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作者: @千里茜

2020年初,根据日本声优综合在《声优grand prix》的数据显示,目前日本国内记录在册的男女性声优总计超过1500人(男性595人,女性907),为19年前(男性145人、女性225人)的4倍。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声优,这一赋予角色灵魂的职业,正在逐渐的被关注,而从事声优工作的人,也正不断地从幕后走向前台。而声优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也从出现开始不断地变化着。到底日本的声优从出现至今到底有哪些变化呢?

早在1925年,日本放送协会(nhk)前身“社团法人东京放送局”便录取了12名“广播话剧研究生”,这12人目前认为是日本第一批专业的声优。在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声优一词,仅被称作“广播演员”。一直到1942年,nhk演艺节目制作人大冈龙才为这一职业专门命名为“声优”。在这段时期,声优主要的工作内容便是给放送局出品的广播剧进行配音,同时也进行部分基本播音工作。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到了战后1950年,电视开始出现,但当时日本的原创电视节目不足,只能大量引进国外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并通过声优将这些节目进行日语再配音(吹替)。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动画片《超人》等等。因为电视节目的流行,声优这一职业也逐渐开始热门,第一次声优热潮也从这时候开始。

第一次声优热潮时期,声优的工作内容从电台广播开始转为为国外节目再配音,当然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日本声优,也是各国配音演员的本职工作之一,现如今也有许多国家配音版本的节目。前几天在b站上架的《环太平洋》也有日语吹替版本,杉田智和的男主和林原惠美的女主在当时还引起不小的话题。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不过一直到1970年前声优还仅仅是幕后工作者,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和抛头露面的电视电影演员比并不高。

从1970年开始,日本的各个电视台开始有了自己的电视节目,各类电视剧特摄剧等开始流行,为外国节目配音的声优开始为自己国家的节目配音,工作内容上基本没有变化,已故的曾经为《假面骑士》中的反派修卡大首领以及《艾斯奥特曼》中的艾斯配音的纳谷悟朗便是其中代表。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同期随着日本动漫行业的快速发展,专门为动画片配音的声优便开始大量涌现,代表人物如神谷明,古谷彻,池田秀一,铃置洋孝等等。也正是这次动漫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声优的职业化,专门以培养为动漫配音的声优的结构也不断产生和完善,声优职业的第二次热潮就此开始。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自此,声优便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而成熟的职业。在这一时期,尽管声优的工作仍以幕后的配音为主,但声优工作多样性的概念开始出现,他们渐渐开始尝试着走向前台,像由上文提到的神谷明,古谷彻等人组建的乐队“slapstick”,动画声优主持的专门电台节目也开始诞生了。许多新人声优也会从广播开始做起,《这就是声优吗》中也有关于声优广播工作的相关介绍。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总的来说,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这一时间段,人们的关注重点仍是声优所配的角色,声优的声音为了塑造角色,所以声优的选拔上也开始有方向性,除了配音的专业性上,各个事务所也开始追求声音本身的“美型”,颜值暂时还不是重点,观众也不会刻意去留意声又如何,举个例子来说,在那个时候人们可能因为喜欢夏亚这个角色而且关注他的声优池田秀一,但是很少有人会因为喜欢池田秀一而去专门了解夏亚这个角色。

但是这一切,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90年代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随着声优行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声优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声优也开始作为一类新兴的艺人也开始活跃在各种前台工作之中。

林原惠美,日本公认的“声优女王”,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作为声优,她演绎了许多经典的角色,《eva》中的凌波丽,《柯南》中的灰原哀无一不是众多宅男心中的女神。作为歌手,她的曲子的销量为她带来的经济利益甚至远超她配音的工资。同时她还有作词家,dj等身份。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不止林原惠美,还有高山南,桑岛法子,石田彰,关智一等等一大批全能全才的声优共同支撑起了当时“声优”这份职业。同时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因为一个角色而记住一个声优,从而再去关注同一声优的其他作品了。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声优在配音之余为动漫演唱op,ed等情况也越来越常见,同时也有不少声优甚至直接以歌手的身份出道,颜值也开始作为声优的选拔条件之一,声优的偶像化的概念也开始形成,这时期的代表人物便是声优御三家。而那时的声优干工作不仅仅是配音和作品相关工作,也开始兼任歌手和演员,声优的待遇也有了质的提高。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时间来到了21世纪,如果说在这之前的声优与角色的关系总体上是声优为角色服务,声优的声音需要根据角色的不同而调整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之后,声优的声音便转变成了一种更加符号化的象征。

尽管现在的声优仍然可以灵活地切换各种声线,但通常一个声优总会有一个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声线。比如大名鼎鼎的“钉宫病”,即声优钉宫理惠的傲娇声线,像是《零之使魔》中的路易斯,《灼眼的夏娜》中的夏娜等等。同时还有早见沙织的毒舌腹黑,松冈祯丞的后宫王亚萨西,子安武人的变态,东山奈央的援气少女等等。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而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声优工作,声优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大趋势下,推动了声优向其他领域拓展,从而使得声优与其他艺人之间的划分越来越模糊。比如水树奈奈,虽然是作为声优出道,但是现在作为歌手明显是她工作的重心。同样情况的还有南条爱乃同时进行着声优和歌手的工作,凭借《超电磁炮》的一首op《only my railgun》红遍大江南北。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再加上诸如《偶像大师》,《love live》等2.5次元的偶像企划,使得声优的偶像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声优出道便标上了诸多例如“美女声优”等标签,现如今日本的高人气声优,话题度已经完全有能力与真正的“爱豆”一战了。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

声优的工作内容与地位发生了变化,待遇自然也就提高了,现如今日本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声优不再是地位低下的工作,也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这大概也就是日本声优人数变多的原因吧。

事实上各个国家的大多数配音演员都没有像日本声优一样走偶像化路线,他们依然还是幕后工作者,只有日本声优这一职是比较特殊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本声优工作内容渐渐的从最早的“声”转变到现在的“优”,声优也不再是的单纯的“声”的提供者,而是真正的“优”。当然同所有演员一样,他们是角色的演绎者,塑造者。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在幕后塑造了一个个的角色,声优,同样值得得到人们的关注,喜爱和赞美,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大家观看。

部分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从“声”到“优”——日本声优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