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1年"小丸"问世四十年后,麝香心丸再次引起了专家的注意。近日,我国心血管领域15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线下+线"的形式,就《中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专家共识》2.0版《茴香心丸治疗冠心病专家共识》的发布进行深入探讨。
在发布会上,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克轩院士表示,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历史悠久,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代表药物,茴香心丸积累了近40年的应用经验。2018年,《中国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对调节和指导麝香心丸临床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已经发表,特别是今年年初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发表的MUST研究,也证实了茴香心脏丸的临床价值,相信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和中西医师协会会同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共同推动。 共识更新,将更好地促进茴香心脏丸的标准使用。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戴瑞红教授、中国科学院陈克轩院士、中国工程院张贝瑞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辉的指导下,《中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专家共识》于2016年启动,并于2018年正式发表。
自2017年以来,在fentania治疗冠心病方面出现了循证证据,包括491篇中文期刊新文章,19篇中医会期刊和36篇英文期刊。此外,麝香心脏丸还有十几条指南,一致认为是冠心病的治疗药物推荐。有鉴于此,为了以循证证据更好地支持临床实践,《冠心病治疗专家共识》即将启动。
关于本次共识更新的要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石海明介绍,越来越多的循证证据,特别是澳科大研究的发布,为茴香心脏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共识更新将基于这些新的证据, 全国各地组织心血管专家进行广泛深入的咨询和讨论,写作和修改过程将持续6个月,预计2022年4月《茴香心丸治疗冠心病专家共识》将正式发布。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都肯定了这一共识更新。专家提到,作为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医最大的临床研究,MUST以心脑血管事件为主要研究终点的研究,通过严谨的研究设计和科学的临床数据,证明了茴香心丸的临床价值。在本次共识更新中,应突出必须研究,为未来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据介绍,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杜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范伟琥珀教授领导的MUS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V期临床试验,所有期末事件均由陈克轩院士领导的EndPoint事件审查委员会独立验证。
该研究覆盖22个省、市、自治区,参与三级医院97家,其中患者2673人,在24个月内完成了8次随访。该研究的观察结果包括"硬端"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软端"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在中国和美国的临床试验中注册。
结果显示,试验组(茴香心脏丸联合标准治疗)和对照组(安慰剂联合标准治疗)治疗两年后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1.9%和2.6%。其中,24个月试验组MACE的发病率比对照组低26.9%,表明了茴香心脏丸长期作用的特征。
此外,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和BMI<24患者使用茴香心脏药丸显着降低了MACE事件的风险,表明女性和BMI<24人群的麝香心脏药丸受益更多。
从1981年这种小药丸问世,到2018年《香味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到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到2021年1月,MUST研究结果发表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上, 而今年9月,《茴香心丸治疗冠心病专家共识》启动,40年来,麝香心丸的研究始终坚持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上海黄药业总裁周俊杰感慨地说,上海黄药业成立20年来,始终坚持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茴香心丸是代表性药物之一,特别是2018年至202年,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年MUST循证研究成果发表, 麝香心丸从循证到临床应用,走出了一条结合遗传与发展的循证之路,希望未来共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更规范地应用麝香心丸,造福更多的患者。
作者:唐文佳 王宝龙
编辑:唐文佳
图片:受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