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明市名人录,您知道几位?

萧瑀 (575~648)

  萧瑀,(公元575年—648年),萧皇后的弟弟。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被隋炀帝疏斥,唐朝时深得李渊信任。萧瑀,字时文,祖藉黄连(今福建省清流县)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

杨时 (1053~1135)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字中立,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巳时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即今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龙湖者,龟山公所生之处也”。

邹应龙 (1173~1245)

  邹应龙(1173-1245年),又作应隆,字景初,泰宁城关水南街人。南宋-。邹应龙虽家境贫寒,但胸怀大志,从小刻苦读书,少年时就已熟读诸子百家,能手抄经、传。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23岁的邹应龙考中状元,被任命为秘书郎出知南安军;不久召回为正字,迁校书郎。

陈友定 (?~1368)

  陈友定(?~1368)陈友定,一名有定,字永卿,一字安国,生于元泰定到至顺年间(1324~1332),汉族,世居福建福清,曾祖父时移居清流县明溪镇大焦乡。友定10岁便在一间盐店当童工,喜欢结交朋友,常舞枪弄棍,学得一身好武艺。为人深沉有智谋,讲义气。

裴应章 (1536~1609)

  裴应章(1536~1609) 裴应章,字元暗,号淡泉,明嘉靖十五年(1536)生于清流城关。少时秉资奇颖,中秀才后,在温郊王家磜上阳山自学。隆庆二年(1568)方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应章任太仆寺少卿时奉旨出使辽国。

谢佑 (?~1087)

  谢佑(?-1087年),原居白水村(今三元区中村乡),后迁居历西(今梅列区列西)。 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谢佑功成羽化。乡民们感激谢佑护国佑民有功,自发建祠奉祀;并且请求丞相李纲上表朝廷,为谢佑请功。于是,朝廷敕封谢佑为广惠将军显烈尊王。

陈偁 (1015~1086)

  陈偁(1015~1086年),字君举,是贡川陈世卿之子。生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依靠其父官爵而荫补为太庙斋郎。16岁登天圣庚午(1030年)榜特奏进士。先后任漳州司法参军、龙溪县主簿、罗源县知县。在罗源,兴学校,办教育;开渠道,修水利,增加可灌溉的良地。

妙莲和尚

  妙莲和尚妙莲,俗姓冯,讳地华,生年无考,城关西门人。18岁在南平开平寺出家,后至福州鼓山涌泉寺拜住持奇量为师。他聪慧勤快,协助奇量兴建寺宇,博得众僧敬仰。咸丰四年(1854年),被推举为涌泉寺住持。咸丰九年(1859年)退席。光绪九年(1883年)再度继任。

李弃 (1597~1678)

  李弃(1597~1678) 李弃,字白也,号仇池,明万历丁酉(159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毕生杜门著书,著有《评订史鉴》,古诗35首,五、七言律诗及绝句百首,以布衣终老。他从小天资聪敏,饱读诗书。明崇祯壬申在何宗师科游泮。

张显宗

  张显宗6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是母亲把他一手带大,并施以教育,后以文学著名。洪武二十三年(1390),张显宗28岁,参加应天府乡试,获得第二十六名。翌年会试夺得第二十名。殿试荣登榜眼,授翰林编修。奉命,随侍亲王游历秦、晋、燕、周、齐诸藩国。

惠利夫人莘七娘

三明市名人录,您知道几位?

  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五代时人,落籍明溪,生卒年不详。莘七娘少时知文达理,且通医术,后随丈夫征战,转战至明溪雪峰镇(今城关镇)时,丈夫不幸病亡,她寄居该地,陪伴丈夫亡灵。当时,明溪贫困落后,她为民众治病,死后亦葬在明溪。

郑文宝 (953~1013)

  郑文宝,字仲贤,宁化水茜乡庙前村郑家坊人。生于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系宋朝左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南唐时,文宝初以其父荫授奉礼郎,后迁校书郎。宋灭南唐后,仍被录用,补为广文馆生。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任修武(今河南获嘉)主簿。

李于坚

  李于坚,字不磷,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其父李灼官居浙江提学副使。于坚天资聪敏,幼时日诵数千言,至长大成人仍能背诵。他涉猎经史百家,学识广博,偕同并州倪鸿宝巡行各地时,所到名胜之处都留题勒石。后于坚升为南京吏部郎。

叶元玉

  叶元玉,号古崖,汉族,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其时,屯垦戍边,为文臣武将所忌讳。官场竞相参拜权贵,以为晋升阶梯,很少有人愿意服役边关,但元玉“慨然有怀古固疆之志。

陈允升

  陈允升,字旭卿,号椒墅,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清流县梦溪里东坑村人(今余朋乡),乾隆丁未科贡生。允升生平沉潜经史,喜读书诗,文才广博。幼时,从学余日乾师。及长,潜心研读经史,曾被聘到永安丛桂书院主讲《易经》,从学者有永安、归化、清流学子30余人。

李彩高

  李彩高,字五云、凤楼、醉墨子、西岩渔,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流县四堡里长校村人(今长校乡),16岁应童试,授郡庠生,是清代优秀诗人之一。著有《五云诗集》二卷,《醉墨子文稿》一卷,汇集于沙县的《蕉石山房诗集》,长校留有他《校水雄关》匾额的题字。

陈有定 (1324~1368)

  陈有定,又名友定,字永卿,一字安国,生于元泰定到至顺年间(1324~1332年)。有定祖藉福清市,幼年清苦,随父辈移居明溪镇归上里,即今明溪县瀚仙镇大焦村,10岁在镇盐店当学徒,15岁到罗家牧鹅。有定自幼聪明伶俐,遇事沉着,有勇善变,爱好习武骑射,喜交明友。

李春烨 (1571~1637)

  李春烨(1571-1637)明末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泰宁城郊际溪村人(一说泰宁城西放坑尾村人)字侯质,号二白。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16岁的李春烨中秀才,36岁时考中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人物生平春烨登第后,被选任行人司行人,专受皇帝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