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造艺传 )

点翠 tian-tsui
英文也称为:kingfisher feather art.(翠鸟蓝艺术品。)
两千年来,中国一直在用翠鸟的蓝色羽毛作为镶嵌的精致艺术品和装饰,从发夹,头饰,和扇子到屏风。当西方艺术收藏家都集中在中国艺术的其他领域,包括瓷器,漆器,雕刻,景泰蓝,丝绸,绘画,翠鸟艺术对境外的人来说是陌生的。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和大多数有荧光,电化颜色的动物——如闪蝶的翅膀不同,翠鸟羽毛那强烈的色彩不是来自于羽毛本身,而是由光线折射出的虹彩色,就像一个三棱镜分解白光分解成其频谱的彩虹色。这些微观结构形成的羽毛被称为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显微镜下的造型。
最昂贵的点翠作品使用来自柬埔寨的翠鸟。如此之大的出口需求使羽毛出口贸易成为高棉帝国敛财的手段,用来资助宏伟的吴哥窟等寺庙的建筑。
最优秀的点翠作品为皇室或中国高层政府官员(称为“国语(官僚)”)收藏和使用。可悲的是,翠鸟羽毛的使用导致许多翠鸟物种的大规模屠杀。
点翠艺术最终在1940-19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时期消亡。
现在有部分恢复仿制点翠的工艺,但仿制的原材料毕竟不是真正的翠羽,不可能形神兼备。
小编也感叹这种工艺精湛的同时,又带着多少的利益和屠戮而来。
人类在对美的追求和崇拜上,有多少是和自然和谐,带有节制的呢?
记得小编曾经看过一个非洲的纪录片,当地某土著部落也会用翠羽作为重大节日的饰品和装饰,但土著人有专门的捕鸟人,而且不是过度捕杀。因为他们知道,自然,动物,植物和人类,是和谐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