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故乡名人,总是心潮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久久难以平静。今笔者特此搜寻赣南14大名人以飨读者,增强文化自信,更加热爱家乡……
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兴国县长冈乡上社)人,江南第一宰相。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为纪念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后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修建的“越国公祠”显示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家族名望的显赫与迁徙的源流。

(绍京字画妍媚,遒劲有法,诚少与为比。)
郑獬(1022年-1072年),字毅夫,号云谷,宁都县梅江镇西门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自小刻苦学习,勤奋上进,《宋史》称其“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求学于湖南湘阴县的笙竹书院,为国子监生,郑獬宣称自己“李广事业,自谓无双;杜牧文章,止得第五”。皇祐四年(1052年)中湖北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试,中进士一甲一名状元,授陈州通判。治平二年(1065年)知荆南,神宗时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晚年生活凄苦。神宗熙宁五年卒,生前家贫,无以为葬,灵柩停于寺庙十余年。周守滕任安州知府时为之落葬。著有《郧溪集》。有子郑宣义。
(田家汩汩水流浑,一树高花明远村。——郑獬)
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另外,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
魏禧(1624年-1681年1月6日),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宁都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宁都三魏”。所著传记如《大铁椎传》、《江天一传》、《刘文炳传》、《朱参军家传》、《邱维屏传》等,文笔简练,叙事如绘。
(国不幸然后有忠臣,家不幸然后有孝子。——魏禧)
郭声琨(1954年10月-),兴国县人;原江西冶金学院矿业系毕业,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硕士,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职称)。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2012年被授予总警监警衔。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总警监。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刘昌明(1962年7月—),上犹县人。现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美术学)。中国著名水彩画家,油画家,美术学教育家(主要研究方向:一个教师的工作台(综合材料水彩画)西方绘画及理论研究)。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油画《花果》——刘昌明)
吴昌德(1952年—),大余县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2003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2007年7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他曾赴唐家山堰塞湖指挥救援。2011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2016年1月,任新组建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2017年1月,不再担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1997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8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13年7月31日,晋升为上将军衔。
(2013年7月31日,晋升为上将军衔。)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南康区)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綦毋潜)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石城县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991年、(淳化二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五十九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可谓知人之明,且他善理财,精吏治,亦颂他能吏之首)
徐思庄(1793—1865),龙南县人。字柳臣,号孟舒。清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历任户部福建司主事、翰林院庶吉士等,官至山东按察使(正三品)。公居官之余,精于书法,采欧、赵等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京都人称为“徐派”,时有石印徐帖流行于世,时人能藏徐氏墨迹为殊荣。
(时有石印徐帖流行于世,时人能藏徐氏墨迹为殊荣)
罗牧(1622-1705)字饭牛,号云庵、牧行者、竹溪。宁都县钓峰人。工书画,得魏书 (石床)传授,又继承黄公望、董其昌画法。其画笔意空灵,林壑森秀,被誉为 “江西派英才”。当时江淮间画家,多受其影响。
(彩笔常悬梦里思,十年古道见页眉)
郭大力(1905年—1976年),男,南康区三江乡斜角村人。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1923年入厦门大学学习化学,后转学上海大夏大学攻读哲学,并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30和40年代,除从事著译外,还在广东文理学院,厦门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高级党校任教。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在光明中获得了永生)
古柏(1906-1935) 男,汉族,寻乌县人,中共党员,客家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古柏留下坚持斗争,任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1935年2月,被派往赣粤边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3月6日在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在掩护同志们突围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古柏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后,毛泽东亲笔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
(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
肖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男,又名肖以尊,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解放军的优秀政治工作者。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获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肖华谱写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兴国平川中学——肖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