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激战天目山,王必成亲上前线指挥,身边警卫中弹倒下,王岿然不动一、打出"老虎团"的声威二、不惧弹片,一动不动

作者:兵者观察

"静"和"稳"一定是一位优秀将领所必须拥有的品质,恰好王必成将军在打仗的时候便是极靜和极稳的。将军有着危险来临仍然不动如山的气魄,这种独特的气质,不仅可以极大程度的稳定军心,夺取战争的胜利,而且关键时刻还可以救命。

我们常常用"猛虎下山"来形容一支优秀的作战部队,相信这支部队的将领定然不会差到哪里去。王必成将军身材矮小,外貌和普通人并无分别。和将军普通的相貌极为不同的就是将军的外号"王老虎"。一听这个外号便会想当然的认为将军一定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正如孔子曾经说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王必成将军也是如此。

激战天目山,王必成亲上前线指挥,身边警卫中弹倒下,王岿然不动一、打出"老虎团"的声威二、不惧弹片,一动不动

王必成将军17岁便参加了革命,从一名小兵做起,长征结束之后,将军经过深造,1938年从延安到东南抗日,担任了新四军一支队2团参谋长,后来继任团长。将军担任2团团长之后,直接带领2团打出了"老虎团"的名号。

说起2团,就不得不提2团的历史。这个2团一点也不简单,它的前身是中央红军长征的时候,留下来的部队,虽然没有跟上大部队,但是部队也没有散,一直在湘赣边、赣粤边、赣东北地区搞游击的部队。说实话,这些游击队员十分不容易,三年的时间里东躲西藏,有机会就和日军干一仗,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经验十分丰富。等到陈毅、粟裕带着大部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他们又重新集结到了一起,在敌后开展有组织的抗日活动,为茅山抗日根据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必成将军担任2团团长的时候,已经是一位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指挥者了。这样2团团长王必成和2团便开始他们的征伐之旅,打新丰、攻句容、袭东湾,全歼贺甲敌军,一路打下来,就没有失败过。

激战天目山,王必成亲上前线指挥,身边警卫中弹倒下,王岿然不动一、打出"老虎团"的声威二、不惧弹片,一动不动

打新丰。新丰车站连接镇江和丹阳,因为新丰是两地的重要交通点,当时有日军40余人,以及一些特务、汉奸等,总共有100多人。1938年6月30下午,王必成将军带着2团一营的士兵在新丰车站东南的东冈设伏。第二天夜里11点刚过,趁着日军疲惫之机,进行突袭。这一场夜战,主要是近身格斗,杀敌10余人,又有30余人被火烧死,日军全灭。同时毁掉车站,砍坏路基、拆除轨道、割断电线,切断了镇江和丹阳的交通,使得日军江南的军需补给陷入瘫痪。这一仗也是新四军对日军的首次夜战,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信心。

攻句容。1938年8月,国民党第七十九军准备进攻丹阳和武进,需要新四军打配合,王必成将军接到了攻击句容县城的命令。将军立即召开作战会议:2营主要负责镇江方向的警戒工作;3营负责袭击飞机场,同时和2营打配合;特务连负责阻敌和打掩护;1营主攻。深夜十分,句容县城战斗打响,各路部队有条不紊地进行战斗,顺利完成任务,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这一仗是新四军的第一次攻城战,有着非凡的意义。

激战天目山,王必成亲上前线指挥,身边警卫中弹倒下,王岿然不动一、打出"老虎团"的声威二、不惧弹片,一动不动

东湾战斗更是不一般,创下了新四军攻点、打援的经典案例。东湾属于句容县,但是隔茅山抗日根据地很近,是日军在溧水的一个重要联络点。驻守此处的日军有50多人,不仅如此,此地的防御工事修得很牢靠,光是铁丝网就有三层,更棘手的是在东湾的东北、西北、北方都有日军驻守,随时可以对东湾进行增援。1939年的时候,日军为了封锁茅山抗日根据地,准备把之前破坏的公路重新修好。为了抢占先机,王必成将军决定先出手,攻打东湾的日军,整个作战计划是:"主攻和助攻部队,分别寻点突进;打援部队埋伏在吴家边附近公路两侧,打击北边的援军,并对东北的日军进行警戒。"2月8日夜晚,战斗打响,当我方突破到第三层铁丝网的时候被日军察觉,一场激战在所难免。时间就是生命,攻打东湾必须速战速决,2团迅速歼灭了日军,同时一把火把据点烧掉,再把前来增援的日军围歼。日军得知消息之后又对东湾继续增援2团迅速撤离,粉碎了日军企图分割抗日根据地的企图,巩固了茅山根据地。

