年来,婆婆一直跟她们生活在一起。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捡拾垃圾,然后将垃圾分类整理后卖给废品收购商,每天有20-30元的收入。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闲话间,张枝开站起身去给猪圈里的猪添加猪食,一边说:“我的年纪比宝三大很多,现在我已经有63岁,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家庭上的重活都要等着她来做,这个家庭主要靠她呢!”

现实如此,家里更多的重活、累活都主要由宝三承担。宝三说:“农村人在哪儿都是苦吃苦穿,在家边就多做点儿,能做就尽量做!”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目前,张枝开年纪大了,主要在家里喂猪、喂牛,前不久,家里养的2头老母猪还产下了15个小猪仔,不久就可以出栏。宝三将家里的2亩田流转给一家到村里种菜的公司,每年有2000元的地租可收。她又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和村民租了一些零散的土地种植烤烟,种植面积已达15亩,比去年、前年的种植面积都大。宝三还在烟地里发展烟后作物,栽麦子、种包谷、种蔬菜,尽可能向土地争取最大的效益。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农闲的时候,宝三就近做泥水活,拌沙灰、挑砖头,不挑不拣,能做的活尽量去做,能赚的钱尽量去赚。问及宝三这么忙活能否受得了,宝三话语干脆地说:“还好,正房虽说简单些,但已经装修好了。我和老张打算再苦点钱,力争明年把厢房好好装修起来。日子只要有打算、有计划,就不瞎忙活了,就有力气了!”

我们还问宝三,镇安话说得这么溜,当地的习俗是否了解。宝三一一道来:“过年要穿新衣裳、要吃杀猪饭、要舂粑粑;清明节要献坟、祭奠亡人;中秋节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月饼;端午节要包粽子……哈哈,多呢蛮呢 ,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宝三爽朗地笑着说道,“反正如今的我在中国生活得很幸福,一家老小相亲相爱,寨邻寨舍和睦相处,生活平平安安,大家已经完全融在了一起。平日大疼小病还有医保,政策好呢蛮呢!”伴着宝三爽朗的笑声,我们也笑开了。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我们追问道:“寨子里的活动场所就在家后面,你会去跳跳舞、打打歌吗?” 宝三直爽地说道:“寨子上的姐妹们也来约我呢,只是我暂时没有时间,要是去的话,我想着也会唱、也会跳呢!不过,也不遗憾,先板板扎扎地把日子过好再说,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脱贫攻坚——我这个家,全靠宝三

张枝开喂好猪后,又坐下来听我们闲聊。我们无话不谈,很是畅快。末了老张羞涩地说:“我这个家真的全靠宝三,我的人生都是她来了之后才有的改变!宝三真的是我家的‘宝’!”老张边说边翘起了大拇指,一种发自心里的、欣慰的、幸福的笑容在他的脸上荡漾开来。

编审:王灿

责任编辑:杨冬燕 冉懦珲唐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