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作者:Mr猴赛雷

在娱乐圈中,真正敢说敢做的人是少之又少,除非你的地位很超然,超然到可以无视别人的观点与手段,否则那绝对是自掘坟墓、自断后路,毕竟娱乐圈的水是又混又深,一个浪打过来可能连渣都不剩。

孙海英跟冯小刚就是两个性格很刚烈的人,一个被人称为“孙大炮”,另一个则素有“小钢炮”之称,两人都有着“愤世嫉俗”、“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暴烈脾气。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而正是这样的两个人,曾隔空互怼,并到了直接指名道姓、破口大骂的程度,犹如针尖对麦芒,成了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

其实,两人之所以有如此性格,还得从两人的成名史说起。两人的相同点就是怀才不遇,故而心生怨气,变得有点“愤世嫉俗”。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孙海英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他的父母都在话剧团工作,从小耳濡目染的孙海英,在艺术方面也有着不错的天赋。可孙海英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长得不好看,这对于演员来说,绝对是个很拖后腿的短板,除非做特型演员,或者搞喜剧。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只有身处某一行业,才深知这个行业的苦与难。因此,孙海英想做演员的想法被父母一致否决了。

“愤青”的共同特点就是性格执拗,孙海英根本没有听从父母的建议,而是执意报考了西藏军区话剧团。虽然他顺利考入了话剧团,可事情发展得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三年后,孙海英就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迫退伍了。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从西藏到丹东,再辗转到福建,最后又带着怨气进了沈阳司法局。

都说男人三十而立,而此刻已经28岁的孙海英,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唯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在苦苦支撑着他。

虽然名义上已经转业,但这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孙海英还一直心心念念着他的演艺事业。于是,很快他就有了一个“时髦”的称号——个体户演员。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什么是“个体户演员”,就是自己找剧组,自己谈价钱和档期,没有团队没有经纪人,一切都要亲力亲为,说白了就是一“光杆司令”。

这无疑是很艰难的一件事,但也由此可见孙海英对表演的喜爱。可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虽然成功接到了几部戏,比如《金戈铁马》、《西域响马》等,可基本都是反响平平,这让孙海英“怨念”更深了。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好在后来张纪中慧眼识珠,他觉得孙海英是个好演员的料子,这才有了后来的《蓝色妖姬》、《激情燃烧的岁月》,孙海英凭着石光荣一角,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而这时的孙海英已经45岁了,多年的怀才不遇让他多少有点“愤世嫉俗”,因此很多人都说石光荣完全就是他本色出演。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再反观冯小刚,他比孙海英也好不到哪去。从小就过着穷苦生活的他,比同龄人更会看别人脸色,加上尖嘴猴腮的长相,反正是没少受别人白眼。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当过文艺兵,干过美工,冯小刚总是在夹缝中生存得游刃有余,但这不妨碍他有着很大的“野心”。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眼前的所有低声下气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

后来,冯小刚有幸结识了导演、编剧郑晓龙,以及作家、编剧王朔,这两人是冯小刚人生当中极为重要的两个人。他早期的那些作品基本都与这两人有关,比如《北京人在纽约》、《大撒把》、《编辑部的故事》、《甲方乙方》等。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那时,冯小刚还有个不是很体面的外号——王朔的“小跟班”。这个外号让冯小刚很是难以接受,却又的确很享受王朔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直到后来王朔被封杀,冯小刚搭上了华谊兄弟这条线,才得以出人头地。长期低人一等、点头哈腰的冯小刚终于扬眉吐气,摇身一变成了知名导演。以往的压抑也同样造就了他的“小钢炮”性格。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孙海英、冯小刚的骂战,就是因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而起,电影上映之时,孙海英点名批评冯小刚是娱乐片导演,只会拍烂片,全都是为了钱。

起初冯小刚还只是开玩笑地回应道:“孙海英同志很可爱,比起那些嘴上夸自己,心里却恨得要死的人好多了!”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本应就坡下驴的孙海英,并没有打算息事宁人,再次回怼道:“看得上你,才会想着指正你。”并表示冯小刚送给自己的《唐山大地震》电影票,自己连看都没看。

骂战终于升级了,小钢炮并非浪得虚名,冯小刚公开发文称自己并没有给孙海英送过电影票,倒是送过药,大骂孙海英是被激情烧坏了脑子,是孙子。

这场愈演愈烈的唇枪舌战,最后还是孙海英的妻子吕丽萍站出来调解,才得以告终。否则,一个“孙大炮”,一个“小钢炮”,那还不得将娱乐圈闹个天翻地覆?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这场骂战自然成了娱乐圈中的一段经久不衰的“佳话”,不仅让人见识到了两人的性格刚烈,也见识到了娱乐圈中人的真实嘴脸,不是吗?

揭秘孙海英、冯小刚当年骂战的前因后果,能在娱乐圈混的都是人精

继续阅读