如果说打新丰、攻句容、袭东湾是小打小闹的话,贺甲大捷便全国皆知了。其实2团在和新5团配合此次战斗的时候,有许多对不好的传言,其中最大的便是说新四军"游而不击",信的人还不在少数。

激战天目山,王必成亲上前线指挥,身边警卫中弹倒下,王岿然不动一、打出"老虎团"的声威二、不惧弹片,一动不动

1939年11月8日,在丹阳延陵镇的贺甲村和正在"扫荡"的日军展开了近30个小时的拼杀,歼灭日军168人,俘虏3人。贺甲大捷的消息,迅速传开,报刊用《伟大的胜利在江南》作为标题,当地的百姓则把此战称为"延陵大捷",新四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抗日战场上也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声威。

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战斗,2团和王必成相互成就。新四军一支队2团成了赫赫有名的"老虎团",百姓称王必成为"老虎团长"或者是"王老虎",还编了顺口溜:"王老虎一下山,日伪军准没命"。可见,在老百姓心中王将军是有多重的地位,大大地增加百姓的安全感。

一次战斗可以说是偶然,次次都如此绝对就是实力的展示了。王必成将军每次作战都是十分沉着、冷静的。能够及时地根据当时发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策略和方案,带领大家获得胜利。

激战天目山,王必成亲上前线指挥,身边警卫中弹倒下,王岿然不动一、打出"老虎团"的声威二、不惧弹片,一动不动

将军这个人的冷静是超过一般人的。1944年12月27日粟裕带领部队横渡长江和转战江南的王必成在浙江长兴顺利会合。为了做好战略反攻的准备,必须深入到敌后,经过商议,目标首先就定在天目山。但是国民党的顽固派却对我方进行阻挠,从1945的2月到6月,我军进行了3次反击战,在这三次战役当中,王必成将军表现都非常亮眼。

当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到天目山的情况,将军亲自到前线指挥。当时将军的距离和敌人仅仅只有两三百米。这么近的距离,敌人不发现是不可能的。最开始的时候,敌人的子弹直接打中了将军藏身的树冠,树叶纷纷往下掉落,但是将军一动也不动,身边的部下劝说将军去躲一躲。将军生气地说:"躲这个字是军人该说的么?现在从我开始,做好牺牲的准备!"部下赶忙来拉将军,但是将军力气大根本拉不动,继续拿着望远镜指挥战斗。

紧接着,子弹又打到了将军脚边的草地上,子弹穿过草地的声音噼噼啪啪作响,但是将军脚都没有挪动一下。不久,警卫班的孙副班长中弹倒下了,可是将军还是没有动。身边的其他人又劝说将军赶紧撤下来,将军连话都不说了。孙班长受伤这件事对将军根本没有造成影响。距离这么近,子弹一直在身边飞,自己警卫都受伤了,但是,在将军的心目中,战斗更加重要,依然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情况,生怕错过了看清敌人的机会。

激战天目山,王必成亲上前线指挥,身边警卫中弹倒下,王岿然不动一、打出"老虎团"的声威二、不惧弹片,一动不动

到后来,子弹越来越密集,和将军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最严重的一次,弹片都打中了将军的望远镜,直接把镜片都打中,但是将军依然一动不动,岿然不动。战斗之后,大家都对将军的冷静佩服不已。

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性的。有些东西是人的下意识,面对可能会对人造成的伤害,躲是人的本能。但是,王必成将军却可以和本能对抗,于危险之中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指挥。

激战天目山,王必成亲上前线指挥,身边警卫中弹倒下,王岿然不动一、打出"老虎团"的声威二、不惧弹片,一动不动

将军担任6纵司令员的时候,经常骑着大马冲在前面。尤其是碰到战斗久攻不下的时候,将军一定会冲到最前面,大吼一声:"跟我冲啊!"往往将士们都会十分受鼓舞,直接跟着将军冲,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有一次,碰到我方搞防守,敌人进攻,将军直接到阵地前面,扔手榴弹,拿起机枪对敌人进行扫射。战士们十分受鼓舞,欢声雷动,面对敌人更是毫不畏惧,敌人看着这个架势,便撤退了。

王必成将军打仗一直是有着新四军的传统:"又刚又猛又顽强。"难得的是将军无论在多么危险的情况之下,都不会丢失掉冷静和沉稳。虽然冲到前线看起来十分的冲动,但是背后却是经过深思了的,长官深入一线,亲自杀敌,对将士的鼓舞远远超过了言语的激励。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显然,王必成从来就不是一位怂人,前进,才是将军的人生信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